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2019-12-30 01:43陈清河姜永梅蔡波
时代金融 2019年33期
关键词:大数据

陈清河 姜永梅 蔡波

摘要:大数据逐渐成为各行业的宠儿,与数据打交道的会计师更是应该及早与大数据挂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财务会计向新型的管理会计转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将解释大数据的特点,以及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为了生存繁荣而开展会计师转型的必然性。接着将从企业与会计师双方的角度提出会计转型的一些措施建议。最后,为了证明会计师转型为管理会计的价值,从企业获利与员工福利角度阐述了转型的意义,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大数据 管理型会计 转型措施 转型意义

现代信息化社会对很多行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数据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宠儿,被充分运用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与数据打交道的会计行业更是体现了转型的必然趋势,由传统的财务会计转向大数据背景下的管理会计。然而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与会计师的共同努力,中大型企业还需吸收与大数据专业对口的相关人员,辅助会计师工作的开展。企业对会计师的转型不是无用之功,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现代化也有助于投资的精准,提升企业的效益。

一、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原因

(一)大数据的特点

现代信息碎片化,单从传统处理方式来看,只能看到冰山一角。信息多元化,单一的处理系统已无法有效全面地分析信息。信息全球化,放眼全球,信息正爆炸式地增长。于是,维克多和肯尼迪在《大数据时代》中提出了“大数据”的说法,顾名思义,首先是“大量的信息”,不局部的样本来看,放眼全部的海量信息,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其次,信息处理方式多样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发现信息的多維度内涵,分析理解得更透彻,有利于信息的充分利用,科学地扩展公司业务、完善收纳与出柜的渠道[1]。此外,大数据能快速地处理全样本的“泡沫型”信息,抽丝剥茧,寻得其中的本真。

(二)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会计是诊断一个公司出纳情况,提供数据分析的重要角色。在现代财务信息多元化、海量化的基础上,传统财务型会计越来越跟不上潮流,难以高效处理海量的信息,必须引进大数据处理模式来应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基本工作是搜集记录经济业务、根据计量结果,在经济活动结束后进行核算分析数据,具有一定狭隘性,难以在经济业务运行过程中发挥数据的科学作用,并且财务的数据分析容易受结果因素的影响,刻意选择与结果直接相关的数据来展示,不利于公司前瞻性的发展。现代信息海量化、多元化,单凭会计的人工结构性数据运作已难以应付。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会计更应该重视对公司存储数据的选择与分析,运用科学的数据指导公司的下一步行动,会计核算分析的数据也拓展到全公司的各个部门,比如分析公司各部门的经济转化率,有助于人力资源的招聘工作。分析全球的销售排行,帮助企业规划发展路线[2]。总之,综合管理型会计正逐步成为时代和企业的刚需,传统财务型会计只有不断向管理型财务转变才能免至淘汰。

二、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措施

(一)提升财务会计学习意识

传统财务会计的转型需要会计自身的转变。会计的学习观念要与时俱进,理解财务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大数据相关知识,科学而又创造性地分析数据,给公司创造价值。公司也可以组织集体学习会计的转型工作,吸引新型优秀管理型人才,带动团队焕发活力。财务型会计加强转型意识,集体学习与个人奋斗结合,拓展学习资源,透彻学习大数据的相关知识。公司制定评优机制,定期总结会计学习成果,以管理型的标准来考核会计的学习成果,表扬奖励优秀的管理型会计、进步大的转型会计,对学习兴趣不浓厚、转型意愿不明显的传统会计提出硬性目标要求,细化考核标准。此外,企业各部门也要积极配合,把汇报数据的工作具体到个人,提高数据的真实性、系统性,方便管理型会计汇总核算。

