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两条鱼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辩证法

2019-12-26 01:55任春晓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辩证法习近平环境

任春晓

[摘    要]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讲到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我国“竭泽而渔”乱象的产生有其深层的主客原因,主要有经济利益的驱使、资源利用水平低下、人口总量太大等,但也不能采取“先停再说”、“一律关停”等集中停工停业停产方法消极防污“缘木求鱼”。“两条鱼论”的实质是要辩证处理经济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这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所在、魅力所在。

[关键词]习近平“两条鱼论”;经济;环境;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19)06-0038-08

在发展中如何处理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如何使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世界性的讨论话题。环保悲观主义和环保乐观主义观点各异,争论激烈。习近平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问题,用“两条鱼论”说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基础是激励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目标是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一、古语新说与“两条鱼论”的提出

有两个成语在中国几乎尽人皆知:其一是“竭泽而渔”。语出《吕氏春秋·义赏》,当年晋文公与楚国人在城濮作战,用咎犯“诈”的计谋赢得了胜利,但在按功论赏时反而重赏了雍季,因为雍季向晋文公进言:“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1](p404)把池塘的水全部放掉去抓鱼,肯定抓得到鱼,但明年那里就不再有鱼了;把沼泽地里的草木全部烧掉去狩猎,肯定打得到猎,但明年那里就不再有野兽了;同样,诈骗和伪善虽能得逞一时,然非长远之计,它是没有前途的。《淮南子·本经》说到:“逮至衰世,鐫山石,锲金玉,摘蚌蜃,消铜铁,而万物不滋。刳胎杀夭,麒麟不游;覆巢毁卵,凤凰不翔;钻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人械不足,畜藏有馀;而万物不繁兆萌芽,卵、胎而不成者,处之太半矣。”[2](p129)统治者驱使人民一味地开采山石金玉、挑开蚌蛤摘取珍珠做成饰品,消熔铜铁制成器具,毫无节制地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会使万物不得滋养而耗尽;剖开兽胎杀死幼兽,麒麟就不会再游走;掀翻鸟巢捣毁鸟卵,凤凰就不会再飞翔;焚毁林木猎杀禽兽,放干池水捕捞鱼虾,万物就不能繁衍萌芽了,这正是走向“衰世”的表现。“竭泽而渔”说明自然的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无节制的使用总有枯竭的时候;自然的可再生资源是需要涵养的,无原则的索取会有不济的危险。其二是“缘木求鱼”。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3](p15)当了解到齐宣王最大愿望是要扩张疆土,君临中原而安抚四夷,让诸如秦、楚这些大国都来朝贡自己时,孟子说,以宣王现在的做法,若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肯定抓不到想要的鱼。“缘木求鱼”说明如果方向或办法不对,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初步研究表明,谙熟古典文化的习近平曾两次同时提到这两个成语:第一次是2013年4月,习近平在结束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相关活动后,到琼海、三亚等地看望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渔港、国际邮轮港、特色农业产业园考察调研基层工作后,发表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提出“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就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要始终做到保护和发展并举。”[4]第二次是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到宜昌、荆州、岳阳、武汉以及三峡坝区等地考察,到乡村、企业、社区等地作了调研,沿途听取了湖北、湖南有关负责同志的情况汇报,在武汉发表“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到“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5]习近平用“两条鱼论”再一次强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必须是辩证统一的,忽视任何一方整个社会都无法持续下去,忽视任何一方全面建成小康都会大打折扣。

二、“竭泽而渔”的乱象及其溯因

当前,“竭泽而渔”的现象在我国某些地区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仅举两例:例一,形成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以当地特有的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所需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地而存在的城市类型,这类城市被称为资源型城市(地区)。根据统计,我国共有煤炭、石油、森林工业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个(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属城市12座、石油城市9座、冶金城市8座),约占全国城市总量的18%。其中有30个资源型城市在东三省,约占全国资源型城市的1/4,覆盖总人口1.54亿左右。[6]资源型城市往往以开采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为主业,产业结构十分单一。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持续开采后,许多已经或行将进入资源枯竭期,因采矿形成了大量废弃土地。这些土地或因地底掏空而塌陷、或因表面污染而闲置、或因堆放尾料杂物而废弃,地区开发强度过大、生产难以为继、地质灾害隐患不断、经济日渐萧条、人民创收增收困难,引发了社会与环境的综合危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于2008年3月首批12个、2009年第二批32个、2011年第三批25个,分三批共确定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另加大兴安岭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实际有78座城市。

