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要做好数据服务这篇大文章

2019-12-27 09:29李敢峰
新媒体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数据服务

李敢峰

摘  要  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探索开发政务新媒体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移动终端,建设“网上村庄”,设置政策信息和服务、民意集纳、村民自治能力提升功能,把服务延伸到最基层,在服务大局、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又为自身创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政务新媒体;数据;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0-0096-02

新技术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创新发展机遇。陇南日报社抢抓机遇,全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新媒体矩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的基础上,着眼服务群众,挖掘数据资源,在政务新媒体开发民生服务、政务数据等功能板块,把政策宣传、扶贫济困、基层党建、综治维稳等职能下延到了基层村社和大多数家庭。

1  顺应媒体发展新趋势,着眼“网络惠民”,建设数据服务平台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关于“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安排部署,针对“大量村民外出务工、不在村里而在微信群里”等新特点,迎合群众触网、用网需求,在政务新媒体陇南发布微信平台上开发“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不断探索实践,创建服务型平台,设置1个市级门户、9个县(区)级门户、199个镇(街道)级门户、3 288个村(社区)级门户,把陇南发布办成了兼具信息发布、对外宣传、网络问政、便民服务、数据查询、应用体验等功能的复合型媒体平台。其建设初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着眼服务于民优先,坚持走网上群众路线。当前,陇南将近70%的人口是农民,而且大量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呈现出“不在村里在群里”的特点。探索开发政务服务平台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移动终端,与群众在移动网络上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群众思想生活状况,掌握所思所想所盼,让各级党政部门及时把握总体情况、研究解决具体困难问题、提供更好服务,从而就能把“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到人口基数最大的农民群体中,把党和政府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凝心聚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是紧紧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要求,结合实际,就要创新农村管理方式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加强学习、紧跟时代,促进自我教育,实现自我管理,提升自治能力和水平,凝结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管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三是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管理,努力提升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在互联网时代,党媒姓党,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传播力建设,才能实现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开发建设政务新媒体服务平台系统,既是新的网络舆论引导阵地,又可通过链接市县区新闻网和政务微信,及时把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传送到大多数家庭,避免了新闻宣传的死角和盲点,克服了主流媒体在农村覆盖面不够等问题,成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的新阵地。

四是畅通了贫困山区信息传播渠道,以信息资源助力精准扶贫。陇南是全省甚至全国最为贫困的地方之一,致贫原因诸多,但是信息不畅是一个重要原因。建设政务新媒体服务平台,可以直接为群众打开网上了解陇南特别是事关自身利益信息的移动窗口,在网上学习理论、接受教育、感悟乡情亲情的过程中,掌握大量信息,开阔心胸、拓宽眼界;可以相互促进、移风易俗、传播现代文明,在互动交流中逐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可以推动电商发展、销售绿色环保的农特产品,推介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帮助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2  挖掘释放政务数据潜能,丰富平台载体,完善提升服务功能

政务服务平台系统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打造完善服务功能:

1)政策信息和服务功能。构建政策传播平台:系统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形成理论知识、政策信息、民生服务的共享平台。按照不同需求设置栏目,可发布脱贫攻坚有关政策要求和具体部署,贫困户认定流程、退出程序、支持政策、帮扶安排等信息;可发布“两学一做”学习内容、“三会一课”等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信息;可及时发布重要通知、灾害预警等信息。构建宣传引导平台:系统加挂在“陇南发布”微信上,每一个用户都通过关注“陇南发布”而直接进入,就可随时知晓市、县区和重点部门的新闻信息,从而扩大了主流媒体的宣传覆盖面,提升了影响力和传播力。构建民生服务平台:系统集成了电子政务大厅,方便群众查询了解政务服务事项,围绕群众咨询、办事等实际诉求,提供了医疗报销、就业培训、民政救济、宅基地审批、低保申报等事项的办事流程、地址、联系方式等;可以发布土地流转、房屋租售、农机租赁、物流运输、中介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实现供求对接。

