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有资本市场化下国有资产风险预警机制与路径探讨

2019-12-30 01:43熊荣萍
时代金融 2019年33期
关键词:保值增值管理机制国有企业

熊荣萍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经济规模的稳步增长,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实力的国有企业,但是,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在过程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突出的矛盾,如无序竞争、主业不优不强辅业主导产值,同质化经营导致效率低下,投资越来越大而回报率却不断下降;内部管控薄弱,债务风险大;国有资产监管不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本文的宗旨是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有效推动国有企业优化布局、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国有资本股权结构调整时,如何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监管职能,如何预警和化解风险,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从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 管理机制 资本监管 保值增值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经济规模的稳步增长,整体实力持续壮大,活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服务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实力的国有企业,但是,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在过程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突出的矛盾,如无序竞争、主业不优不强辅业主导产值,同质化经营导致效率低下,投资越来越大而回报率却不断下降;有的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尚未形成,国有资产管理还不完善,内部管控薄弱,债务风险大,国有资产监管不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本文的宗旨是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有效推动国有企业优化布局、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国有资本股权结构调整时,如何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监管职能,如何预警和化解风险,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从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和面临的挑战

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些改革的任务彰显了坚定不移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又呼应了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核心命题。

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国企改革不断涉及“深水区”、啃“硬骨头。”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近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同时,如何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监管职能,如何预警和化解风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流失是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二、國有资本市场化下股权资本特征及影响

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带来了多种性质的资本融合,使企业股权结构更加多元化,形成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的交叉所有权。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为了混合而混合,而是为了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与生命力,使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优势互补,实现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为企业打造一个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的有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治理体系。

(一)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与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多元化相当于把国有资本运营与非国有资本运营结合成一个整体,通过国有或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对国有资本的监管,来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约束,从而使国有企业的效率得到提升。对于一部分肩负着国家重要使命的国有企业,必须让位于国有资本主导权,由国有资本行使监督权;对于不具有国家战略任务的国有企业,非国有资本具有主导权更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升。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经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格局,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有企业通过引入外国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可以转换经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还可以利用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有效促进国际市场开拓,达到以开放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形成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二)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与资本集中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主要是通过股份制把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有机组织起来,实现各种资本的集中经营。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之间的集中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社会资本发展形式的进步。马克思对资本集中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股份制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资本集中,创造了大资本支配小资本的形式,放大了大资本的支配权,以前单个资本无法做成的事情,通过资本集中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引入民间资本,不仅可以减少国家对国有资本的投入,降低国有企业的债务风险,而且通过一定国有资本支配比它自身大得多的资本的形式还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客观上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三、构建国有资本市场化下国有资本监督体系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混合所有制是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其改革的目标通过多方混合参股,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但在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企业缺乏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权力运作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制失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因此,在完善国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为基础,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资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应对新挑战,适应新变化。文章从下面几个方面就如何构建国有资本市场化下国有资本监督体系,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监管职能,预警和化解风险,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从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领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是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目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推动国有经济整体功能有效发挥作用。二是推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资本形态转换,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新发展前瞻性企业,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三是推动国有企业进行专业化重组,纵向整合,联合发展,从而提高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核心竞争力、控制影响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经济体系,有效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强化流程管控刚性约束

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防止流失为目标,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工作机制和督查体系。一是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相结合,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严格董事选聘和履职管理,改革外部董事管理制度,切实落实董事会职权,内外部董事有机结合,有效规范决策行为,使董事会真正成为企业的决策主体。同时,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的监督。二是强化内部监督及时有效,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增强其有效性、整体性,强化流程管控刚性约束。建立利益相关人员的回避制度,以防止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三是建立健全第三方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在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定价等方面引入第三方机构委托服务。加强法务、审计、纪检、巡视监督,建立监督会商机制,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协同联动机制,突出工作重点,规范决策程序,完善管理流程,强化监督执行,形成多方出力有效的监控合力。

(三)强化压实监督,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机制

统一红线清单,设立禁区,统一产权管理,强化监管。健全国有企业行为规范,提高领导人员有效作为、正确履职尽责的意识和自觉性,加强对改革重点领域、国有资本运营重要环节、企业关键业务的监督,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一是强化对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及相关监督职能部门的监督。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的监督;加强对管理人、财、物等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聚焦企业在资本运作、业务重组、项目投资、物资采购等过程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加强对财务、审计、法务、风控等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二是建立健全重大责任追究制度。对国有企业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失误、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渎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失职责任进行追究倒查,尤其是加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运用、违规经营投资责任的追究力度,对违反规定、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以及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经管管理有关人员严肃追责问责,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通过失责必问,问责必严,问责精准,把责任层层压实,以问责传导压力,以问责督促责任落实。

(四)以管资本为导向,建立新型资本监督考核体系

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与国有资本战略性布局的双重目标,除了考察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率,还要考核国有资本在充分竞争领域的布局调整和功能发挥,合理确定经营业绩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的考核权重,以达到合理的资本回报率,为产业领域内再投资提供良性循环。一是设计国有资本监督考核维度,如国有资本股权结构调整维度、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国有资本功能发挥效益维度、国有资本经营效率考核维度、配套改革效果维度等;二是设计国有资本监督考核指标,如以市场化为导向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的比例、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水平、战略投资者引入比例、通过增量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企业比例、授予股份规模占比等。

(五)聚焦重点抓住关键,实施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

推动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重大信息公开,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重大信息公开制度,依法依规设立信息公开,发挥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作用。一是对国有资本整体运营、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建立与实施、国有资产监督检查等情况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披露。二是拓宽和畅通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重视各类媒体的监督,及时回应社会舆论对企业国有资产运营的重大关注。通过开设网站专栏、安装举报箱、设置举报专线、微信、APP等多种形式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和举报,切实保障单位和個人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提高监管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2017.

[3]骆家龙,李昌振.国有企业改革:分类、设计及实施[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5).

[4]廖红伟,张楠.论新型国有资产的监管体制转型-基于“管资产”转向“管资本”的视角[J],江汉论坛2016(3).

[5]罗孟旎.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质量与股权资本成本——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经验证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7(7).

[6]洪洁,陈少华.终极股权结构、法律制度与股权资本成本.

(作者单位:云南能投新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保值增值管理机制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浅析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现实途径选择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