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法人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估与思考

2019-12-30 01:43熊江
时代金融 2019年33期
关键词:法人报表期限

熊江

摘要:压力测试是金融危机后监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银行业监管的基石。当前国内发生的“包商银行接管事件”、“锦州银行重组事件”也深刻表明新常态下我国银行业风险较为严峻。根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开展压力测试的工作部署,本文选取了湖北省内38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对压力测试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对压力测试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最后从监管和银行两个层面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地方法人银行 压力情景 流动性压力测试

一、引言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各国监管当局开始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作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2013年国内“钱荒”事件的爆发使得监管部门更加关注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风险。与系统性重要银行相比,中小银行普遍存在着信贷质量较差、同业负债比例较高、流动性补充方式有限等问题,更易受到内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加强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评估和管理,促使其稳健经营显得格外重要。

二、流法性压力测试的原理及相关流程

(一)流动性压力测试原理

流动性压力测试是一种定量分析为主的流动性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测算银行机构在各种假设压力情景下可能发生的损失,从而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作出评估和判断,进而采取必要措施。央行自下而上开展的流动性压力测试主要基于到期期限现金流缺口分析,计算在综合压力因素形成的压力情景下各银行的现金流缺口,流动性风险的根源在于现金的流入量无法弥补现金的流出量。

(二)流动性压力测试流程

1.压力情景设置。此次总行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流动性压力测试均采用统一的压力情景,压力情景主要模拟政策因素、宏观经济因素、突发因素等多种流动性风险压力因素对银行的冲击,情景分为轻度和重度。在资产端,对不同的资产项目在不同的期限窗口设置不同的流入率,流入率表示资产到期后银行持有的现金不再进行二次投资的比例;在负债端,对不同的负债项目在各期限窗口设置不同的流出率,流出率表示负债到期后不再成为可用资金来源的比例。轻度、重度压力情景下,现金的流入方资产端不同项目在各期限窗口的流入率相同,现金的流出方负债端不同项目在重度情景下流出率高于轻度情景下流出率。

2.样本银行选取。湖北省共有地方法人银行机构146家,其中城商行2家、农商行77家、民银银行1家、村镇银行66家。参与此次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共有38家,包含37家农村商业银行和1家民营银行,此次受试法人机构占全省法人银行机构数量的26%。

3.基础数据表数据采集。基础数据表主要采集银监1104报表中的《G21 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G25-I 流动性覆盖率》相关数据,数据填报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银监部门只对2000亿以上资产规模的银行要求填报G25-1报表,而地方法人银行资产规模大多小于2000亿,没有填写G25-1报表,因此基础数据表中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一级、二级项目及下属A、B项目的填报上,主要依靠法人银行机构内部相关部门提供数据。

4.现金流缺口计算。商业银行将表内外业务可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按照一定方法分别计入特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轻度和重度压力情景下,以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取得现金流期限错配净额(也称净缺口),从而得到各期限累计到期期限缺口。当7、30、90日窗口累计到期期限缺口在动用超额准备金和优质性流动性资产后仍为负数,则表明此家机构未能通过压力测试。

三、湖北省地方法人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实证分析

此次接受流动性压力测试的38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在轻、重度压力情景下,各期限缺口为负的机构数量如表1所示。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存在流动性缺口,表明流动性风险较为明显,在7日,30日两个期限窗口,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最为紧张,91日之后的流动性大大缓解。

在动用超额准备金、优质流动性资产后,轻、重度压力情景下辖内分别有1家和3家机构未通过测试,通过率分别达到97.37%和92.11%。在轻度压力情景下,只有A农商行无法通过压力测试,其在采取措施后在7日和30日仍然存在负缺口。在重度压力情景下,有三家农商行未通过压力测试,其中B农商行在7日、30日、90日等期限均未通过测试;C农商行在7日和30日等期限均未通过测试;D农商行在1年及1年以上等期限均未通过测试。

四、流动性压力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

(一)1104监管报表某些项目数据填报存在的不合理性

监管部门对于1104报表填报有详细说明,但是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普遍存在人员业务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的现象,在填报1104报表时难免存在错误。通过查阅受试银行机构1104报表,发现其中某些数据填报比较随意,由于1104报表仅校验了数据间的平衡关系,未能发现数据填报存在的问题,例如在G21表1.2项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有机构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没有放在未定期限,超额准备金没有放入次日,不符合监管报表填报要求;G21表3.5.1项定期存款项,有机构未按真实情况将其填报于各期限,仅是按照每日等额原则进行分摊;此外银监部门对于2000亿资产规模以下的农商行填报G25-1表没有硬性要求,参与压力测试的机构绝大多数也没有填报,因此对于债券下属项目合格流动性资产一级、合格流动性资产二级及下属项目填报的准确性无从考证。

(二)监管报表填报不严谨性对测试可能产生的影响

人民银行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主要考察7日、30日、90日时间点的累计期限缺口,这样会给某些机构提供套利机会,一方面为了顺利通过流动性压力测试而将定期存款集中填报在90日期限之前;另一方面鉴于绝大多数法人机构未填报G25-1表,因此基础数据表中优质流动性资产填报真实性无法核实,法人机构会有动机将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填报在流动性折扣率较低的合格优质流动性一级资产一栏,致使优质流动性资产变现带来的现金流高于真实情况。

(三)统一压力情景假设的局限性

总行开展的压力测试均采用同样的压力情景,在轻重度压力测试情景下,对于现金流入方,资产端下属的项目均设置统一的流入率,对于现金流出方负债端,轻度压力情景下设置较低的流出率,重度情景下设置较高的流出率。由于各机构的经营情况、业务类型、信贷质量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统一的压力情景假设未必符合实际情况。

五、相关建议措施

(一)银行层面

1.强化现金流管理。一是尽快健全并完善资金监测调控机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紧密结合市场经济形势,合理进行资产配置并安排好系统内资金调剂。二是重点关注并时时监测行内资金流入与支付情况,强化各支行揽储能力,加大定期存款组织力度。三是密切关注不良贷款的增减情况,加大对到期贷款的清收力度,充分做好流动性安排,确保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

2.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一是增强对信贷投放期限、结构、投放节奏等的把握能力,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能力作出恰当的预计,将存贷比控制在央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以內。二是对存款增长及其它融资能力做出适当评估,充分预计流动性对存款增长的依赖程度,将敏感负债部分保持相对较强的流动性;将脆弱资金保持适当流动性;将核心存款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四是降低对存款的依赖性,在保证适度合理的存款规模的同时,发展自身负债融资渠道路,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

(二)监管层面

强化对不达标银行的监管约束。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压力测试对于不达标银行会提出更高监管要求,比如要求其调整资本计划、限制分红、调整资产结构 、改进融资计划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压力测试的监管约束效力,有助于增强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抗风险能力。发达经济体的监管当局通常会对压力测试结束后的整改计划设置时间表,对到期资本计划仍不达标的银行实施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确保银行高度重视压力测试结果、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莎.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J].银行管理,2019.

[2]李洪侠,冯柏.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J].中国银行业,2018.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孝感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法人报表期限
法人征订(新)
法人形象广告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增强打造世界领先内生动力——中国石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与思考
非营利法人破产特殊制度安排研究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婚姻期限
我们的约定没有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有几种?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