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湟中堆绣工艺的变迁与发展

2019-12-28 03:09
文化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手工艺工艺传统

张 超

一、湟中堆绣工艺的变迁

(一)传承模式逐渐多元

文化是动态发展的、具有传承性的一种社会活动表现形式,作为民间文化的载体之一,湟中堆绣工艺也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经历了历史的积淀和洗礼后,其技艺和相关经验的传承也形成了独有的模式。寺院、师徒和家族传承是湟中堆绣延续至今的传统传承模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重视,加之现代化进程加快,新的传承模式也逐渐衍生出来,堆绣的生产规模也日渐扩大。湟中地区逐渐兴起小型手工作坊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公司,其代表有“青海省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乔应菊个人工作室”和“徐耀春个人工作室”,艺人们在工作室中进行堆绣的创作,同时招收来自各地的学员们,在销售堆绣工艺品的同时也培养了堆绣艺人。“青海全熙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是湟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传承制作公司,公司有专门的堆绣老师教授员工技艺,大批量培养堆绣艺人和制作堆绣成品。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民间堆绣艺人培训班”等活动,都承担了社会传承的责任。这些新型传承模式,为传承人队伍建设和湟中堆绣工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堆绣艺术的发源地是寺院,因此,最传统的堆绣唐卡无疑是佛教文化的衍生品,它所包含的价值与宗教密不可分。费新碑曾提到 :“自古以来最有震撼力的艺术作品却总是顽强地透露出它们深层里的宗教精神,而缺乏乃至没有这种宗教精神的作品却总是不能给人以灵魂的升华和安详。”[1]藏族堆绣在创作过程中,被寺院艺人们赋予了宗教文化内涵,他们认为佛教中的艺术品如唐卡、堆绣等,都是佛教的集中体现和佛教文化的象征。传统的堆绣唐卡将复杂难懂的佛教文化和寓意以具体化、形象化、图案化和符号化等方式直观立体地展现出来,从而对人起到教化和净化心灵的作用。湟中堆绣发展至民间以来,就民族因素来讲,融会了藏、汉、蒙、回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就宗教因素而言,堆绣中包含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不同的宗教文化。发展至民间的堆绣,其题材和内容得到拓展和丰富,除了传统佛教内容,也涉及自然、历史、人文、神话等多方面内容,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比如,表现人物题材的堆绣,是对其贡献的记录和赞美,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反映不同地区民俗活动内容的堆绣,是对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记载和传播,有利于社会文化的研究。湟中堆绣在几百年的传承历程中,以文化包容的心态,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载体和传播媒介。

(三)生产材料的更替

传统手工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变化,逐渐发展和创造出很多新的工具、机械和科学的加工方法。湟中堆绣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以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接纳和运用当代的科学技术。在工具的使用上,在保留其自身传统特点的同时,也在随机应变。例如,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寺院中有来自社会的供养和布施,经济和物质条件相对良好,制作的藏族堆绣所用的上色染料都是天然矿物质的。由于这类矿物质染料价格昂贵,珍贵稀有不易得到,寻常人没有条件和途径获得,因此,民间的堆绣艺人就用国画染料替代,效果和矿物染料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方便购买,价格适中。用于加固堆绣图案的烫铲,用炭火加入温度难以掌控,艺人们就用电熨斗来代替。黏贴丝绸用的糨糊也改成了乳白胶。随着工具和替代品的逐渐衍生,堆绣制作不再拘泥于传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工具的改进是对科学的吸收,也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适应。

