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禾下乘凉不是梦

2019-12-30 09:40蔡立湘邵国树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9年12期
关键词:袁隆平秧苗杂交

蔡立湘 邵国树

袁隆平,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技术,成功培育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創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绿色革命”,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多亿亩,增产200多亿公斤,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这场“绿色革命”的领衔人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他的名字从此响彻天际,被百姓们爱称为“当代神农氏”——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然而奇迹的诞生,竟源自袁隆平儿时的一次郊游。6岁在汉口读小学一年级时,袁隆平有一次去园艺场郊游。跃入他眼帘的是美丽的鲜花、地毯一样的草坪、红脆欲滴的蜜桃、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加上《摩登时代》的渲染,一种特别向往田园之美、农艺之乐的情愫在袁隆平心中油然而生。他心想“长大以后也去学农”。

袁隆平沿着儿时的梦想一步步走着。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毅然从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一教便是19个春秋。

学生们都很尊敬他,视他为良师益友,更被他对稻田的专注精神所感动。这个从小长在大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从来不怕苦,不怕脏,随时都能弯腰赤脚下田地,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刮风下雨也不能阻挡他的热情。农民们都打趣地称他为“袁癫子”。正是这种外人难以理解的痴迷之情,支持着他;正是这种对梦想的执着信念,推动着他,精心进行着每一分耕耘。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袁隆平与妻子邓哲头顶烈日,脚踩烂泥,踏遍了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终于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些成果,发表在1966年的《科学通报》上,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正当袁隆平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文革”开始了。

幸运的是,因为研究成果突出,袁隆平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进“牛棚”是不用了,然而,另一场灾难险些将他逼上绝路。

不久后的一天,一群“造反派”将袁隆平精心培育的雄性不育株实验秧盆砸得稀巴烂,眼见心血毁于一旦,袁隆平像孩子一样号啕大哭。

闻讯赶来的妻子看着满地狼藉和悲痛欲绝的丈夫,说:“天无绝人之路,哪怕这些秧苗全死了,我们也一定能找到新的不育株!”在妻子的帮助下,袁隆平找到了一个好的培育基地。就这样,残存的秧苗被藏在苹果园的臭水沟里继续培育。第二年,收获的种子扩种到了两分地。然而,一个夜晚,这两分地的秧苗又被人偷偷拔光。4天之后,他们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株秧苗,继续试验。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了几万株“野败”。第二年,全国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幅度在20%以上。20世纪80年代,杂交水稻迎来了最辉煌的10年。到今天,那几株幸运之稻,已经演化出覆盖全国农田近60%面积的后代。

凭着这份执着与坚毅,袁隆平屡创佳绩,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1995年,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如今,袁隆平已经过了90岁生日,早已超过退休年龄,但依然坚持到办公室“上班”。自从2015年卸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职务后,他的身份是该中心研究员,继续指导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

袁隆平曾经说,在他有生之年有两个心愿,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目标正一步步实现:2017年,袁隆平用海水种出红色水稻;2019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非洲创下高产纪录……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网际传媒”“新湘评论”)

Wen盛:感谢这个贪心(永远对粮食产量不满足)又无私(愿把每一粒粮食都贡献给世界)的“90后”帅哥袁老,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许你一世温暖:全世界只有袁隆平爷爷可以说我胖,因为我吃他家大米了,哈哈哈!

Cicici:几年前,我有一次参加大会做志愿者,很幸运被分给袁爷爷做陪同引导。他本人虽然很瘦但是很精神,讲话很随和,一直笑呵呵,还问我什么时候开工,肚子饿不饿……领导问他跟我们碰头之前怎么从学校来的,他说自己骑单车来的。我很喜欢袁爷爷。

猜你喜欢
袁隆平秧苗杂交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农民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杂交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