例二,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或超采严重。地下水是河湖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涵养水源,是一种良好的蓄水介质和一种改善水质的手段,可以平衡丰枯年水资源的利用。地下水是诸如草甸植被、水生植被、沼泽植被等陆域非地带性植被即隐域植被的基础性支撑条件,通过流动和植物吸收挥发加入整个水体的循环,一旦地下水超采打破平衡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就会使得非地带性植被演替和区域湖沼湿地系统退化,从而带来生态系统风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除了土壤和地面水污染严重外,地下水污染也很严重。我国大中城市近一半的城区地下水污染呈加重趋势,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江汉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部分城市浅层地下水已不能直接饮用,并从点状污染向带状和面状污染发展。此外,地下水超采问题十分严重,全国以城市和农村井灌区为中心形成了40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西北部分地区由于地下水位埋深下降,出现了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剧等问题,东部平原地下水过量开采产生了区域性的地面沉降等问题。原本东北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正常年份灌溉需求量较少,大部分为雨养,只有到干旱年份才需灌溉补充。由于东北的米好吃,销量一直看好,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水稻用水量定额较高,逐年扩大的水稻种植面积导致灌溉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加,局部地区用水供需矛盾突出。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环保部、水利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并指出,近年东北地区水稻面积逐年扩大,使“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总面积达到480平方公里,漏斗中心地下水位下降30米~60米”。而华北平原从1970年开始大规模打井抗旱,随后地下水开采逐步常态化且愈演愈烈。“华北平原每年超采地下水约100亿立方米,超过全国平原区地下水超采量的60%;其中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每年超采约60亿立方米。”[7]所以在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地区,必须科学地计划灌溉发展布局与规模、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尤其是在旱田发展灌溉,必须做好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避免造成地下水超采及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此外,还有海洋渔业过度捕捞、森林资源过度砍伐等问题。

“竭泽而渔”现象背后主要有三个深层原因:第一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如自2000年以来,海南的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经历了一轮轮大规模砍伐,原来密密麻麻、郁郁葱葱的天然林被整齐划一的价格更高的橡胶、槟榔、芒果等经济林取代,导致山上几乎没有飞禽走兽、没有蝉鸣鸟叫、没有灌木野草,严重破坏了天然林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功能,严重破坏了生物物种的遗传和进化、生物多样性保持、生物更新换代、生态平衡和生态景观。第二,资源利用水平低下。根据国家发改委前些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资源利用的总体状况是资源消耗高,单位资源所产生的效益差,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石化、有色、钢铁、电力、轻工、建材、化工、纺织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高出40%,燃煤工业锅炉运行效率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产出率和非农业建设用地产出率均较低,[8]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人口总量平稳增长。我国的国土总面积不会再增加,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人口增多必定导致土地超量负荷、掠夺式的使用,使土地肥力下降,再生资源活力减弱。当年温家宝总理经常提到“乘除法”——“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很小。”[9]人口规模的扩大受到资源的限制,“在资源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口到达临界点以前,人口的增长标志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成功;到达临界点以后,人口的继续增长便预示着社会危机的来临。”[10](p18)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名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一度引起中国国内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极大关注。尽管现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增长,依然不能有半点马虎。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12月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地方政府所担负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实行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1月3日印发《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首次以专项文件的形式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粮食安全责任进行考核。“十三五”规划建议继续确定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要继续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确保粮食安全,除了提高生产力外,降低人口出生率也是一个好办法。人口激增和资源减少、粮食短缺、环境恶化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竭泽而渔”现象的发生,有主观的如不正确的发展观或政绩观、企业的谋利性等因素,也有客观的无可奈何的原因,如人口多资源少、生产力水平低等。

习近平多次讲到领导干部要有“底线思维能力”,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找出最基本的立足点,凡事从坏处准备,这样才能遇事不慌、有备无患。但同时要胸怀最大的期望值,要有积极的进取心,牢牢把握事态变化的主动权,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习近平告诫不“竭泽而渔”与坚持底线思维是一致的,实际上是从生态保护角度要求全体国民,搞经济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底线,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无限性和生态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以有节制的发展、转型发展、多元发展来保障可持续性发展。从生态管理角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做好环境风险评估,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筑牢生态和社会安全网,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三、“缘木求鱼”的怪象及其修正

