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克庆煤矿高浊度矿井水处理与利用工程实例

2019-12-27 06:10
山东煤炭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双螺旋单台悬浮物

张 猛

(青岛金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55)

煤矿矿井水是采煤过程产生的涌水,涌水的悬浮物浓度一般低于1000mg/L。因所处矿区以及煤质的不同,部分煤矿的矿井水悬浮物浓度会高达4000~5000mg/L。对于高浊度矿井水来说,其悬浮物浓度高,粒径小,不易自然沉降,是矿井水净化处理中一种较难处理的类型[1-3]。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门克庆煤矿隶属于中煤集团,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其矿区井下排水中的污染物以煤粉、岩粉和机油为主,煤粉成分导致其悬浮物含量大,岩粉成分导致其颗粒具有粒径小、比重轻、与絮凝剂亲和能力弱等特点。另外,井下本身建有水仓,用于暂存矿井水,实际运行时采用间歇性外排的方式,导致矿井排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波动大。

1.2 设计进出水水质

矿井水的污染物以悬浮物、油类和有机物为主。因煤矿地下深度超过500m,其有机物(BOD5)浓度低于10mg/L,油类浓度低于1mg/L,已经满足井下消防、洒水水质要求,故影响处理回用的指标主要是浊度指标和大肠菌群指标。工程设计规模600m3/h。出水执行《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16)指定标准。

设计进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矿井水设计进出水水质

2 处理工艺描述

2.1 磁分离

矿井水原水含有的悬浮物浓度非常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预处理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深度处理。对高浊度矿井水来说,常用沉淀的方式进行预处理。磁分离是基于选矿行业所开发出来的新工艺,其通过在废水中引入磁性颗粒,利用人工外加磁场的方式,加速废水中污染物尤其是悬浮物的沉淀效果,具有能耗低、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对于高悬浮物矿井水,磁分离对其悬浮物的去除效果可达到90%以上。

2.2 高效沉淀

高效沉淀工艺是通过在平流沉淀器中加入斜管填料,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加速悬浮物的沉降,实现污染物去除。磁分离出水的悬浮物浓度在几百毫克每升左右,如果直接进入过滤工艺,会导致滤料过快堵塞,无法正常运行。高效沉淀工艺通过絮凝沉淀作用,可使悬浮物浓度降至50mg/L以下,为后续过滤工艺营造良好条件。

2.3 无阀过滤

高效沉淀出水进入无阀过滤器。无阀过滤器是砂滤的一种,其通过虹吸作用自动进行过滤和反冲洗,无需额外动力,运行方便。无阀过滤器中的石英砂填料,其过滤精度可达到50μm,出水浊度(NTU)稳定低于5。

2.4 消毒

由于矿井水来自地下生产区域,输送距离长,在输送过程中会受到环境的污染,导致其大肠菌群超标。消毒工艺是通过设置氯系杀菌系统(二氧化氯),对最终出水中的大肠菌群进行杀灭,保证出水达标。

具体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水处理工艺流程

3 设计参数

3.1 磁分离系统

磁分离系统一套:设置有混凝搅拌器1台,单层折桨式,N=7.5kW;絮凝搅拌器1台,单层折桨式,N=11kW;磁分离主机1套,处理能力Q=600m3/h,磁场强度3000Gs,10年衰减率低于5%,配套磁介质回收机和磁种投加系统;PAC加药系统1套,碳钢防腐材质,连续制备能力1000L/h;PAM干粉投加系统1套,304不锈钢材质,连续制备能力1000L/h,配套料斗、溶解箱等。

3.2 高效沉淀器

高效沉淀器2台,碳钢防腐材质,单台尺寸为12m×6m×6m,表面负荷5m/h;设置有斜管填料120m3,PP材质,内径50mm,厚度0.5mm;混凝搅拌器2台,双层折桨式,单台N=7.5kW;絮凝搅拌器2台,双层栅栏式,单台N=9kW;自动排泥阀8台,公称直径DN200。

