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平遥推光漆器传承人梁中秀的调查研究

2019-12-28 03:09任贤宏
文化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漆漆器

任贤宏

平遥推光漆器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时期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平遥推光漆器以独有的“推光”特色享誉世界,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了解平遥推光漆器这门技术,笔者采访了平遥推光漆器传承人梁中秀,了解了平遥推光漆器最基本的制作过程、分类,知道了传承人背后的辛酸苦辣。另外,笔者也想借此让大家认识一下平遥推光漆器传承人梁中秀,也呼吁大家保护和学习这门传统工艺。

一、梁中秀的学艺过程

(一)生活经历

梁中秀现年61岁,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城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6人,全靠父亲一人参加农业集体劳动维持生计,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天生聪明的梁中秀从小就感受到家庭窘迫所带来的苦难,所以上学时读书特别用功,在众多的科目中他比较喜爱美术课。可是不久“文革”爆发,他与同时代的人一样荒废了学业。回家种地、放羊,休息的时候他就坐在田间地头用树枝在地上画两笔,时间长了,潜藏在骨子里的那种绘画细胞被激活了,他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舅舅看见他对画画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让他以后有个好出路,1972年,舅舅把他介绍到平遥推光漆器厂当学徒,拜薛生金大师为师,从此走上了创作学艺的道路,与推光漆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后来的回忆中,谈到舅舅是他这辈子重要的指路人,没有舅舅的慧眼识人,他也不可能入这行,而薛生金是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引路人,没有师父的指点和栽培,他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二)学艺经历

梁中秀进入厂里特别用心,加上有良好的画画功底、刻苦钻研的品质,很快取得了在漆艺技术上的进步。1973年,工作刚满一年的他,由于他人品好,技术长进快,平遥推光漆器厂领导破例推荐他到北京金漆镶嵌厂学习雕刻。1976年,梁中秀完成学业。当时平遥推光漆器厂管理混乱,效益低下,所以他有了离开工厂的想法。师父看出了他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 :“你是学习推光漆器的料,师父不会看错你的,你要坚持下去。”在师父的鼓励下,梁中秀终于选择留下来,这是他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1980年和1987年,梁中秀分别去四川美术学院、广州艺术学院进修,这两次进修,他开阔了眼界,与全国各地优秀的艺术家交流学习,把最新的、先进的漆艺技术带到了平遥推光漆器厂,为平遥推光漆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一期间他创作的漆画屏风《巍巍太岳山》后来被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山西厅,这是对他艺术的极大肯定,这也是为了鼓励他能够创作更好的艺术作品。2004年,平遥经济飞速发展,沥金、沥银等技术的涌入,传统工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年,平遥推光漆器厂这一县级国有企业在城市经济改革中宣布破产。放弃本行干什么?不放弃本行又该干什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他下定了决心,认为自己应该用双手拯救这门将要失传的传统手艺。他和几个师兄一起创立了平遥推光漆器设计室,他购买机器,聘用人才,选择厂址,梁中秀将在外面学习的知识与传统平遥漆艺相结合,经过反复实验与揣摩,终于创造了更趋完美的艺术品。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的漆画《山西风光》在2007年1月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性收藏。正是凭着对艺术的热爱,一丝不苟地钻研,梁中秀接连获得“世界漆文化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等一系列称号。

二、梁中秀推光漆器的制作工艺

(一)制作材料

1.天然大漆

天然大漆,又叫国漆,来自于自然漆树的一种分泌物,主要产区在我国的四川、陕西、云南等省。梁中秀大师说天然大漆具有防腐蚀、耐用等优点,且对于漆器来讲,天然漆是最好的选择。平遥推光漆器中的“漆”就是指天然大漆,离开了它,就不具有漆器的特性。

2.三金三彩

“三金三彩”是平遥推光漆器的一种装饰工艺。现代平遥艺人在原先的堆古罩漆和描金彩绘上又发明了一种现代派手法。“三金三彩”中,“三金”指赤金、黄金、银,这“三金”在生活中很珍贵,为了方便使用,它们分别制成了三种金属箔,即94金箔、74金箔、银箔;“三彩”是三种原色[1]。“三金三彩”就是三种金属箔按顺序使用,再用三种原色彩绘。