自十七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设以来,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提升,全社会的环境投入在增加,符合各区域实际的政策措施在出台,环境优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显现。但我国的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压力继续增大,形势依然严峻。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的新常态,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在优化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统筹各方力量、加大污染源监管、强化政府的环保主体责任,更好地帮助和推动各省市解决新常态下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2016年至2017年,中央派出环保督察组对全国31个省份进行了第一轮督察。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五个督察组进驻辽宁、吉林、山西、山东、湖北、湖南、安徽、四川、贵州、陕西等10个省份。在雷厉风行、雷霆万钧的环境整治特别是在中央环保督察的压力之下,个别地方使出了一些怪招,出现了一些怪象:因担心问责,或采取“先停再说”“一律关停”等集中停工停业停产方法消极逃避,或采取假装整改、表面整改、督察组在的时间短期整改等方法敷衍应付。如为了改善空气应付督察,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期间,山西太原市迎泽区康乐片区严禁用煤,市民无法采暖过冬;东部某市直接关停所有广告公司做喷漆的项目,导致政府部门和商家做一个展板都找不到喷漆工人;为了改善水质,太湖流域的个别政府“闻印染色变”,几乎关停封杀了整个印染行业,很多设备和技术升级换代完成、完全达到环保标准的印染企业也不幸被“冤杀”,导致许多印染厂家技术升级步伐被阻。[11]这些做法既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下发《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特别点出工程施工、生活服务、畜禽养殖、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城市管理、采石采砂采矿等7大重点领域,要实施“一园一策”“一厂一策”“一事一办”,要按时序推进,加强政策衔接,不得简单扩大停产整治范围,不得不分青红皂白采取一律停产的方式进行整治,避免短期突击关停;对城市管理中的违规建设、产城混杂、占道经营、噪音污染、路边烧烤、气味扰民等问题,要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去解决;对于采石采砂采矿企业,如果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又有合法手续的,不得采取集中停产进行整治,有合法手续但环保没过关的企业要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对于各类无相关正规经营手续又无污染治理设施的“小作坊”“散乱污”企业,地方则应借力借势综合整治,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督察组禁止环保“一刀切”的做法正是深刻领会了习近平关于不“缘木求鱼”思想的表现。国家和地区产业业态的形成和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沿革和历史积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环境治理和监管。过去在以GDP考核为导向时,有些地方倾向于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敷衍上级检查,现在重视环境考核时有些地方又倾向于不顾企业合理诉求和合法利益,一棍打死,同样是在敷衍上级检查。过去将所谓的“发展”凌驾于百姓的环境权和健康权之上,一味强调发展,是一种错误的政绩观,但走向另一极端,对涉污企业或行业不分青红皂白人为设定关停指标、清退时限,把本可以刮骨疗毒的“一律截肢”,同样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误解,是一种懒政怠政。平时对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不作为、慢作为,不去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搞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只考虑如何假装治污快速“应付”过关,都是胡作为和乱作为。可见,“一刀切”行为是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轻则损伤当地的经济环境,重则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中央对环保进行督察,是为了传导环保压力、压实工作责任,使地方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真改实改、精准治理,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

不“缘木求鱼”,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实质所在,它关系着民族未来。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是一个国家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是一种支配性硬实力,是一个国家强盛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其中经济力量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源与生活资源的能力,是人类主体与客观对象的连接,是影响军事和科技力量的基础性的力量。实体经济是大国经济稳定增长和发展活力的根基,也是科学革命、技术创新的源泉和载体,当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不受重视时,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就会失去需求和动力。如果没有重大科学革命、技术革新所催生的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就难以适应和支撑国际国内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波动,从而降低抵御风险和抗击危机的能力。企业是实体经济或产业经济的主要依靠,是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发展经济必须保护企业。我们党要带领近14亿人民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握、引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随着我国环境容量越来越小、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国家要重点资助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技术开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但也要给其他企业一个明确的预期、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不能以环境保护为由,运动式地粗暴对待合法经营的企业。

