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津市高考作文题解读与范文

2019-12-30 01:43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作文题陶行知爱国

【考场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立意】

高考材料作文一般提供的是单则材料,但有时也要求阅读多则材料来完成作文——可称其为组合类材料作文。组合类材料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应当遵循“先求同,再求异”的原则。审清几段材料的共同点,是确保立意不脱离材料的前提;理解几段材料的不同点,则可在比较分析中活跃思路,挖掘出新的具体角度,使立意趋向多元与深入。

先说求同分析。组合类材料作文有个显著特点,即若干材料不可能“风马牛不相及”,没有丝毫联系。“求同”,就是要在逐则分析材料意义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就是供料的整体意蕴、命题的基本指向)。如天津卷作文题的三句言论,虽然出自不同时代,但均指向“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为此考生需要明确: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紧密相连,我们每个人的担当都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再看求异分析。“求异”,就是要通过更为细致的解读,凭一双慧眼发现不同材料各自的侧重点(或者说多则材料之间的不同点)。天津卷以方志敏《可爱的中国》、陶行知《预备钢头碰铁钉》和黄大年《入党申请书》为来源,三者内涵同中又有“异”:

1.“不错,目前的中国……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关键词是“相信”“光明前途”。这是爱国情怀的基本内涵,即对祖国前途怀有强烈的自信。这种信仰源自对历史与现状的考察,也源于对中华民族生命力与创造力的自信,源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2.“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关键词是“本分”。“愛国是个个人的本分”原因在于“国家是大家的”。陶行知的话语回答了“为什么爱国”的问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如鱼水一般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爱国是一个人的道德准则,也是一个人的价值追求。

3.“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关键词是“献身”“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黄大年的誓言回答了“怎么样爱国”的问题,即为祖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人类的历史进步而奉献自身全部的精力、心血乃至生命。这样的认识、觉悟来源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表明爱国就要拿出实际行动,努力为国家发展与人类的进步事业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通过对材料的逐一分析可知,作文主题指向明确,情感内蕴丰富,写作空间相对广阔。考生可以写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也可以写民族危亡之时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可以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途,也可以写“小我”融入“大我”的使命担当,还可以思考爱国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参考立意如下:(1)爱国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3)人人尽本分,则民族复兴大有希望;(4)爱国必须落实在行动上,不能空喊口号(做一个知行合一的真正的爱国者)。

猜你喜欢
作文题陶行知爱国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陶行知夜归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