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的另一面

2019-12-27 07:08滹沱柳
文化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手抄眼见沈括

/滹沱柳

一部《梦溪笔谈》让沈括熠熠生辉,此书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还不至此,沈括发明了“飞鸟图”测绘法,成就了《天下州县图》;他的军事才能也不容小觑,曾大败西夏10万精兵;他还是杰出的外交家,与辽国使臣斗智斗勇,维护了大宋国威尊严。

而似沈括这样的不世之才却在大宋官场了无人缘,其道德瑕疵屡遭诟病。

王安石变法,沈括趋炎附势,但,王安石很快发现“沈括壬人,不可亲近”。

苏轼和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都是堂堂君子,俩人私交人品风流,友谊超迈。至于同时代的沈括就显得槽点太多,不知从何吐起。

苏轼被贬谪杭州通判,因为宋神宗对苏轼多有好感,让出使两浙一带的沈括对苏轼“善遇之”。

两人相见,苏轼极尽地主之谊,谈笑甚欢,大才子苏轼手抄一部分诗稿送给沈括,以示纪念。皇帝对苏轼的关照,却点燃了沈括的无名妒火。回到京城将苏轼手抄诗词加以笺注,其中《咏桧》“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一句被沈括选择性曲解并呈神宗,此端一开,为后来的“乌台诗案”开了先河,六年后,苏轼甚至险些为此送命。

公元1076年10月王安石罢相,对变法大唱赞歌的沈括,转投新宰相门下,立刻条陈变法之弊,御史蔡确上书指责其为人见风使舵、反复无常,此后,沈括一贬再贬,为两面三刀的政治投机付出了相应代价,令人扼腕!

元佑四年(1009年)沈括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筑屋“梦溪园”,四年后,一部惊艳至今的煌煌巨著《梦溪笔谈》问世了。

沈括精彩万分,沈括孤独无朋!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沈括人设崩塌了,我们看到了沈括的另一面,但一部光芒四射的《梦溪笔谈》,光辉谁又能挡得住呢?

猜你喜欢
手抄眼见沈括
眼见不一定为实
沈括
沈括真的害过苏东坡吗?
Pros and Cons of the Internet
沈括的登山包
沈括与《梦溪笔谈》
不让眼见“违实”——“依眼”看事,是一种坏习惯
平凡,眼见为虚
眼见未必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