二、当代湟中堆绣工艺变迁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被迅速改变和替代,机器生产已经成为人们生产活动中的首要方式。由于现代化进程加快,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审美要求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在今天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几乎任何想法都有可能快速实现。高科技网络时代,机械化大生产时代,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同步。人类对转换生活形态、塑造新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强烈。以湟中堆绣为代表的纯手工生产为主的传统手工艺,在机器生产时代,原有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及产品应用必然在发展迅速的社会中受到新的思想、知识、技术等的冲击,因而其自身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也无法避免会出现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盲目开发和强行适应现代化而丢失传统特色和原有文化价值的危险。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当今科技发展迅速、机械化大生产的时代,面对大量的机械制品,人们的心理要求开始有了不同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促使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厌倦都市的快节奏,寻求内心的安宁与享受。这促使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独立个性的,多样的、传统的、地方的美。因此,传统手工艺的纯手工性,独特的地域性以及所包含的宗教性,都将弥补机械生产千篇一律的不足。它所蕴含着的创作意境、情感体验、人文光辉以及回归自然的传统质朴、独特多样和无法复制的创作活力,是现代社会机械化生产无法替代的优势。这也使我们在当今时代看到了关于它延续和发展的更多希望与机遇。因此,在当代社会,堆绣工艺要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土壤,成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现代工艺。

三、关于当代湟中堆绣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打破束缚,勇于创新

在当今机械化生产时代,像堆绣这种纯手工制作工艺无疑面临着市场竞争和创新求变的问题。濮安国在《论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的发展》一文中指出 :“任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或风格独特的传统手工艺,都必须形成为新时代现实生活的具体产品,去适应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2]由于堆绣是佛教艺术产物,受到宗教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加之民族地区思想较为传统,人们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此,首先应大胆尝试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再设计”。通过创新“再设计”,在创作理念、时代审美、功能和技术材料、工艺创新上与时代同步。湟中堆绣艺人可以联合专业设计人才进行共同创造,由传统堆绣艺人把关,融入当代年轻人的时代审美观、市场经营理念和品牌意识,共同延展出既体现传统文化、人文情怀又不失时代特色的现代堆绣工艺。[3]其次,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湟中堆绣工艺的创新不能单单依靠艺人本身,而是要有系统的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团队应该由管理者、学者、堆绣艺人、创意人员以及市场运作人员等共同构成。团队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完成好组织策划、技术支持、创意提供、市场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全方面实现堆绣工艺的科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湟中堆绣工艺的地域特色

要想在众多传统手工艺中占据较强的竞争优势,首先应该注重保护湟中堆绣工艺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以此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湟中地区的文化资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求取得利益最大化和长远化。在开发前,对湟中地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规律和地域文化的形成基础进行系统调查。[4]挖掘堆绣工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在保持传统核心文化的前提下探索出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政府、企业及个人要共同承担保护地域特色的责任,将湟中堆绣打造成为湟中地区的文化名片,避免过度开发以及因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而造成堆绣传统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丢失。其次,要增强当地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传统手工艺是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精神文明载体,它所包含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精神文化内涵是当地民众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因此,当地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宣传介绍堆绣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经济等价值;另外,可以通过比赛、学术讲座、传统手工艺交流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方式来增加堆绣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加深当地民众对于堆绣工艺的了解,提高自觉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意识,使全民参与到保护传统文化、发展堆绣工艺的活动中。

(三)利用数字媒体的优势,创新传播营销模式

当今时代,数字媒体已然成为文化传播的首要途径。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优势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递文化的重要手段。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过程中,更离不开数字媒体的助力。堆绣工艺可以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在微博、微信以及其他的自媒体移动客户端上播放和展示。建立微信群,将喜爱湟中堆绣的人们集中在一起,讨论堆绣技艺,收集关于堆绣工艺发展的更多想法。建立微信公众号,分享堆绣的创作理念,作品样式以及相关的堆绣文章,增强互动性。通过电视媒体报道,传承人口述采访等方式传播有关堆绣的文化、传承环境和现状,增加堆绣的知名度,吸引受众。堆绣产品也可以通过微商、网店等进行销售,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快速反馈能力。以网络问卷的形式来代替传统的纸质问卷形式,根据不同地区、年龄段、性别的受众,来汇集大众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喜好共性,分析他们的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堆绣作品的开发策略;增设网上售后服务,定期回访,分析用户的关注点,从而明确改进方向,不断创新和完善堆绣工艺的文创产品[5]。

猜你喜欢
手工艺工艺传统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嘎玛:扎曲河畔的手工艺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