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以建昌大鼓为例

2019-12-26 03:43张馨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建昌大鼓艺人

张馨然

(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118001)

该研究旨在阐述建昌大鼓的历史渊源、传承方式及当代意义与价值,提高生活在这一环境中人们的历史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建昌地区人民的文化创造力,促进建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1 念白说唱——道尽侠义衷肠

建昌大鼓是流传于辽宁省建昌县的一门说唱艺术。在早期人们只有因有大事需要庆祝、纪念时才会请鼓乐手演出,此时的场地被称为“会台”;后期还有许多人因为要“还愿”请鼓手演出,此时的场地被称为“愿台”,也是人们俗称的“说书替影”。它的主要表演器具有:醒木(惊堂木)、阴阳板(铜板和钢板)、书鼓、鼓架、鼓槌和大小三弦。主要代表作品有《三全镇》《丝绒记》等,由于这些作品篇幅很长,每部书的演出可能会需要几十个晚上才能说完。在经济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大鼓的表演可谓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处可见,可能今日耕地累了就在田间地头欢唱一场,明日某家有喜事就去他家炕头听一场鼓戏,所以它的演唱地点可以是餐馆、庭院、炕头等等,多在夏锄、冬闲的晚上演唱,极大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听醒目一声收,说书人收鼓话从头,惩奸扬善全都有,忠良侠义绕心头”,笔者认为可用上述四句来形容建昌大鼓的“接地气”演出方式,往往能让人们在听完之后久久回味。它的演唱内容大多主要是弘扬忠良侠义,抨击奸诈小人和颂扬忠贞的爱情故事。例如《三全镇》是由民间艺人李书春和李国春根据瓦岗山起义过程中的一段精彩故事整理出的说唱书目,原为北方坠剧的《丝绒记》讲的则是主人公白金庚父母被害后,他通过种种磨难后与母亲相聚并于最后搬兵擒李世龙的励志故事。可见大鼓的演唱具有广泛的娱乐性、观赏性、民俗性,为百姓所喜闻乐见。

2 历史传承——百年历史大鼓见证

据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建昌县内就有了大鼓艺人,所以大鼓发展至今少说也有250多年的历史了。其发展鼎盛时期是民国至解放初期,当时在建昌县内有大鼓艺人就高达140多个,最著名的艺人是张广海、张玉强父子,这对父子作为建昌大鼓的主要贡献人物,在“大鼓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大鼓能延续发展到现在做出了很大贡献。“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大部分文化艺术的遭遇一样,建昌大鼓难逃浩劫,收三弦、焚鼓书,艺人被受迫害。直到三中全会至今少数艺人恢复了活动,但闻名于县内外的很多老艺人却已辞世。并且,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大鼓的传承并不是以家族为单位的,起初它的艺人大多为残疾人或盲人,因迫于生计去偷艺或专门拜师学艺,所以师承关系并不紧密,导致现如今仅存有三个谱系包括六位主要传承人。

现今主要的三位传承人分别是吕国志——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英语教师,杨国青——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张玉强——河南省盐务管理局副局长。这三位先生均具有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即使在自身平凡的岗位上也贡献颇丰。作为当代大鼓传承人他们对大鼓的后世发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们更是为社会传递了许多正能量。

上面说了这么多,对于建昌大鼓我们到底为何要传承发扬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历史价值。在这长期的发展中,建昌大鼓基于自身“落子打底,蹦蹦镶边”的独有特色,融合了关内外大鼓、皮影音乐等艺术手法,跳出跳入、表演自如、融汇百家、自成一体,这都确保了大鼓在百年发展中具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它坚守自身特色,集合百家之长,不断地丰富自身内容,这才未使它在百年洪流中被历史淘汰。

不光如此,在许多建昌大鼓的长篇书目中涉及周、三国、唐、宋、明、清、民国等历史,如能挖掘出一整套的书目,不仅有高度的文学艺术价值,对研究古代历史更具有深刻的意义。

3 遗忘还是传承——大鼓未来何去何从

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爱,通过与建昌县雷家店和药王庙两个乡镇的村干部和村民沟通,对建昌大鼓的发展现状做了一些调研。调研结果表示,虽然建昌大鼓已经成了省级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对该项文化遗产的传承也较为重视,但仍存在政府保护方法不到位、当地村民认知并不全面等问题,大鼓的历史价值被人们忽视。并且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鼓这种“娱乐方式”正在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现今的传承和发展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政府政策方面

