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

2019-12-30 09:38何静
成才之路 2019年36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数学思维高中数学

何静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文章从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标、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内容、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三方面,对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教学改革;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6-0033-02

当前,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且在教育领域中也有建树。信息技术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不仅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下面,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理念中,认为数学学科是思维的体现,但是高中数学的教育意义不仅体现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创新和联想的能力,并且可以面对复杂的数学概念和问题表现出一种跳跃的思维,从而可以在应对高中数学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借助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因此,进行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去应对复杂的数学问题。

2.展现数学学科的人文价值

高中数学中有许多知识都涉及数量关系、多维空间的内容,能够体现数学学科的人文价值。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时,既能够让学生借助数学概念感悟数量关系,又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比较清晰易懂的空间关系,从而更好地借助几何概念来理解数学知识。因此,进行数学信息化改革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数学学科所包含的人文价值。

3.为大众数学教育时代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时代和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的多样化,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也变得更高。让学生学好高中数学,能为他们以后的数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始终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并能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的具有良好数学素养的优秀人才。

二、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内容

1.改变教学主体,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师生缺少互动的情况,这主要是部分高中教师过度追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时内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进行授课而导致的。同时,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往往会忽略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环节,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因此,在进行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并注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来增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机会,进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2.改变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思维习惯发展的需要

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所设定的教学内容没有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这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数学教学内容,借助信息技术使数学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由于数学概念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想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就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多媒体设备将这些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化、具体化。例如,教师在高中“函数”等一系列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可以在课堂上呈现数学函数的动态图像,以便学生直观了解函数的图像特点,并借助数学函数的图像去对函数性质进行更深刻的理解。这样,当学生在遇见该类函数的数学问题时,就可以在大脑中借助这种几何图像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解答。

3.改变教学方式,符合高中数学课程的特点

传统的高中数学中,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执行力,但是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惰性,在课堂上不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时候,教师应该从改变教学方式这方面入手,借助多媒体技术使高中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首先,教师应该让高中数学课堂符合高中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借助数学PPT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有助于将教学重点内容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教师在制作PPT的时候应该有所侧重,以便在教学环节中贯彻和强调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其次,教师应当把握好高中教学的课时。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小活动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还要合理创设与教学目标匹配的有效问题情境,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不断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路

1.创设真实情境,指导学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

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更好的创新,不仅要有一定的指导思路,还要在教学改革方向上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并借助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例子,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阐述。例如,几何类的数学知识和应用题与生活中的情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路程”“距离”等概念问题也与生活密切相关,这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来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让学生对数学应用题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及时进行归纳和分类,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好的数学解题思路,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

2.对本地资源、网络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在进行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时候,可以积极利用和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一些复杂的数学概念进行讲解时,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困惑和不解,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这时,教师可以在备课的环节对本地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合理整合,根据数学教学进度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并适当引入一些音频资源,这既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增添课堂教学的色彩。

3.提高教师对数学信息化教学的理解与认识

目前,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还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缺乏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了解。要革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就需要学校对教师队伍进行专业的培训,让教师系统地学习多媒体技术,能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学校还要培养教师群体前卫的信息化思想,让教师能够积极应用和学习新型的教学方式,并愿意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集体授课,进一步提升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理解,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利用本地资源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使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学知识。只要教师从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目标、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内容、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三方面入手,积极进行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传磊.论高中数学信息化的改革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0).

[2]仲生国.信息化条件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8(01).

[3]张伟荣.信息化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构建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5).

[4]王琳琳.高中数学与多媒体整合模式下教育研究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

[5]张卫兵.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

[6]张航.微视频的多媒体课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2).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数学思维高中数学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