不“缘木求鱼”,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是生态文明的魅力所在,它关系着民生福祉。习近平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有活力的生产力要素,人民希望有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宽阔的活动空间、更优美的生产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但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为保护而保护、为环境而环境,不能消极被动而要积极主动。没有经济实力作后盾,环境保护既没有资金基础也没有技术支持。在海南视察时,习近平说海南最大的本钱和最强的优势就是独特生态环境,必须自觉扛起生态担当作好保护,但保护不是不作任何开发一味地维持原始状态,发展不是不计环境成本唯利是图胡乱开发,而是科学选择绿色、低碳、高科技、高附加值、适应海南经济定位的项目和产业。他强调,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要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利用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发展潜力大和后发优势多的特点,在“增绿”、“護蓝”上下功夫,努力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的示范区,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争闯跨越式的发展路子,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体现党的国际视野和生态自觉。

四、“两条鱼论”中经济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世界上有环境悲观主义和环境乐观主义两种观点。罗马俱乐部及其成员是环境悲观主义者代表,他们于1972年发表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认为,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因为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的供给总量是有限的,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排放是以不可再生资源加速耗尽、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代价的,“高增长”模式会使人类与自然环境处于尖锐的对立和矛盾之中,会给人类自身和地球带来毁灭性灾难。报告构建了包括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资源消耗、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等5项基本因素在内的世界系统运行模型。并预言到20世纪末或21世纪,全球增长将达到极限,并将连续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只有改变这种增长趋势、建立稳定的生态和经济的条件,实现人口和经济“双零增长”才有可能支撑遥远未来的发展。后来,保罗·埃尔利希提出一个更简化的公式:I=P譇譚,“I”代表影响力,“P”代表人口,“A”代表财富,“T”代表技术,提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力等于人口、财富和技术的乘积,人口越多、财富越多、技术越先进对环境资源的危害也越严重。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必须控制世界人口,降低生活标准,限制新技术的使用。与此相反,环境乐观主义者的代表如朱利安·林肯·西蒙则认为罗马俱乐部用技术分析的方法去预测未来有许多限制,往往与历史的实际进展相差甚远。他逐条反驳了悲观主义者的观点,并提出:第一,几十年过去了,矿产资源没有比过去更短缺,“自然资源的供应在任何一种经济意义上说都是无限的”[12](p37),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还可以找到更廉价高效的能源如核能;第二,价格会对原材料进行调节,从而抑制对一物品过多过快的消耗,以达到供需平衡;第三,自创世纪以来,地球上的人口一直在增长,不要“夸大了人口增长的威胁,煽动人们对人口的恐惧心理,”[12](p165)人固然会消耗资源,但同时也能创造财富;第四,说经济越发达造成的污染越多,污染的总量取决于整个工业的规模也不是绝对的,环境恶化只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治理得当污染是可控的。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经济与环境犹如翘翘板的两端,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替代关系,要提高环境舒适度就必须付出经济的代价,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忍受环境恶化的折磨。

“两条鱼论”是习近平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他看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深刻理解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涵。共抓大保护和生态优先讲的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前提;不搞大开发和绿色发展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是结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侧重当前和策略方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调未来和方向路径,彼此是辩证统一的。”[13]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协调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资源耗竭、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科学处理好“两条鱼”的关系,为此我国要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把握三个重点:

1.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2007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国家发改委为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专门设立了资源综合利用、就业吸纳安置、多元化产业体系培育等多个专项投资项目,中央财政给予预算内财力性转移支付,促进资源型地区平稳、有序与健康转型。2010年12月,国家批准设立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全国唯一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型”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目的是开展试点工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实践经验。2013年1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国发〔2013〕45号)》,规划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正视差异、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特色发展。从2008年开始,10年来,我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资源枯竭城市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撬动作用”,逐步改变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加快培育多元并举、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使城乡人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4]