虽然当地政府出台了一些对非遗的保护政策,但在落实过程中难免会“变了味儿”。由于建昌大鼓是一项民间艺术,它自身的内容基本包含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它受到政府的扶持时,传承的内容难免有部分被官方化,原来是自发的喜欢演唱,现在却变成了“必须传承”,这就使其在传承中丢失了原有的民俗性。

3.2 缺失真正传承人

在当地,了解建昌大鼓的大多都是一些老年人,而且他们也仅限了解,对建昌大鼓整个的发展历史认知并不够,如果光对老年人进行培养这并不现实。加上现代教育使得新一代的孩子们从小就远离这些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在年轻人的认知中,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能再满足他们业余生活的需要了,与他们手中的谋生手段相比,大鼓艺术不能带给他们丝毫的物质享受,即便有传承基金的设立,年轻人的观念转不过来传承也依旧是空谈。随着时间的流逝,真正的大鼓艺人正在渐渐流失。

4 继承发展与创新——非遗保护势在必行

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快餐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被我们好好的传承发展,利用现代多种文化形式展现,不断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县、区及各乡镇不光要在口号上支持发展大鼓艺术,一定要在实际行动中落实政策。充分挖掘该项非遗的资源优势,全面展示这独具特色的“大鼓文化”。

4.1 推行符合民情政策,为非遗传承建立有力保障

县、区及各乡镇不光要在口号上支持发展大鼓艺术,更要在实际行动中落实政策。目前,非遗商业化是比较流行的一种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成因,其实是政府政策推动和非遗继承人主动的双向结果。政府要多为大鼓艺术提供健康的表演环境,如设立民俗节日,而不是通过表演服务商业活动或者通过表演出售产品获取利润。

4.2 对大鼓文化地域内的人们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在人类发展史上,教育一直是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就建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来看,利用教育手段宣传弘扬大鼓文化势在必行。可通过举行一些节会、座谈会活动,邀请专家或主要传承人进行宣讲示范,在鼓戏中适情结增加一些弘扬新时代爱国情怀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让人们增加对鼓文化的了解。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非遗保护就不再是一个空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爱护。

4.3 给予传承人精神上的鼓舞,提高传承人素质

政府除了设立非遗基金进行物质支持外,还可以在地方设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继承人”奖励称号,鼓励年轻人继承大鼓文化。对新晋传承人开展调查、登记、摄像、录音、认定、建档等一系列信息录入工作,确保准确记录每一代的传承人。定期对积极弘扬大鼓文化优秀继承人实施表彰大会,增加人们对大鼓文化继承的责任感、认同感。通过建昌县村、乡、镇的报刊栏,广播站或官方网站宣传大鼓文化的优秀继承人,使之得到乡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这既会增强继承者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也为建昌大鼓的更好发展开辟新方向。

5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要保护,不是因为好看,而是因为有用!如果“非遗”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和古董、艺术品收藏没有什么区别了。“非遗保护”显然已成了当代社会的一个高频词,这就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脆弱性。建昌大鼓如果想在历史车轮中永存不灭,不仅需要当地政府健全对该项习俗的保护机制,更需要当地人民正视它的历史意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传承它,让它发挥自己真正的价值。毕竟它能传递给我们的历史信息远比我们去查阅古籍资料来的真实直观。建昌大鼓代表的是当地人民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情怀,蕴藏着当地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我们要让这项淳朴的习俗继续保持在原有土壤和社会环境中,而不是被当作一个文化项目装进保护的温室里,仅仅摆出它的器具供后人从外部观看、品味。

该研究意在阐述建昌大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希望通过此文章能让更多人了解建昌的“大鼓习俗”,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各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值得保护的精神财富。提高民众的素质、得到政府的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才能和谐开展,传承人才能发挥传承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起来附上神秘面纱,让人敬而远之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合理利用维持它的基本民俗特性才能发挥它的生命力,我们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猜你喜欢
建昌大鼓艺人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稻米氨基酸含量和组分及其调控
大鼓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神秘的符号
花灯艺人
神秘的符号
方山大鼓 民间艺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