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019-12-28 03:09刘浩渤
文化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东坡苏轼思想

刘浩渤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东坡文化是指主要围绕苏轼产生的文化现象,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东坡文化能够担负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化青年的重任。将东坡文化分别与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注]在我国,高校本科生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四门思政课。(正文以下简称《基础》《纲要》《概论》《原理》);而高职高专学生则必修《基础》和《概论》这两门课程。相关知识点进行融合,能够实现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东坡文化融入《基础》课教学

(一)苏轼持节守操、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进京赶考,兄弟同榜高中,名震京师。入仕后,苏轼卷入党争,遭人诬陷,“乌台诗案”蒙冤入狱,昭雪之后被贬黄州,躬耕“东坡”以添家用。六年后,旧党上台,苏轼奉诏回到汴梁,升职数阶。再之后哲宗亲政,新党得势,又将他贬至南荒。此间,幼子夭亡、爱妾过世、花甲之年、生活窘困。直到65岁,他遇赦北归,却逝于途中。之后,谥“文忠”,赠太师[1]。

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但他“爱国爱民、勤勉行政”的事功和大量的作品又表现出其持节守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跃然纸上,这就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学习的正确人生观。

(二)苏门的道德理想教育启蒙

《宋史·苏轼传》记载 :一次,苏轼在读《范滂传》,范滂是汉朝一名清廉的官员,被奸党抓走时,他的母亲大义凛然地为他送行,并说“每个人都不可能将富贵长生和千古流芳兼得。你为了理想舍弃了自己的性命,母亲支持你”。年幼的苏轼被深深感动,他问母亲 :“将来我长大了,做出了与范滂一样舍身就义的选择,母亲会答应吗?”苏母肃然答道 :“既然你都能以范滂为榜样,难道我就不能有与范滂母亲同样的态度?”[2]可见,苏母很重视对苏轼的道德理想启蒙教育,这件事影响了苏轼一生。例如,某日,苏家的丫鬟在宅院荒地下发现了一个瓮,大家猜测瓮中可能藏有金银珠宝,而苏母却命人将瓮放回去,重新掩埋遮盖起来,并约束大家,那东西不属于苏家,是前人埋下的,谁也不准挖取。这件事给了苏轼人生道德观重要的启迪[3]。通过苏轼的成长,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注重家规、家训、家风,弘扬并践行家庭美德,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三)苏轼利民法律思想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4]道出了苏轼对法律的重视,他的法治思想包括立法、刑法等方面的内容。在刑法方面,他提出德先刑后的主张和“礼刑相为表里”的思想,提倡“德”与“法”并用,反对滥用刑罚管制国家。他告诉神宗,并非一定要采用严刑峻法才能将国家治理好,但也不能否定刑罚的作用。在《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中,苏轼便主张对趁灾害作乱的盗贼依法严惩。他说,这些盗贼危害巨大,已不仅仅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苏轼的这些观点同当今刑法中的罪行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原则基本一致,对依法治国具有借鉴意义。

苏轼法治思想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利民立场,认为立法不是为了限制人民,而是为了解决人民的难题,因此,他不坚持某一固定理念,只要对民众有利,他就赞同;只要对民众有害,他就反对。苏轼任职杭州时,有个叫吴味道的南剑州学子赴汴京省试,他随身携带了一些货物作为盘缠,假托苏轼之名以避开缴税,但却恰好被苏轼手下人发觉并拿住。苏轼深知读书人赶考不易,不仅没有治吴味道的罪,反而为他写信通关,使他能够顺利到达开封赶考[5]。苏轼任职徐州时,亲睹了狱中囚犯生病无人照料的惨状,他对此深为怜悯。苏轼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立法做起。他提出的新方案是派医师治疗病囚,而狱官不承担责任,这种方法的推行有效改善了病囚的状况[6]。

苏轼的利民法律思想与当代我国法律运行原则基本一致,其中的理念及事迹对培养学生法治思维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在授课过程中,可通过苏轼的法律思想及实践案例,生动地向学生讲解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等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格局等理论知识。此外,苏轼的爱国主义情怀、价值观、仁爱诚信、修身养性的人文精神对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二、东坡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

(一)苏轼的批判创造精神

在北宋的变法浪潮中,苏轼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直指当权派改革过程的弊端。他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所不同,苏轼提出“富民论”思想,强调政府要让利于民,不能与民争利,改革应该是渐进性的,要顺应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将党的建设和精神融入其中。在我党创立早期,缔造者们不怕困难、不畏牺牲,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凝结出了党的红船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曾阐释“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

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纲要》课的主线之一,也是回答本门课程核心问题“人民和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论据,共产党奋斗历程所体现的精神与苏轼的批判创造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且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

(二)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苏轼一生,心系百姓,胸怀国家,他反对过度征伐。任职杭州时,苏轼大力推行改革、鼓励创新、发展生产、清理河道、兴修水利,改变了水旱频发的状态。苏轼还重视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增加了百姓收入,促进了杭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苏轼被贬定州时,推动军队改革,整顿军备,改善士兵生活居住条件,军备废弛状况有所好转,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苏轼贬谪儋州时的大部分诗词作品描写的是当地民风及经济生活状况。这期间,他身体力行促进民族团结,“咨尔汉黎,均是一民。鄙夷不训,夫岂其真”[7]。黎族和汉族“均是一民”,充分体现了苏轼民族平等的思想。虽然民族文化习俗有差异,但他反对制造民族矛盾,不应对黎族百姓进行残酷的掠夺。苏轼引导儋州移风易俗、重视农业、改进工具,在南荒之地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开设学堂,教化贤才,儋州文化日兴。