3.3 无阀过滤器

无阀过滤器2台,碳钢防腐材质,单台尺寸为4m×4m×7m,过滤精度50μm,过滤总面积32m2,反冲洗周期 8~12h,反冲洗时间 3~5min,滤料采用石英砂,直径Φ1~2mm,滤层高度900mm,通过压差形成虹吸实现反冲洗。

3.4 消毒系统

二氧化氯投加系统2套,设备有效氯产量2000g/h,单台N=7.5kW,采用化学法发生器,配套盐酸、次氯酸钠PE储罐、计量加药泵、卸料泵、射流器、增压泵、余氯检测仪等。

3.5 污泥处理系统

污泥浓缩池1座,采用碳钢防腐结构,尺寸为Φ7m×5.5m,总容积200m3,配套中心传动刮泥机、高度可调出水堰、导流筒、平台、爬梯等;设置有污泥入料泵2台,卧式渣浆泵,过流部件材质采用耐磨高铬合金,单台Q=150m3/h,H=80m,单台N=75kW;厢式压滤机2台,单台面积500m2,板框尺寸1.6m×1.6m,有效容积7.5m3,单台N=22kW;双螺旋输送机2台,配套导泥斗及双螺旋槽体,单台输送能力≥50t/h,单台N=11kW;PAM干粉投加系统1套,304不锈钢材质,连续制备能力1000L/h,配套料斗、溶解箱等。

4 技术特色

4.1 复合磁种分离技术

传统磁种回收技术是建立在高磁场强度基础上,通过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下保留磁种,这种方式的磁种回收率约在98%左右。该项目的磁种分离装置增加了循环喷淋装置,使得磁种经过回收磁场时,同时受到喷淋装置的协同作用,磁种之外的絮体得以很快脱落,从而提高了磁场对磁种的磁性作用,提高了磁种回收率。磁种综合回收率可稳定达到99%以上。

4.2 双螺旋污泥输送装置

厢式压滤机出泥是间歇性出泥,单次出泥量大,为了达到暂存和连续出泥的效果,需要在压滤机底部增加暂存和转运装置。传统方式是通过泥斗加皮带输送机的方式,这种方式密封性不好,污泥含水率出现问题时会导致漏泥,且皮带装置无法承受污泥的重力而变形。通过采用双螺旋装置,与泥斗焊接为一体,解决了漏泥问题,同时双螺旋承压能力强,污泥暂存时间更加灵活。双螺旋设计成多段式,有效防止了扭矩集中造成的轴部断裂。

5 运行效果及经济分析

5.1 运行效果

调试运行期间,水质水量基本达到设计条件,对各项系统也进行了调试。磁分离系统调试的重点是通过对磁粉及混凝剂的配比浓度,达到最经济且效果最好的投加比。高效沉淀器工艺加药浓度基本固定,其调试重点是通过设定排泥时序,使污泥不出现沉积现象,保证沉淀区良好沉淀环境。无阀过滤属于自动运行,调试期间通过设定反冲洗排水挡板,控制合理的反冲流量即可,在运行过程中,偶尔需要人工干预,实施强制冲洗,避免2台过滤器冲洗时间过于接近导致的总处理量的下降。各主要单元实际处理情况见表2。

5.2 经济分析

项目建设投资1800万元,日常运行费用包括电费(日耗电量1824kW·h)、药剂费(日消耗药剂2100元)、人工费(定员8人,总日薪200元),每日运行直接费用为0.346元/m3。出水用于洒水和井下消防,按外购水2元/m3计算,日节省费用为23818元,年节省费用为869.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表2 各主要单元实际处理情况

6 结语

门克庆煤矿采用“磁分离+高效沉淀+无阀过滤+消毒”的工艺处理矿井水,最终出水浊度和大肠菌群浓度满足《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16)指定标准。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反冲洗和排泥,防治污泥淤积影响处理效果,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双螺旋单台悬浮物
累计2 100秒!我国百吨级火箭发动机单台试车创下新纪录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马尔斯克双螺旋瞭望塔
新能源对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贡献的影响因素分析
health
疯狂大堵车
东风汽车将获控股股东2.2亿元新能源补贴
I Love the Mountains
废水悬浮物国标检测方法的修改建议
压裂返排液中悬浮物去除的室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