2)民意信息集纳功能。构建民意信息集纳平台:设置评论专区,各位用户可直接反映当地问题、举报腐败线索、监督干部作风等,各类信息汇总整理形成报告后,及时能反馈到各级党政组织和有关单位;群众维护自身权益、需要法律援助时,也能立即进行网上咨询、寻求帮助。构建社情民意分析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就能梳理所有村社的各类信息,立即形成大数据分析报告,及时了解群众意愿、呼声和诉求,以及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特别能掌握基层矛盾纠纷、群众上访、非法集资等方面的苗头性信息,为决策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3)村民自治能力提升功能。构建村民自治平台:村民可表扬助人为乐、邻里和睦、孝亲敬老、脱贫致富等典型,曝光批评不文明行为,也可晒晒自己拍摄的照片,宣传美丽家乡;在平台栏目还可以发布红白事的信息、发红包、进行网上贺喜或祭奠;需要出行能实现“拼车顺带”,村民之间、干群之间直接联系,相互提供乘车帮助,方便群众出行,促进乡村和谐。构建公开监督平台:把事关村民利益的村级选举、村级财务、低保户评选、贫困户建档立卡和退出等重点工作,全部公开公示,使其置于阳光透明的网络环境下,随时接受广大村民监督。构建留住乡愁平台: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打造“网上村庄”,让外出务工、长期工作在外的村民都能回“村”看看,随时看到故乡的发展变化、知晓村里发生的大小事,并能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加强村民之间交流互动、厚植乡情、留住乡愁,构筑了的网上精神家园。构建产品推介平台:村民可以宣传推介农特产品,链接微店开展营销活动,畅通优质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通道;公开产品购销信息,实现产销对接;村民之间分享经验和知识,互帮互助、抱团发展;链接了全国200个批发市场的适时价格行情,方便大家了解农产品市场情况;链接了中国农业网,村民在其农技百科、致富经等相关栏目,学习农业知识、掌握实用技术、交流致富经验,助农增收,促进发展。

3  服务下延到最基层,群众得实惠,平台增

“黏性”

服务平台系统用户可选择相应的服务栏目,平台亦可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截至目前,全市280多万人口中认证用户达到70万多人,家庭成员持有智能手机的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日访问人数10万以上、产生流量10G左右,系统运行很活跃,已成为农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运行情况看,村民通过进入该平台,可以掌握惠农政策,明白各部门办事流程,促进产品经销,方便生产生活,从而更深刻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对党和政府更加拥护。干部通过使用该系统,走网上群众路线,更加密切了干群关系;接受工作排名评比,实现自我加压,促进比学赶超,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水平;接受群众监督,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能。外地人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快捷查询到陇南市及所有的县(区)、乡镇、村的基本概况、联系方式、旅游景点、地方特产等,通过导航,查到前往的线路,为旅游、采访、监督等提供了便捷服务平台。

对于政务新媒体来说,面多流动而不确定的用户,如何增强用户黏性一直都是需要攻克的难题。陇南政务新媒体系统在一项项具体服務功能的使用中,增强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拉近了距离,同时,也大大提升了“陇南发布”的活跃度,用户数量大幅增长达到了58万,在清博指数政务——宣传榜中名列前茅,传播力、服务力、互动力等综合排名位列甘肃省第二。“陇南发布”充分发挥着陇南党务政务信息的网络发布平台、便民为民资讯的网络服务平台、陇南良好形象的媒体宣传平台的重要作用,成为一张“亮灿灿”的陇南名片。

参考文献

[1]禹卫华.政务新媒体的模式创新[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2]徐和建.腾飞的政务新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7(4):72-74.

猜你喜欢
政务新媒体数据服务
“政务新媒体+”全功能应用拓展路径探析
浅谈政务微博信息传播的触点与发展方向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
政务新媒体语言及发布策略探究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政务新媒体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