2.着力落实好两项制度。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竭泽而渔”,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党和政府环境管理角度提出两项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014年7月,德稻环境金融研究院(IGI)与三亚市政府合作,在全国率先探索城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2015年2月,三亚发布了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初步成果,11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方案标志着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工作正式启动。2015年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市、湖南的娄底市、浙江的湖州市、陕西的延安市、贵州的赤水市等5个市率先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2017年6月出台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标志着由试点进入全面推开阶段,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更进了一步。审计内容从最初的围绕森林、矿产、土地、水等4个要素,拓展为森林、土地、水环境、水资源、海洋、草原、矿产、土壤、大气等9个要素,着重对资源环境管理行为进行分解,在审计中实现了对资源环境要素和行为的全覆盖。由于自然资源具有耗竭性和可更新性,如何对其进行确认与计量、如何在国家资产负债表中披露与列示等细节上存在着诸多难题。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涉及范围太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问责还是评价,指标体系和总体评价的科学性如何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这两项制度对官员生态意识的提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阻止破坏环境事件的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有效作用。

3.要继续关注人口问题。几乎所有环境类专著都会提到人口问题,几乎所有提到人口问题时都会提到马尔萨斯。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在1798年首次出版《人口原理》,他用两个级数的理论表现人口和生活资料增长规律:“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15](p7)即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天然地不相等,人口增殖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他提出用两种方法抑制人口:主动型抑制是人类主动选择节欲、晚婚、避孕、流产或杀婴等方式来控制人口,被动型抑制是人类在遭遇战争、饥荒、疾病或瘟疫后人口大量减员,即通过以上两种方法使人口数量和生活资料重新保持平衡。尽管人类社会中不存在“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的人口增长规律,对未来人口数量的预测也无法做到十分准确,但《人口原理》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后人提起,主要是由于它第一次揭示了人作为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的两重性,第一次说明了人口过快增长和无限增长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承载压力,第一次说明了由于出生率增长人口增长速度超过食物供给的增长速度会导致贫困、饥饿和死亡。事实上,一些世界大战和区域冲突都与土地、资源的掠夺和争端有关:如英国向外殖民与本国人口增长有关,日本的对外侵略也与本土人口压力有关。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18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9538万人,人口密度达150人每平方公里,占世界总人口的18.67%。2018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新出生人口与赞比亚、塞内加尔这样的小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人口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微增7万人。[16]由于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出生人口数不仅没有激增,反而增幅有所下降,网上很多人转发彭训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让人们敢生愿生‘二孩”[17],并把它解读为国家要鼓励多生娃,诸如天津、湖北等省份还出台了奖励生育二孩家庭的政策措施,一时间鼓励生育、全面放开的言论随之出现。实际上,我国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接近1亿,规模仍然庞大,按当前育龄妇女数量、结构和生育水平测算,今后一段时期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会继续减少,但总量仍处于相对平稳增长期,仍明显多于死亡人口数量。我们不能再按照传统多子多福的习惯思维去追求通过人口数量的增长获得人口红利,最怕的就是一窝蜂地掀起又一轮生育高潮,使30年计划生育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消弭殆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口问题始终是不容忽视的,使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保证社会安定、人民富足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处于人口數量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正好可以成为调整人口结构的拐点,实现由出生人口数量控制为主要调控人口总量、提升人口素质、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与优势,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增进人民福祉及家庭和谐幸福的强大后盾。

总之,只有辩证地处理好经济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做到既不竭泽而渔又不缘木求鱼,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双棣,殷国光等.吕氏春秋译注:上卷[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2]淮南子·卷八·本经训[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孟子.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罗保铭.坚定不移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考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3-08-30.

[5]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6-14.

[6]杜宝贵.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几个重要关系[J].国家治理,2018,(4).

[7]唐婷.东北地下水超采严重专家呼吁勿蹈华北覆辙[N].科技日报,2018-03-22.

[8]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资源利用的总体状况[OL].中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tzl/2005- 12/29/content_141079.htm,2005-12-29.

[9]张天蔚.如何解读温家宝总理的“乘除法”[N].北京青年报,2003-12-10.

[10]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1]铁腕治污,但不能搞“一律截肢”[N].报刊文摘, 2018-04-09.

[12]朱利安·林肯·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3]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6-14.

[14]张鸿昊,杨守华.我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OL].中国财经网,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20181215/4840244.shtml,2018-12- 15.

[15]马尔萨斯.人口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6]李希如.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OL].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901/t20190123_1646380.html,2019-01- 23.

[17]彭训文.讓人们敢生愿生“二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8-06.

责任编辑:杜亦欣

猜你喜欢
辩证法习近平环境
“辩证法”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标题党
论环境雕塑
现代形而上学的特征
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