优点:延续并兼容PTN技术,依托以太网产业链低成本优 势。基于以太网的FlexE轻量级增强,简单易实现。

3.漆栓

在古代,平遥推光漆器上漆叫作“髹漆”。髹,在古代就是上漆[2]。上漆需使用一种特制的东西,即漆栓。漆栓分很多种,高档漆栓是用人的头发制成的。在现代一般漆栓是用牛的尾巴制成的。制作漆栓时需要将头发或者牛的尾巴理顺,上面刷上桐油,用木板和绳子紧紧困住。使用漆栓时,要开栓(用刀切开木板一端)。在今天已经有固定的漆栓生产基地,推光漆器艺术家会根据自己作品挑选不同大小、质量的漆栓。

4.扁笔、尖子、小狼毫

平遥推光漆器上的图像是艺术家用笔绘上去的,艺术家使用的笔主要就是扁笔、尖子、小狼毫这三种。图像一般都是由点、线、面形成的,图像上的面用扁笔去画,线用小狼毫去勾画,点则用尖子去描。这三种笔分工不同,根据图像不同选择使用。

(二)制作工序

第一,木胎,平遥推光漆器的基础是木胎的选择,木胎一般是用油松、樟子松等木材制成的。在做木胎之前要进行胎形设计,根据作品大小选择木胎的长宽。

第二,灰胎,又叫作“披麻挂灰”,将做好的木胎放在灰胎车间,要用猪互灰、生漆、黄土胶灰三种浆刷在缠在木胎上的白麻上,要刷的白麻光滑为止,这道工序决定了漆器的平整度和牢固度,对漆器的品质至关重要。

第三,漆工,也就是髹漆,是推光漆器最关键的工序。在灰胎上用漆栓每刷一漆,都要用手砂纸擦拭,每件灰胎要至少上7到10次漆,再打磨,直到出现光滑为止,再用漆栓刷上油打磨,最后将细砖灰和麻油涂在漆器上,用手掌打磨,直到出现面光如镜的效果,平遥推光漆器的“推光”便是这样来的[3]。天然大漆要在潮湿的环境下才能凝固,所以,平遥推光漆器的漆也必须在潮湿的环境下完成。因此,每当漆工完成之后,必须向漆器上抛水,保持漆器的湿度,这样漆器上的漆才干得更快些。现代科技发达,有了专门制造潮湿的机器将漆器放在机器里无需人照看,很方便。

第四,画工,需要相当高的画画技巧,根据设计者的要求,画工运用画笔进行绘画,做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第五,装饰,这是平遥推光漆器的最后一道工序,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增加漆器的厚重感和时代感,运用“三金三彩”、堆古罩漆、描金彩绘等工艺,将贝壳、珠、牙等各种装饰品嵌在漆器上,可以增加漆器的价值,让漆器具有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4]。

综上,可以简单归纳平遥推光漆器的制作过程 :木胎—灰胎—漆工—画工—装饰。其中,漆工、画工之间相互交替,工序反复。

(三)制作经验

梁中秀说,描金彩绘是最关键的艺术环节,而描金彩绘最关键的就是描金,如果不描金就显示不出推光漆器的“雅”。原有的传统漆器色彩是很单调的,所以必须勾金。梁中秀讲到,他在四川美院进修时,有一位老师的金鱼漆画得很逼真,老师先用天然大漆的透明漆把整幅作品罩一次,整体就有了朦胧的效果,再用摩擦绘画的方法把头部需要凸显的地方打磨得很光亮,而尾巴部分就显得朦胧,这样就产生了虚实相间的艺术效果,最后再用金箔把原来轮廓勾画出来,栩栩如生的金鱼就展现在众人面前。

创作推光漆器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随着审美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漆器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漆器作品中可以加入文化元素,如中国春节、外国圣诞节等,赋予每一副作品新的韵味,使其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漆器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需要带着灵感去创造,而不能照搬照抄。梁中秀在四川美院进修时,经常出去写生。有一次,他正往绘画上上漆的时候,他的老师走过来边看边表扬,说他画得真不错,笔线勾画准确,很逼真,但却又语重心长地说道 :“中秀,漆器绘画和机械写生是两码事,机械写生是纯粹的模仿,而漆器绘画必须画出人物的感情色彩,需要大量感情的投入,需要用思维,大胆地想象与联想,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梁中秀始终铭记老师的话,也时常提醒他的徒弟,搞艺术就是用心去进行艺术创作。

