浅议习作命题的“宽窄”理论

2019-12-25 01:14查静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命题习作题目

查静

近日我读报时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内容是说:国际上许多知名大公司,在招聘人才时,要对招聘广告做一下“宽窄”设计。在宣传上,既不能把招聘的路子设计得太宽,也不能设计得太窄。他们会根据本公司的需要,设计出自己的“宽窄线”。这种“宽窄”的设计,是一种综合的理论,它得让应聘者在报名时既感到艰难又不失去信心,既能让社会上的顶尖人才感兴趣,又不失为一种广泛性。读到此,不禁为“宽窄”理论叫好。多么有人文味儿的理论,而它又不缺乏其选拔人才的工具性。其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的事,都在这或宽或窄的格局里才能形成定势。“宽窄”理论是一种尺度,一种标准,同时也是一种奥秘和科学。

习作命题与“宽窄”理论似乎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细细想来,其实“宽”与“窄”在习作命题中早已存在,可是却一直扮演着习作命题之“软肋”的角色。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宽”一般用于评论习作题目的宽泛上,意即命题空洞无物,学生不易抓住具体事物写作。题目太大太空,使学生产生了“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而窄”则一般用于评价习作题目的狭隘,意即命题过于局限保守,思路狭窄,学生可以写作拓展的余地不大。

其实,受“宽窄”理论的启发,我们不妨为习作命题中的“宽窄”重新定位:“宽”,表现为一种丰富包容;“窄”,象征为一种具体聚焦。那么习作命题的“宽窄”理论应定义为一种基于学生习作合理需求的设计理念,一种寻求面向全体学生习作发展的平衡准则。

一、“宽”,体现为习作命题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足够施展的空间

陶行知先生曾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主动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主动去操作;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因为生活是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生活是有情趣的,等待发现与创造。”这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习作命题,会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如:看到“花”这个字,你联想到哪些与花有关的词语?是雪花、泪花、水花……是种花、献花、插花……还是心花怒放、雾里看花、花好月圆……由你想到的这个词语,你又联想到什么更深入的内容呢?请你试着从想到的词语中选择一个进行构思,写成一篇文章,可以写一个人物,也可以记一件事情。抑或是解说一种事物,抒发一腔情感,描述一处景物,说明一个道理。比一比,看谁想得巧,写得好。

看到这样的题目,学生不再会哀叹“无素材”,只会欣喜地发现,习作真的简单到信手拈来都是素材。

二、“宽”,兼顾到各层次学生的写作需求

在大班额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发现好学生对老套的习作题目感到索然无味,后进生对新颖的习作题目感到无从下笔。所以“宽”其实是对不同层次学生写作心理的呵护与体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习作题目虽难以“量身定做”,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但至少要力求一种平衡。

例如:《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翻开印刷精美的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生动有趣的课文、丰富多彩的插图,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它们有的藏在课文中,如发生在《负荆请罪》之前的《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两个故事;有的藏在成语中,如“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典故;还有的是一些课文的背景故事,如读《半截蜡烛》,就需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读《林冲棒打洪教头》,你会想到这件事发生之前和发生以后的故事……要想找到它们,你就得多读书,去查阅资料。这样你就能从语文书中找到不少故事。你可以写写找到的故事,作为对语文书的资料补充,也可以写写你读了故事之后受到的启示,还可以写写你在找故事时发生的故事……

这样的习作题目,既能让后进生感到有难度,而不失去信心,又能让好学生感到有挑战而不失一种广泛性。

三、“窄”,理解为重视学生个体体验的具体表现

如果说“宽”更多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内容丰富的习作命题标准,那么“窄”就是意味着允许学生在写作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入手来理解习作题目,提倡个性化写作,寻求每个学生的最佳表达方式。比如,学校里的生活实践课上,每个学生都尝试跟老师学习了“西红柿炒鸡蛋”的做法。活动后,學生自主拟题,自由写作:《大厨难当》 《开心的尝试》 《我是“食神”》 《“番茄酱”炒“焦鸡蛋”》 《充满油烟的战斗》……学生们从一个个独特的视角写下了他们难忘的一刻,文章内容让人忍俊不禁,各自的选题也闪烁着童心智慧。

这里的“窄”体现了习作命题在逐步亲近学生,不再是以往“千人一题,千文一面”的空泛刻板,而转变为因人而异的“平易近人”。

四、“窄”,让习作题目成为一个个将学生从简单走向深刻,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训练点

这些题目不同于以往思路狭窄的习作命题,不再是:第一次烧饭、难忘的事、感动的人……而是来自生活、以小见大的真话题,是极具弹性的“我手写我心”。

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玩具,一段回忆》。

每个孩子都曾拥有属于自己的玩具,一个个伴随他们成长的玩具承载了小主人的喜怒哀乐,浓缩了童年的回忆,折射出孩子眼中的世界。这样的题目,容易从学生最熟悉的玩具上挖掘出他们记忆深处的故事,自然让他们写得温馨、轻松。

来源于生活,还原给生活,当习作命题真正抛弃了以往高高在上的“考试面孔”,熟悉的生活场景、亲切的生活琐事、和睦的生活圈子,会令习作突然间多了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让孩子面对每一个习作题目时,都能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习作就是写我最了解或最想了解的人、事、物。这样引导得无痕的“窄”命题,能让学生从此爱上写作。

“宽窄”理论,原是商战中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创造,借鉴到习作命题中,也甚为受用。我们期待习作命题的“宽窄”理论能够掀起习作教学从题目开始改造的浪潮,给命题教师带来新的思考。

(作者单位: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猜你喜欢
命题习作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追根求源
习作展示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