可将东坡文化的上述事功融入《纲要》课中,结合第四、五、七章和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进行武装斗争,开展根据地建设,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诞生后,在国家建设中,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继承传统文化过程中,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要讲清讲透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和历史创造者的地位。

(三)勤勉躬耕、艰苦奋斗的实践思想

苏轼贬谪黄州四年余,共创作诗词七百多首,几多传世经典。被贬儋州三年余,苏轼共创百多首作品。这些都可以佐证苏轼在生活和仕途双重受挫的困境中,还不断坚持创作的超然达观。这期间,苏轼不仅勤勉躬耕,还很有生活情趣,文娱生活丰富多彩,生活琐事也处理得井井有条。诸如对理财用度、种花养鱼、酿酒烹饪、养生保健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哪怕是到了现代,苏轼当年发明的东坡饼、东坡羹、东坡肉等点心菜肴都还很受欢迎,这就足以说明苏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食家。这种艰难处境下的乐观精神,值得弘扬。

三、东坡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

(一)改革创新、自我完善

苏轼一生的政治理想、行政实绩、个人创作等,都表现出了其不断变革、敢于创新,并实现自我突破和完善的奋斗精神,可将这些事迹贯穿在《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例如,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也是一次改革创新、自我突破的历程。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巨大飞跃。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指导着我国各项建设,凝练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以东坡故事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

东坡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东坡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课,用好、用活这些文化资源,可以推进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概论》课第十章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可将东坡文化作为切入点,讲好东坡故事,诵读东坡经典,用东坡文化滋养大学生的头脑,使其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三)以人为本、勤政爱民,保障改善民生

苏轼一生,心系国家,胸怀天下,关心百姓生活。开办慈善医馆、提供免费医疗,拯救溺婴、弃婴,兴修水利、疏浚河道,减轻赋税、兴办教育、发展生产、安定民心。苏轼的安国兴邦思想在教学中可以融入到《概论》第七、九章、第十章第一、三节、第一十章第一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在党的带领下,创造幸福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弘扬东坡文化,充分发挥大学生优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问题意识,立足地方、整合资源,在新形势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国人民。

(四)弘扬东坡清廉文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苏轼一生清廉,不仅与良好的家风有关,更是自我督促约束的结果。苏轼认为“节用以廉政”是保持上下清正廉洁的良药,是廉政之本。另外,他还强调廉政制度建设,建立督查监管体系。他为此提出“课百官”的七条建议 :“厉法禁”,执法要严,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改变“刑不上大夫”的陈规,让社会治理更加公正、公平;“抑侥幸”,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决壅蔽”,提倡勤政、务实,倡导行政执法公平、公正;“专任使”,完善用人制度;“无责难”,完善人才选拔标准,并防止用人过程中徇私枉法;“无沮善”,对于有才能者,调动其积极性,对于犯错误的官员,要给予改过的机会。[8]

当前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大力弘扬东坡清廉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可将东坡清廉文化融入第十一章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以及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两部分。从家风建设、家庭教育入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仅要培育良好的家风文化,还要加强党员自身的道德、思想、纪律教育,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四、东坡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

(一)朴素唯物论

苏轼对儒家天人感应论观点是持不同看法的,他主要以“天人不相干”的论据来反驳这种唯心主义说。《夜行观星》[9]是苏轼20多岁时写的一首五言诗。他认为,天上的星象自有变化道理,这与世间人事没有什么关系,是人们强行为这些星星取名字,像“箕”“斗”这样的东西不过是寻常家用器具,天上怎么会有这些东西?如果能靠近这些星星看看,那么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不过,我们与这些星星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茫然无知只能长叹。实际上,苏轼已经领悟到,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规律性,人们应当尊重这种规律性。毋庸讳言,苏轼这里直接用道家自然观中的朴素唯物论来反对儒家的名教学说,因此,在讲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时,可以引用苏轼的这首诗。

(二)运动观

苏轼认为,动而不息才是永恒的,正是在这种永不停息的运动中,事物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苏轼在青年时应试写下的《策略一》中说道 :天道刚健不屈是因为其动而不息。也只有真正的动而不息,才使得看似杂然的万事万物各得其位而不乱……[10]天地万物的根本属性就是运动,而且物质世界的运动是具有绝对性的。

(三)事物的普遍联系

在观赏惠崇《春江晚景》这幅画时,苏轼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在诗里,苏轼已经洞察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诗中的这些事物呈现出来时,仿佛都是孤立的个体,但这些孤立的个体之间却存在着联系。春天是否到来,江水是否回暖,鸭子是最先知道的。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然后再用整体和开放的观念从动态中加以考察。

五、结语

继承和弘扬东坡文化,深入挖掘东坡文化潜在价值,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将东坡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目标。

猜你喜欢
东坡苏轼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苏轼吟诗赴宴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