三、梁中秀的推光漆器工艺品

(一)分类

根据梁中秀的介绍,平遥推光漆器大致分为实用、观赏两类。

1.实用类

实用类的漆器主要有鞋柜、书桌、酒桌、床头柜等比较现代的家具样式,实用类的题材主要以山水花草为题,其中以牡丹、梅花、荷花为主,采用堆古罩漆,描金彩绘绘制。

2.观赏类

观赏类的漆器比较多,有漆盒和屏类两大类。在漆盒中,首饰类的销售最好,盒的样式、款式比较齐全丰富,深得女性的喜爱,也是女性结婚嫁妆的抢手货。漆盒的样式主要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大小尺寸不一。漆盒上的图案主要以山水、人物、动物、花草等吉祥图案为主,其中人物题材主要有神话人物、民间人物、卡通人物等。在山水画中,黄河壶口、恒山、娘子关等是常见的题材。吉祥图案中有百子图、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这类题材的漆器主要用于结婚、生子、祝寿等喜庆的日子,代表和和美美、健康长寿、幸福安康的祝愿。

屏类按照其摆放位置有抛屏、挂屏、桌屏三类。地屏就是置于地上,挂在墙壁上的便是挂屏,桌屏放置在书桌上。这些屏类在古代用来挡风、隔离,但在现代已失去了实用价值,一般家里最常见的便是桌屏,而像地屏、挂屏这些体积比较大的屏类只能用于收藏。

(二)作品

梁中秀在2012年创作的《黄河壶口》,是为庆祝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制作的。这幅作品长5.4米,高2.2米,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梁中秀说这幅作品取材壶口,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气势,还有地方特色。如何能在推光漆器上表现黄河壶口的气势,成为这个作品最大的障碍。于是,梁中秀询问他的师父,听取来自各个漆器行业艺术家的建议,最终他还是坚持采用传统平遥推光漆器的技法用手掌打磨漆器,打磨出的漆器表面有纹路,更具有质地感。制作《黄河壶口》这幅作品,梁中秀要将事先设计好的底稿拿出,当灰胎完成之后,要在灰胎上绘画,这需要有深厚的画画基础支撑。画面的远近、高低、明暗需经过颜料调和搭配。作品中运用虚实、夸张的手法,按照比例协调完成,还有就是通过线条的刚柔、疏密关系来体现壶口的气势。梁中秀讲到,绘画就和做人一样,刚柔并济,生活中太虚了就会被人讨厌,太实了就会被人欺负,做艺术同样如此。

四、梁中秀对漆器发展的担忧

(一)原料方面

平遥推光漆器的核心便是“漆”。平遥推光漆器使用的漆主要是天然大漆,可是天然大漆取材不便,受到季节的影响,一年只有春、夏两季,产量非常少。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能够取代天然大漆的化学漆,这种化学漆价格便宜,取材方便,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广大的漆器爱好者使用化学漆给漆器上漆。更重要的是,化学漆对漆器的材质、环境、空气湿度等要求低,且化学漆凝固较快,而天然大漆对这些要求高。生产者为了满足产量的需求,急功近利,大肆采用化学漆,制作出来的效果很一般。

天然大漆素有“涂料之王”的称号,天然大漆的优点不言而喻,而推光漆器最核心的就是材质美感,用天然大漆生产出来的推光漆器肯定是上等作品。相反,化学漆漆则不能突显漆器的质感,无法给人展现漆器表面光润、质地感强的美。

(二)传承方面

首先,天然大漆,一般人接触到它会有过敏反应,几次接触后,人体便会产生对大漆的抗体,并不会危及生命。但人们缺乏对这方面的认识,于是产生了偏见,这导致部分人对学习推光漆器避而远之。

其次,市场因素。平遥推光漆器是平遥的三大宝之一,享誉全国。平遥古城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平遥人依赖三大宝发家致富,但不少投机取巧的人为了赚取更多利润,抛弃了以前推光漆器制作工艺的严谨性,过度使用化学漆,加快了推光漆器的生产进度,但画工、漆工方面显得粗糙。

最后,梁中秀谈到了推光漆器的推广问题。他和师父薛生金多次向有关部门提议,能够在学校设置这门技术的有关课程,专门培养有关漆器人才,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只有平遥现代工程学校设有推光漆器这门课程,但学生也只能接触到浅层的知识。

目前,他的徒弟在平遥推光漆器的行业中已有点名气,但梁中秀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传承平遥推光漆器的传统技艺。

猜你喜欢
大漆漆器
重庆师范大学作品欣赏
李凤作品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蒲美合作品选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漆器收藏三问
百里千刀一斤漆 薪火相承守匠心
平遥推光漆器色彩文化的分析
长沙风篷岭M1出土漆器检测研究
如何辨别新老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