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纪的黄梅戏生态

2019-12-30 06:05
黄梅戏艺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黄梅戏原生态戏曲

□ 杨 丹

引 言

经过数代黄梅戏艺人的努力,黄梅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由地方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高科技产品和新媒介日新月异,各种文化娱乐形式层出不穷,使黄梅戏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出现了新经典剧目匮乏、从业人才断层、市场需求萎缩等现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黄梅戏跨越世纪发展的过程中,新的社会环境和多元化的生态形式,带给了黄梅戏新的发展机遇。

1.黄梅戏的原生态形式

戏曲的原生态形式指的是传统戏曲原有生态特质的存在形式。黄梅戏原生态形式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乡土性”和“地方性”,它以生动、活泼的民歌小调来表现鲜明的地方特色、浓厚的生活气息,兼顾娱乐性和效益性。

1.1 从前戏台到戏台

黄梅戏,在采茶山歌、民歌小调的基础上,结合民间歌舞和说唱文学的形式逐渐形成。虽然,安庆丰富的文化底蕴为黄梅戏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过,由于当时政治、经济等原因,黄梅戏班社人员不固定,被称为“草台班子”。

1.2 从古代乡间到新时代农村

二百多年前的皖江乡间是黄梅戏艺术的发源地,新时代的农村拥有着黄梅戏艺术肥沃的土壤和巨大的市场。2008年3名安徽大学的学生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对安庆地区7个民间班社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关于请戏事由,调查结果有11个,如:龙灯戏、太平戏、庙会、修祠堂、老人做寿、高寿过世、乔迁之喜、逢年过节、婚礼庆典、孩子上大学、商业活动等。在前4种涉及传统节日、民俗和仪式类的活动中,表演的多为世代传承的原生态黄梅戏曲。

这7个民间班社的演出收入如下表:

演出一天的戏价安庆市石牌黄梅戏剧团 400场左右 500元怀宁县金义黄梅戏剧社 300-400场 500元潜山县银珠山黄梅戏剧团 550场次 600元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风英剧社 550场 500-600元潜山县王河镇社区黄梅戏剧社 280场 400-600元安庆市大观区山口黄梅戏剧团 300场 500元班社名 每年演出的场次

按一个戏班年均演出400场、每场收入500元计算,则年收入20万元,再加上好的时候一天近千元的“讨彩”收入,对于农民来说还算不菲。1.[马涛涛; 丁亚琼; 熊隽. 民间黄梅戏班社的运营机制——以安庆地区民间黄梅戏班社为例 [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黄梅戏的次生态形式

戏曲的次生态形式,指戏曲在原生态环境中略微变异或稍加改编的表现方式与存在形式。黄梅戏次生态的形式主要体现为现当代艺术创意理念与属地原生戏剧文化相结合。

2.1 从“草台”走向舞台剧院

随着人口的流动,黄梅戏由农村走向城市。到上世纪30年代黄梅戏在安庆有了固定剧场,城东有“新舞台”,城西有“爱仁戏院”,表演服装、演员数量、舞台道具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这意味着黄梅戏由地方性小型剧种转变为城市舞台大剧。建国后黄梅戏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1951年《戏曲改革指示》出台,号召广大曲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到戏曲改革、改组、剧变的工作中,从而推动中国传统戏曲全方位的发展。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步伐,黄梅戏工作者对许多传统剧目进行了改编、改造和创新,带动了黄梅戏从城市化到戏剧变革的次生发展。《打猪草》、《夫妻观灯》、《女驸马》等民间传统黄梅曲目经过改良后,呈现出次生态的特性,名扬海内外。

2.2 从流浪糊口到自娱自乐

起初背井离乡的民间艺人为了养家糊口,将黄梅戏根据属地文化和语境适当改编;而如今的城乡百姓为了更好的休闲娱乐,也会根据属地特点和喜好进行改编。农村有乐于请戏、唱戏的风俗,城市里也有爱唱、爱听黄梅戏的氛围。城市公园里和广场上的“黄梅角”,是黄梅戏与市民文化对接的重要舞台。“黄梅角”的参与者大多是普通百姓,他们将戏曲表演看作是一种自娱自乐的休闲方式,表演较为随意,以演唱为主,不追求过高的技艺。

