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跨语义变异分析

2019-12-28 03:09
文化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词义变异语义

张 健

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开启了一类新的语言表现方式,即网络语言。它是集合多种文化元素的新式社会方言[1]。

网络语言可分为广义网络语言与狭义网络语言[2]。广义网络语言可广泛地称作网络时代背景下与网络存在关联的社交语言,狭义网络语言指的是人们在虚拟网络空间中使用各类符号构成的社交语言[3]。本文主要针对狭义的网络语言展开研究。

一、网络语言跨语义变异原因

(一)网络独具特色的语言环境

网络是虚拟的空间,因网络语言存在特别的使用群体、传播方式及传播渠道,其形式则会产生多种变化,主要在语音、语言词汇、句式语法及书写方式等方面产生变异,发生变化后的语言表达形式为大众所认同及肯定后,变成现代汉语中语言变异的一部分。

网络文化及网络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网络语言,大众在此虚拟世界中突破陈规,彰显个性,展现多元文化,夺取特别话语权,构建新式规则,虚拟世界让大众脱离传统语言表达方式的桎梏,从而构成了一类新型的社交人际联系网。

(二)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传播社会文化的介质是语言,它是伴随文化发展而不断进化的。基于这种现象,可以认为语言变异是因社会变化而产生的。

受到全世界网络化的影响,网络语言出现的变异现象是社会一类常见的语言表达形态。经过语言模因的克隆及传播,语言发生变化,形成了网络语言这一变异形式。

新鲜事物不断出现,大众的观念会与新出现的事物同步更新,同时形成与其对应的心理及表达需求,此时凭借目前已存有的语言不能完全表达其真实感受,因而便出现语言变异情况。

(三)网络全球化及传媒引领

现今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网络得到普及,全球网络用户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目前,独具特色的网络词汇得到愈来愈多人的认可、采纳及模仿,尤其是在网络上讨论社会关注程度高的新闻报道或是新闻事件时,网络语言大范围传播,加速了网络语言变异。全球网络信息化及传媒的影响成为网络语言变异的重要原因,同时促进了网络语言表达形式的快速变异。

二、网络语言中词汇的跨语义分析

(一)网络语言变异的分类

网络语言可看作一类符号体系,它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变化的符号语言,具体包含语音、语言词汇及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变化。

1.语音变异

(1)汉字同音、相近音及谐音的变异。同音、相近音及谐音等变化是语音变异的主要方式。它是指汉字在同音或者近音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谐音变异情况。运用拼音输入法进行社交时基本采用谐音替换汉字本身,如“酱紫”(这样子),“肿么了”(怎么了),等等。

(2)语码混合谐音。采用多种多样的数字符号,通过简单字母及数字等替换汉语中原本的汉字,如“520”(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等等。

2.词汇变异

(1)派生法。派生指的就是派生构词法,是以旧词为基础派生成为新词的一种方法。新生词汇及新词意义与原词必然存在某种关联,表现形式上一般是“词根+后缀”,如“吃饭+ing”(正在吃饭),“回家+ed”(已经回家了)等。

(2)旧词新解。旧词新解可理解为对原词进行新词义的解释。例如 :“冒泡”(在论坛中偶尔发表言论),“潜水”(网络社交平台中观看不参与聊天的作为)。

3.语法变异

(1)词性的变异。网络语言中存在名词和形容词作为动词使用、名词作为形容词使用的变异情况。例如 :“你被水了”,水本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这样也太雷人了”,雷用作形容词等。

(2)句式的变异。网络语言变异中的句式变异通常是一类非常规的句式表现形式,其目的主要是达到特定的语言效果,如“……先”,“我下班先”或者“我吃饭先”等。

(二)网络语言词汇跨语义变异

人们使用的语言总是在不断变化,主要体现在语音、语法及语言词汇等方面。本文重点就网络语言词汇研究跨语义变异现象。

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平台用语言描述生活状态,此外也可扩展目前已存有语言词汇的范围对词语进行创造,还可制造某些和原始词汇词义差别非常大的词汇或者词义完全不相同的词汇,即为对网络语言词汇跨语义变异的描绘,可称作原型语义范围框架内词族领域内成员语义范围的更改及变化。例如,“XX帝”即为“某帝”。“XX帝”从盛行到如今,使用度依然不减,主要缘由是该词鲜活且描述准确,使用范围较为广泛,不但在网络中出现频率高,甚至在传统媒体中也是高频词汇。基于原型范围对语言进行跨语义分析时,语言的词义已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帝”的初始含义为“天下的开创者或者主宰者”。而今,网络中将该字与不同的字进行结合,相同属性下却发生了大幅度改变,词义范围也得到扩展。“XX帝”组合后可解释为在某个领域范围内成绩最优秀的人。如,“喜剧帝”,即在该领域范围内得到过至高荣耀的人员或是团队。以“帝”词义转变过程为例,即在原型理论中,词族中的成员在多个侧重点上谋求词义的扩展,令其生成的词族在词族群中的下位范围向纵方向和近似意义方向延伸。再如“XX奴”的结合,其表示词汇的众多含义都以原型词义项、原型词汇属性和原词意义为基础演化生成,它是基于范畴层次概念进而使词汇演化出新词义的过程。“奴”的原始词义为“封建社会中长期受到剥削和压迫,失去人身自由等多项权利的人”,从现代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看,“奴”字的应用情况是与不同字进行结合,相同属性下获得了很多新词义。例如,“车奴”可形象地描述出每月的大部分收入用来还车贷款的人。

三、结语

网络语言词汇变异的重要原因是受到网络独特环境、社会文化、网络全球化和传媒等因素的影响,词汇变异产生新词是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且网络语言的跨语义变异丰富了语言文化现象,值得持续研究与讨论。

猜你喜欢
词义变异语义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变异危机
变异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语言与语义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变异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