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2019-12-30 09:38蒋靓
成才之路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蒋靓

摘 要: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技能,体验数学情感价值,形成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进而养成数学素养的主要场所,而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关键就是做好数学教学设计。文章分析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明确数学教学目标、指明学习方向,趣味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几方面深入探讨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有效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设计;问题;原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6-0080-02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基本课程,教学内容较复杂,应用性强,而且比较抽象,而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因此对数学知识常常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目前,一些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问题,如无法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内容的难度不够科学、教学方式滞后等,影响了数学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了解自己在教学设计上存在的不足,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优化现有的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本文基于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一、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科学的教学设计可以保证教学效果的发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相互统一。但是在现阶段,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无法突显学生的主体性

部分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设计中缺少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在实际教学期间没有顾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融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强化对数学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

2.教学内容的难度不够科学

现阶段,部分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控制不佳。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仅仅依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难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或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久而久之,班级中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科学掌握教学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

3.教学方式滞后

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存在教学方式滞后的问题,无法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没有在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同时,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知识的教授上。这样,学生往往以被动接受的状态参与学习活动,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甚至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二、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视角下,我国的学生需要经过考试以及选拨,才能进入满意的学府,部分家长和教师已经在学生的儿童时期就对其进行灌输式教学。这样,即使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二,培训机制不健全。部分学校忽视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导致教师出现教学水平有限、教学方法滞后的现象。而在培训机制不健全的影响下,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自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数学教师教学设计改善方法

教学设计在教师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教师对教学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明确数学教学目标,指明学习方向;趣味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明确数学教学目标,指明学习方向

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前仔细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结合教学内容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再依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最后达成教学目标,由此确保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身心的良好体验。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可能性”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投掷骰子或者摸球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例逐渐了解“可能性”,使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保证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2.趣味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都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征,选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学生兴趣设计能够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数学环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在数学世界中遨游,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小数”时,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接龙”的游戏活动,也就是让学生按照座位顺序,自主讲出数字,下一名学生判断这名学生讲出的数字是不是小数。对问题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对问题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沉醉在游戏的世界中,就会强化对小数的认知,体现教学设计的高效性。

3.创新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存在滞后性。因此,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诸多先进教学技术已经产生,包括实时投影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脑教学一体机技术等,这些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便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善于借助先进教育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活跃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美妙图形,以动态化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图形运动的本质,并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主创造出精美的旋转图形,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加强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知,体现数学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綜上所述,数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在教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不断进行学习或者参与培训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教师还应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再组织,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素养,彰显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石祖超.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2).

[2]葛晶.基于首要教学原理小学数学“圆”的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7.

[3]张炳胜.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4]谭宇凡.如何为学生带来更为优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面的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8(25).

[5]王茜.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6]杨文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例谈[J].辽宁教育,2018(05).

[7]吕金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

[8]王岩,胡守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以“重叠问题”一课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6(23).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