黄梅戏的次生态形式基本上是现代乡土社会的产物。它源于生活,又不会比生活高很多,与基层生活密切相关,反映平民百姓的审美趣味。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无论他们是否熟悉,都不会感到特别的疏离和陌生;他们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表演和观看、交流和互动,也许还会伴有即兴创作。

3.黄梅戏的再生态形式

再生态形式是指脱离传统戏曲母体,吸取当代科学文明的养分,迎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表现当代文明特征的新型戏曲生态形式。再生态戏曲以现当代艺术理念和制作手段,加快传统戏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再生态黄梅戏,指尽量保留或者凸显原生态的形式,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声光电)在舞台上再现或改编再现原生态黄梅戏。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黄梅戏与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相结合,迎来了它的又一个高峰。《龙女》、《无事生非》、《遥指杏花村》、《红楼梦》、《徽州女人》、《风尘女画家》、《美人蕉》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使黄梅戏“梅开二度”。例如《美人蕉》采用了独特的闭锁式结构的叙事方式,通过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增添了魔幻色彩,使戏剧的诗化和哲理化形成了完美统一。

黄梅戏是剧场艺术的一种,交流的现场性是其根本特质。在剧场中,演员和观众是其最基本的要素,演出和观看是其最重要的呈现方式。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可以发现再生态黄梅戏和原生态黄梅戏虽然在形式上渐行渐远,但是两者最基本的要素和最重要的呈现方式是一致的。

4.黄梅戏的变异生态形式

戏曲的变异生态形式是指它既保留了一定的该戏曲艺术特征,又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有机融合,或者用科技传媒为表现载体,或者形成了新的艺术品种的存在形式。

黄梅戏从乡间“采茶调”走进安庆市区,用了200年左右的时间;从“黄梅调”走进“省级”黄梅戏剧团,用了约150年;而从此时登上国际舞台“梅开一度”,却只用了10年的时间(1956年-1966年),究其原因,借助新媒介传播的黄梅戏变异生态形式功不可没。

4.1 黄梅戏与电影媒介结合

1920年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电影《天女散花》问世,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片成为中国电影饮誉海外的国粹。1956年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上映,受欢迎程度可谓是盛况空前。有的观众一连观看8次,有些地方一天连映6场还是站票难求。香港有两家影院连续35天放映了280场,观众多达22万人次,打破了所有在港放映的欧美影片的卖座纪录。影片发行到世界多地,赢得了大量观众。数据显示,在上世纪中期黄梅戏电影出现了大约70部,其中港台地区拍摄的有50部左右,大陆地区所拍摄的近20部中包含现代片、故事片、艺术片、纪录片等等类型,从拍摄数量和影响力层面体现了黄梅戏电影的惊人成就。黄梅戏与电影的结合,奠定了上世纪中期黄梅戏“梅开一度”的辉煌时刻。

4.2 黄梅戏与电视媒介结合

在上世纪中后期,戏曲开始与电视媒介相结合,较好的体现了戏曲的娱乐属性,也丰富了国内早期电视节目的类型。黄梅戏电视剧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后来者居上。1972年《渔村凯歌》成为了登上荧幕的第一部黄梅戏电视剧,从此黄梅戏以电视剧的形式,伴随着电视机在国内的普及而走进千家万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出产的戏曲电视剧超过1000部,其中黄梅戏电视剧占150部,摘得地方戏的桂冠。在1985年到2000年的历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戏曲片奖评选中,黄梅戏电视剧作品有14部。除此之外,黄梅戏现场表演还经常得到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直播和录播。黄梅戏与电视的结合,造就了黄梅戏的“梅开二度”。