(二)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作用

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需要科学算法、结构性知识的辅助,基础的信息技术就能够满足需要。而管理型会计需要应对大数据的考验,自然需要强悍的数据支持系统,信息技术不只是辅助会计展现分析结果的工具,更是采集、分析数据的重要来源,是财务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的必要前提。信息技术的建设大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企业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大数据是一门系统专业的课程,需要硬件的性能跟得上数据处理的需要。会计师要熟练掌握大数据相关的软件,中大型企业可以配备专业的大数据人才,维护大数据的稳定,及时解决技术问题,与会计师的工作相辅相成,促进管理型会计发挥效益,引领公司发展。另一方面是会计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才来给会计师做培训,以开展技能大赛等形式促进会计学习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技术,以非结构性数据的处理为重点,学习非结构性的图片、文本、音频的加工处理,切实提升专业技能。

(三)重新定义会计工作内容

职业的转型往往伴随着人员的调动与招新,而这一切,都以界定新型工作的内容为基础。财务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工作内容自然随之转变,但在转型初期,有的公司不知道如何规划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一股脑的各种事情都给会计。这不仅不利于会计合理的管理还会干扰到其他部门都工作,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合理的工作安排应该是,在传统工作信息化,提升效率的基础上,管理各部门成本支出的比例,预估各部门的收益情况,从而帮助企业选准投资方向,提高收益的稳定性。

(四)会计要做好交接工作

会计向管理型转变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要求,但转型不是改头换面,完全没有财务会计的影子。会计师要运用大数据的技术,把以往的数据科学分类编码,纵向上分析企业的盈亏情况,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3]。但管理型会计的工作不应只局限于传统财务会计的内容,需要添加数据的现代化分类,宏观上把握企业的进步方向,强调的是信息的“广”度,不漏掉一个样本,借用信息化手段分析样本,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建议。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交接工作是必要的,不能因为会计的转型就丢弃企业之前的数据,管理型会计需将以往整理的结构性数据合理编码,融入大数据中。并为当下及以后的数据建立分类系统,全面做到整装待发。

三、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现代化

会计部门的转型促进了企业的转型。会计部门引入了“大数据”,与信息化的时代接轨,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意味着员工效率提高了,公司减少了加班費用的支出,多出来的费用用于员工工资与福利的提升[4]。高大的梧桐引来凤凰,可观的工资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现代化人才。由此可见,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还有利于公司吸收新鲜的血液,有了现代化的人才,自然就有了现代化的思维,老员工的工作观念也随之更新,全体员工放眼全球,走在时代的前缘,敏锐捕捉行业的缺口,企业的现代化也将指日可待。

(二)提升企业投资的精准性

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投资方向,该如何用好企业的资金决定着企业是繁盛还是枯萎。新型的管理会计便可为这一问题提供较为准确的意见,通过大数据分析各部门的利益转化率,结合相关的数据规律,预测各部门下一次的利益转化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准确的预测,帮助企业科学规划投资方向,合理安排各部门人员,注意利益率高的部门是否是合理的人员数量,利益率低的部门人员是否过于繁冗。此外,会计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趋势,有助于生产销售部门揣摩消费心理,从而依此确定产品的类型。帮助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投资的精准性。

(三)有利于企业科学分配人力资源

将历年部门人员的分配情况与企业效益等因素联系起来,运用大数据分析其中的关联,把握其中的规律,分析出最高效节约的员工搭配,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海量的特点,精准到每一位员工,分析每一位员工的优缺点,合理搭配各部门的“阵容”,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四、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背景下,传统财务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可以通过奖励批评机制,激发传统会计师的学习兴趣,以利于增强转型的效果。并提供一定的学习机会,聘请专业人才,着重带领会计师学习处理非结构化的数据。此外,硬件软件设施也要跟得上大数据分析的要求。会计师由财务型转变为管理型,对企业的价值也是可观的,转型可以助力企业精准地分配劳动力资源、科学选择企业投资方向,获得利益与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英豪.大数据时代的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研究[J].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8(11): 17-17.

[2]胡明明.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财会学习,2018,No.193(19):136.

[3]叶燕珊.大数据时代下会计转型与智能财务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236.

[4]郝艳薇.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J].经贸实践,2018(7).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金昌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大数据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