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基底找准方向

2019-12-27 09:29王英浩
新媒体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人才

王英浩

摘  要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面临着新兴媒体在传播途径、手段、效果、市场各方面的巨大冲击,如何主动直面挑战,融合发展,成为广大业界严峻而重大的课题。笔者结合近年以来的实际工作,从坚定政治站位,重构机制流程、人才队伍建设、未来发展方向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  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政治站位;体制改革;流程重塑;人才培养;县级融媒体平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0-007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融合新技术、新形态转型发展,已成为不容回避的一场自我革命,也是在困境中求发展的一条突围之路。现在,传统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如何在“融”内容和技术、“合”机构和人员、“改”体制与机制、“寻”方向和“闯”未来上走出一条路来?就要切实解决上述关键问题,啃硬骨头、下硬功夫。高楼平地起,只有扎实筑牢融合发展“基底”,在摸索中坚定方向,推动深度融合取得实效,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结合乐山日报社近年来在融合发展转型升级推进过程中的探索,笔者有如下思考。

1  融合发展必须坚定政治站位

无论信息技术如何瞬息万变,传播形式如何多彩纷呈,新闻媒体都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主阵地。在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每一步中,都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以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当下,互联网已深刻改变信息传播、媒体生态和新闻格局,主流媒体必须牢牢掌握主动权,牢记历史使命,树立旗帜意识。

全媒体不断发展,呈现出“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发展特点,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推进媒体融合进程中,主流媒体要抢占新兴舆论平台,牢控话语权、引导权,善于引导舆论,变传统媒体的“我说你听”,为话题的设置、引导“专家”;变单纯的文字+图片,为各种新技术手段的熟练“玩家”,以广大受众更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改变舆论传播方式,使舆论宣传更近“民心”,更好地完成使命担当。

2  融合发展要筑牢新格局“基底”

融合发展既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也要尊重技术发展规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新兴媒體是对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和效力的延展,它们各有千秋,优势互补,因此,在融合发展的推进中,不能简单地做“1+1=2”的算式,而是要实现“1+1>2”的效力。传统主流媒体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筑牢体制、技术基底,通过“加速跑”,推动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改革体制机制,重塑策采编发流程,运用好“中央厨房”,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基于此,全方位融合的第一步就是要实现平台、机构、流程、内容、技术等的重新塑造,打破原有模式,实现新突破。乐山日报社近年来通过搭建全媒体矩阵平台,从既有效利用和节约人力成本,又达到传播范围最大化、传播效果最优化出发,精心设置全媒体组织架构:成立全媒体运行中心,负责统筹组织、协调策划、管理服务;全媒体采集中心,负责所有平台的内容采集;报刊编辑部,负责旗下党报、都市报编务管理、新闻策划和编辑发布;新媒体发布中心,负责新媒体(App、微博、微信、网站)等数字化出版的导向和内容管理、编务管理、新闻策划和内容编辑发布;全媒体技术中心,负责技术支撑保障,加快推进“大数据”建设,提供“脑力”支撑。

媒体融合发展到现在,运行机制改革已经成为影响内容生产与传播、技术应用等诸多融合方面的重要因素,如何打通编采、管理、经营的部门界限,着力破除体制障碍和利益壁垒,解放新闻生产力,建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管理机制,推动整体转型升级成为迫切需求。

乐山日报社近年来着力通过打造“中央厨房”,完善报、网、端、微采编力量的统筹管理,采编发流程进一步优化,通过采前会、编前会、编务会等制度,保障流程有序,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后端指挥前端的传播新格局。另外,强化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实行考核制,制定目标管理细则,将采编、经营、管理各部门职能职责明确指标并责任到人。同时,通过修改完善收入分配办法、岗位定级定岗、员工业务通道晋升等方式,激励员工,提升工作积极性,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打通员工晋升渠道,鼓励员工立足本职钻研业务,努力成为报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需要的名编辑、名记者、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内容“提质”作为考核根本,制定产品考评办法,每月评选优秀个人、优秀作品,鼓励出好新闻、好作品,为提升新闻产品质量打下坚实基础。修改完善奖励绩效考核办法,把工作实绩与员工收入挂钩,把绩效与经营挂钩,兑现奖惩。深化采编、管理与经营的深度有效融合,做足存量,激活增量,促进经营收入增长,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经营、营利模式,发挥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做好跨界合作,发展多元业务、培育支柱产业。

