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的模式创新

2019-12-30 01:37潘栋辉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高校工会模式创新互联网+

潘栋辉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0-014-02

摘 要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了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以服务高校教职工为己任的高校工会工作者也必须要考虑“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本文将以“互联网+”为背景,分析由此对高校工会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思维转变、工作模式创新,建立新的“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格局,建立完善工会工作服务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工会 模式创新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上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自此成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7月召开的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要下大气力开展网上工作,亮出群团组织的旗帜,发出我们的声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会要积极主动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建立 “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创新工会工作方法、改变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推动高校工会工作的发展。

一、“互联网+工会”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旨向,因此“互联网+”最重要的是实现“+人”,通过“互联网+”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掘人的价值。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体验越来越好,各地积极对互联网进行实践和探索,像“云上政务”“智慧城市”“智慧服务平台”等平台不断推出,这也极大转变了管理机构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

高校工会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高层次、高水平的主体服务者更加有必要进行工作模式的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互联网+ 工会”体系,将“互联网+”与工会工作相结合,进行工作创新,打造网上网下相融合的工会工作新格局。互联网环境和高校工会的服务对象决定了“互联网+ 高校工会”模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模式的创新对于提高工会组织在职工中的吸引力、凝聚力,进而增强工会活力,推动工会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工会”是党对工会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在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的方向、工作原则,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2013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把广大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时习总书记指出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2018年10月29日,习近平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工会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完善联系职工群众的制度机制,深入基层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坚决防止“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工会组织必须主动抓住“互联网+”的时代机遇,建立互联网思维,创新工作方式,利用“互联网+”提升管理和服务。

(二)“互联网+工会”是职工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工会组织因劳动关系而产生,而每个时代职工的需求和表达方式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倾听职工的声音、解决职工的诉求是工会组织的基本任务,用心去跟每位工会成员沟通,深入到职工中去是工会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在这个信息飞速的时代,大部分职工都会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及各类APP来获取信息,并利用这些工具进行交流沟通。工会要改变传统的交流方式、信息获取方式,需要及时改变、创新及发展,利用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更好地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互联网+工会”是工会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每位职工的生活和工作,同样也影响着工会工作的开展,影响工会组织的本身,影响的是工会的工作方式、执行手段和运行机制。在“互联网+”时代不仅传统的工作方式中那些被淘汰的工作方式要立马改变外,那些长期使用的常规工作方式也同样面临着方法上的转变与升级。部分工会管理部门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结构老化,对信息时代技术掌握存在困难,而职工队伍在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这些都倒逼工会组织要改变现状,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水平。

二、“互聯网+”时代高校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各高校工会组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工会工作进行了很多改革和创新,但在尝试过程中和发展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根据本文的调查和研究,“互联网+”对高校工会工作的影响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对“互联网+”的认识不足

目前工会组织基本上能够认识到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依靠大数据的时代,但对于什么是互联网时代,什么是“互联网+”没有明确的概念,很多工会管理者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概念上,认为“互联网+工会”只是在工会工作中增加一些软件工具,用网络化替代原来的人工及纸质。思维决定行为,如果认识不到位,会导致单位的“互联网+工会”工作停滞不前。

(二)服务目标不明确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是一条不变的真理,了解每位职工的需求也就是掌握了主动权,高校在开发各种软件、APP时需做好需求调研工作,搞清楚职工需要的是什么,职工感兴趣的是什么活动。高校的工会组织在组织活动时要以职工能够获得最好的体验为目标,而不是简单的以开展活动次数为目标,网上发布的活动及信息,需要的是职工感兴趣的。开展高校工会工作,必须以职工为中心,这样高校的“互联网+”工作才能更好的推进和快速发展。

(三)高校对“互联网+”建设投入不足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不可或缺,目前在投入方面还是存在很大不足,人员配备不齐,人员培训较少,资金投入过少或对于工会信息化建设没有任何预算,这些问题在基层工会组织中显得更为明显。互联网的价值只有通过用户的使用才能体现出来,一个平台如果没有人去维护,去发布信息,那互联网的建设是不成功的。

(四)信息资源不共享

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很多系统,诸如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系统、财务系统、门户系统,大部分的系统都有很多如教师姓名、工号、职称、年龄等共用字段,但因为端口不统一不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造成很多重复劳动,教师意见较大,如果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节省资金也能够节省很多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工会管理者在“互联网+工会”的建设过程中要积极争取共享资源,改变工会的工作面貌,在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的条件下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创新模式

(一)建立用户思维,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思维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高校的教师民主、法律意识强,知识层次高,是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的占有者、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要求不断提升,很看重自己的发展和成就。面对这个高素养的群体,怎么样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充分发挥高品质、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是高校工会组织应该去考虑的问题。

工会要根据高校职工的这些特点,把教职工的服务体验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管理者从传统的思维方式转变成用户思维,让职工成为“互联网+工会”的忠实用户,让“互联网+工会”的全新模式给工会工作带来新的面貌。

(二)吸纳粉丝、打造平台

高校要向社会工会组织服务平台学习借鉴,向各类社交软件学习。高校工会打造的“互联网+”平台要去了解用户需求,定制出教职工感兴趣的内容,平台依靠的是粉丝而非用户量的提升。像微信的各种功能如果没有人使用,就不能体现出微信的价值,只有用户買账认可你的功能成为你的粉丝了,你的价值才能呈现几何增长。平台要让广大教职工成为平台的粉丝,让他们关注平台,而工会组织要用“海底捞”的精神为职工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能够做到像“海底捞”这样的极致服务,相信没有平台做不好。

(三)打通工会和职工互动通道

在“互联网+”时代,要管理好平台,必须保持开放、共享、整合、互赢的理念,开放的平台、整合的资源才能创造价值。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办公及处理生活日常,工会组织要整合好校内资源,调动职工积极性,除了发布活动的网络报名,还可以开展问卷调查、有奖互动、网络投票、送温暖、送电影票、优秀典型展示等活动,增加员工的参与度,提高员工积极性,让工会与教职工交流的通道能够更加畅通,让工会组织不仅仅是单纯的活动组织者和服务提供者。

四、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智能化、信息化的飞速进步,高校工会组织也在寻求不断的改革,高校工会工作创新的脚步也要跟上时代潮流。本文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工会工作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为更好的服务于广大高校工会群体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防患网络安全问题,在“互联网+”进行改革创新中服务好广大教职工的基础上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J].实验室科学,2015(12).

[2]邹震.不断提高工会维权帮扶能力和水平[J].中国工运,2012(011):4-5.

[3]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工作的总结报告[J].工人日报,2017(3).

[4]薛丁齐.关于创新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探索[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6):1-6.

[5]李素玲.“互联网+工会”与工会干部的素质要求[J].工会理论研究,2016(2):172-175.

[6]李进忠,史张宇.新媒体时代高校工会O2O服务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6):247-248.

猜你喜欢
高校工会模式创新互联网+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