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林业管理创新探究

2019-12-25 01:23卓玛永吉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林业管理创新方式互联网+

卓玛永吉

摘 要 互联网凭借着信息整合能力强、互动便捷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被视为是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互联网在林业管理系统也拥有突出的应用潜力。基于此,从“互联网+”的角度,系统探讨其对于林政管理、林业资源管理、林业环境监控、林业经济运营的应用价值和方式,指导林业管理工作适应网络发展趋势,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互联网+”;林业管理;创新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6.087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联网平台,实现对传统行业运作理念、内容、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升级,以提高其创新力和生产力。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致力于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加行业创新能力。林业管理是一个围绕林业资源开发、生产、利用而形成的庞大工作系统,同样需要“互联网”的辅助,实现对管理工作的升级。

1 宏观层面实施“互联网+林政管理”

林政管理是基于统筹、规划、实施、监督、助推林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建构起的行政管理系统,具体工作涉及林业资源管理、林权管理、规章制度管理、采伐管理、林政处罚管理、木材的相关管理等。林政管理系统下设一系列的部门,安排有专门工作人员,既明确分工、独立工作,又相互关联、互相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广泛性、强制性的特征。常规林政管理主要是采用小组协商、下发文件、电话指导等方式,协调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工作,表现出明显的指导信息不全面、应急响应不及时、统筹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互联网+林政管理”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立足于林政管理的二级部门设置以及各个部门的核心业务和关联业务特征,建构起一个专门的林政管理工作软件系统,要求每一个部门都在系统中进行集中信息录入、传输、存储、查询活动,还可以在专门的“会议平台”中进行在线交流活动,在“公共信息”平台中发布指导信息,在“应急平台”上迅速实施应急工作方案等。这种智慧化的“互联网+林政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升林政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具体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升级奠定了基础,促使其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环境下高效率、及时性、科学化林业管理工作的需要[1]。

2 中观层面实施“互联网+林业资源管理”

林业资源管理是林业管理的主体部分,主要涉及造林、育林、保育、规划等方面的工作,直接决定着特定区域的林业环境情况,影响到林业生态、林业环保、林业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十分重视林业资源管理问题,并投入了大量经费和人力资源。然而,当前林业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过度依靠领导或专家经验对于林业系统发展现状的直观判断来实施造林、育林、保育、规划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固然十分宝贵,但也存在着所掌握信息不全面、应对处理不及时之类的问题,如部分造林工作无法根据林区实际情况,选择更具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的苗木;部分工作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或者是对病虫害无法实施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部分林区对于防火预警和防火调度不及时、不准确,造成森林火灾;很多林区无法对珍贵古树名木进行精准定位和监管等,造成树木被盗砍盗伐严重。这均表现出了个人经验和理论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当前,我国林业部门建构“互联网+林业资源管理”平台,可以设置林业资源管理软件平台和森林防火视频监控预警及指挥调度平台,下设营造林管理系统、病虫害防治决策系统、古树名木管理系统、森林防火预警系统、森林防火调度系统、GPS林木定位系统等,一方面将常规经验纳入软件系统之中,实现对常规经验的积累、分析与综合应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实时监控和应急处理,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即时性效果[2]。

3 微观层面实施“互联网+林业环境监控”

近年来,我国林业部门逐步从常规被动式、应对式的林业管理活动转变成积极性、探索性的林业管理活动,不再停留在对林业资源发展不足与缺陷的补充、完善,而是积极探求更加契合林业资源发展的技术、条件和方案。而且,林业部门也逐步意识到林业管理工作不应仅仅局限在对特定林木、植被生长情况的关注,而是应采用林业工程、生物工程方面的技术,来科学化、系统化地研究林业资源生长环境,从而为制定和实施林业资源造林、育林、保育、规划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在此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为林业部门工作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来说,我国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可以采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物联化、感知化、智能化的手段,形成特定区域林业系统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突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业发展创新工作平台。该平台可以立足于三维影像图,采用RS、GIS、GPS的3S技术,来实施分析林业资源的土壤、水分、气候、长势情况,甚至还可以加强与当地气象、地质、环保部门的信息交流活动,从而获取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以此来科学化、智能化地分析林业资源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提前做好造林、育林、保育、规划活动[3]。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强林业部门对于林业资源的管控能力,更好地促进当地林业资源的发展。

4 经济层面实施“互联网+林业产业”

林业管理并非是一个单向化的静态资源投入,而是必须形成一个拥有“造血功能”的产业系统,才能实现对林业资源技术投入、人力投入的可持续性发展。当前,我国政府十分注重林业产业化发展,积极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对林业主导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从而形成“产供销贸工林”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制,实现我国林业生态资源的良性可持续循环发展机制。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林业管理部门仍然采用传统公司对口制的经营机制,营销对象有限,发展规模不足,造成林业产业处于低端发展的状态,产业形势落后,变现能力非常差。基于此,面对当前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应积极树立“互联网+林业产业”的发展理念,促进林业经营活动的网络化发展:1)在网络平台中寻求目标客户对象,以拓展自身的营销规模,丰富自身的林业资源营销形式;2)采用林业电子商务平台和林产品智能溯源系统等信息技术,进一步促进林业产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提供林业科技成果展示、先进技术与发展推介等综合技术网上服务,从而形成一种崭新形态的林业产业经营方式;3)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与其他地区公司、企业,建构起一套分工明确、实施高效的产业链系统,从而实现对本地林业资源的二次加工乃至多次加工,增强林业资源的附加值,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价值含量,最终改变常规的单纯林业资源输出的粗犷型发展模式,提高林业资源变现能力。

5 结语

总体来说,“互联网+林业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信息化驱动林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高效化,是提高林业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必由之路。我国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应在宏观层面实施“互联网+林政管理”,中观层面实施“互联网+林业资源管理”,微观层面实施“互联网+林业环境监控”,经济层面实施“互联网+林业产业”,从而实现网络技术对于林业管理工作的全面融合,促进林业管理的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1] 吴达胜,唐丽华,方陆明.林业信息化系列研究成果: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 石程钰.探究林业资源管理保护现状及发展方向[J].吉林农业,2019(19):82.

[3] 于然.强化营林造林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发展路径[J].现代园艺,2019,42(17):177-178.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林业管理创新方式互联网+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