4.3 黄梅戏与网络媒体结合

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开始逐渐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戏曲以互联网为载体传播,形成了全新的戏曲生态模式。参与者在网络的桥梁作用下,可以观看戏曲和戏曲影视等内容,对人物、情节、唱腔和结局自主设计,实现交流互动。黄梅戏论坛、博客、微博和各种专题网站;大批与黄梅戏相关的官方网站、戏曲专题研究网站、黄梅戏专业院校网站、政府网站戏曲频道、综合类网站戏曲频道等多种网络平台及各种信息十分生动地出现到受众视线中。如安徽黄梅戏网涵盖名家名段、黄梅论坛、伴奏曲谱、新版影视、图片剧照、戏迷分享等等专题,这种“全能型”的平台,搭载了众多便捷功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在普及、传播方面的诸多难题。

黄梅戏的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及变异生态形式并非是完全独立、逐步呈现,他们存在一定的时序关联,也有一定的并行性、兼容性和交叠性。例如在当前安徽农村,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黄梅戏的四种生态形式。又如在后戏台时期,黄梅戏一方面呈现出变异生态特点,另一方面又在创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再生态黄梅戏作品。

5.黄梅戏推广形式的探索

全球日趋一体化、多元化,人们的审美心理也变得更为时尚、丰富和多彩,这给黄梅戏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日渐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为黄梅戏的再生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因此,在黄梅戏推广形式方面的探索势在必行。

5.1 黄梅戏与新科技结合

近年来,AR(增强现实)技术和VR(虚拟现实)技术异军突起,两者的结合将会改变人们的娱乐、生活体验。VR/AR能够打破现有的剧场观赏视角,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沉浸”于舞台之上,身临其境地欣赏演员的表演。观众不但可以完成打赏互动,也可以零距离欣赏舞台背景和道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换室内布局、调整灯光和声音,完成最佳的观剧体验。演出公司根据观众的上线时间、操控数据进行收费,可以及时从量化上找到观众的心理需求。利用VR/AR技术将黄梅戏教育游戏化,可以向青少年普及黄梅戏艺术。

5.2 黄梅戏与旅游经济结合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文化业得到较快发展。地方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广泛结合,使实景演出应运而生。所谓实景演出,是指以真实的山水场景作为演出舞台,将当地文化和民风民俗融入到舞台表演中,这种集艺术文化、商业运作于一体的文化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模式,也是中国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的特殊产物。近年来相关作品较多,如《印象·刘三姐》(桂林阳朔)、《文成公主》(西藏拉萨)、《龙船调》(湖北恩施)、《道解·都江堰》(四川都江堰)等等。

实景黄梅戏演出相比于传统的剧场演出,能够让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传统戏曲的虚拟和程式,身临其境、游山戏水、把酒言欢、多感互动。不仅能满足观众快乐旅游的目的,也能使属地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现文化自信。遗憾的是,现有的黄梅戏实景演出尚未形成规模和品牌。

5.3 打造精品黄梅戏真人秀节目

当前我国真人秀节目频频上线,内容涉及狂舞劲歌、武术搏击、就业相亲、旅游烹饪等等,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观感疲劳;同时,这类节目多是引自国外,故所受依赖和牵制较大。

黄梅戏真人秀节目可以票友擂台选秀、明星跨界竞演秀、导师制组队培养秀、城际间擂台秀等形式,不仅能当纲传播传统戏曲文化的重任,也能丰富“真人秀”节目市场类型,为当下雷同的真人秀市场注入一股有内涵、有正能量之清流,展现文化自信。

总 结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黄梅戏将会继续保持在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及变异生态多元并存、兼容发展的格局内。如何进一步推广黄梅戏,使其在赢得受众、占领市场的同时,又能合理保护传统文化精华、反映新时代特征、展现文化自信,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黄梅戏生态的优化需要政府、院团及戏曲工作者、广大消费者及全社会多方面因素、多主体参与的合力,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漫长的逐步积累积淀、逐步成熟完善的过程。

猜你喜欢
黄梅戏原生态戏曲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戏曲从哪里来
黄梅戏《中国梦》
《广西戏曲》
黄梅戏《祝福》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