3  融合发展要抓好人才队伍

媒体发展的优势在于人才,激发活力,强化人才支撑,是融合发展推进的关键一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推进中,要激活传统媒体“存量人才”能量,同时也要有步骤、有重点地强化新媒体人才增量的挖掘、储备和开发,实现人才队伍“活力态”,通过科学完善的人才引进、评价、晋升、培训、薪酬体系,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工作环境,以此吸引人才、激发人才潜能,培养更多“新闻+”“技术+”“经营+”复合型人才,为推动媒体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融合发展的浪潮中,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懂得互联网思维是媒体融合需要的人才。媒体融合发展要创新机制模式,加快推进人才转型,引进专业人才,留住人才、聚合人才。可以通过深化与高等院校和技术公司等合作,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建立实习创业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将媒体融合发展平台实践优势与大学教学科研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成果转化和产品研发应用。建立公平有序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一方面在“存量人才”中选择一批有实绩、更年轻、群众基础好的业务骨干提拔重用,体现“人岗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突出实践锻炼,坚持交流轮岗制度,对素质好、有潜力的人才有计划安排到重点岗位压担子锻炼,促进人才全方位成长;推出“首席”制,建立员工晋升“双通道”。培养引进融媒体经营管理人才、全媒体编辑记者和网络技术人才。通过加强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逐步实现媒体人才技能结构由采编、办报为主向兼具一流新闻素养和现代信息传播技能的转换,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4  融合发展要找准前进方向

当云平台成为省级融媒体中心的标配,当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夹在中间的地市级传统媒体又该如何明确自身的发展与定位?如何破除地市级媒体“夹心饼”的尴尬处境,成为地市级媒体迫切需要探索的一条新路。

以乐山日报社为例,根据乐山实际,经过多方考察、专题调研,在决定媒体融合深度和广度的“技术自主与适配”上着力,在关乎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终端平台建与融”上探索,乐山日报社携手新华社、中科院等中央级新闻、科研“巨头”全力建设打造融媒体公共服务平台,“以市级指挥、市级调度、县市生产”的三级联动融媒体中心思路建成的融媒体网络,力争将全市各区县融媒体中心纳入管理和服务。一方面,平台拥有“智能采编”“便民服务” “大数据舆情监测”“内容传播分析”“媒体监管”“大屏指挥”六大功能系统,实现移动优先、内容共享、渠道互通、服务融合,将融合媒体共享平台与各移动终端连接,构建城市综合服务平台信息枢纽,进一步通过横向融合解决生产问题,通过垂直融合解决传播问题,通过跨界融合解决发展问题,建成一体化平台。因势而谋占先机,顺势而为赢主动,媒体融合任重道远。人在哪里,工作的重心就要跟到哪里;主阵地在哪里,主力军就要在哪里,以“用得好是真本事”为发展动力,我们应当有底气,更有自信保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勇毅和坚定,因地制宜,创新打造“智慧媒体”,巩固壮大主流媒体舆论阵地。

参考文献

[1]媒体融合:用得好是真本事[EB/OL].(2019-03-18).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318/c40531-30980639.html.

[2]推進媒体融合发展应遵循的原则[EB/OL].(2018-01-1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9726927786259545&wfr=spider&for=pc.

[3]守正创新 有“融”乃强[EB/OL].(2019-09-23).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923/c40531-31366832.html.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融合人才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刚柔并济
破次元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融椅
毛遂自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