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变革研究

2019-12-30 09:38王新文
成才之路 2019年36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方式

王新文

摘 要:开展信息化体育教学,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性学习,可以给予学生更为自主的学习空间与时间,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和理论。但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仍存在很多困境与问题,教师应该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素养,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摸索,通过微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发挥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文章对体育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变革进行探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6-0084-02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高中体育也步入了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对体育教师来说,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体育教学事业的新机遇。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破传统单调的体育教学,还能够实现管理过程的统筹与优化,进行科学化的量化分析与考核,让体育教学更具实效性。本文对信息技术融入体育课堂展开研究与探讨。

一、高中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困境与问题

1.信息化教学理念有待转变

部分高中学校不重视体育,将重心放在与升学有关的科目上,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师资投入都严重不足。个别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就更别说体育学科的发展与信息化学习的研究了。国家规定体育经费按生均比例划拨,对于到位的经费,个别学校也没有按照要求分配在体育教学中,而是花费在其他地方,导致体育学科的发展停滞不前,软硬件都难以匹配。

2.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专业能力不足

大多数学校已经具备了信息化体育教学的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部分教师习惯于将传统的纸质教案转化为电子版的形式,还停留在幻灯片等半现代化状态,并没有真正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缺乏积极的钻研精神与自我水平的提升,只是套用已有的软件。部分体育教师没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思维,知识信息得不到更新,导致许多学生感受不到体育学科的新鲜感与趣味性。

3.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目前,信息化体育教学还处于摸索尝试的阶段。虽说大数据下的互联网联通世界提倡体育信息资源共享,但受到不同区域不同单位的资源归属、利益的影响,各类资源局限于学校内部网络中,造成体育信息“孤岛”,致使信息化教学难以真正得到发展。要想实现信息化的统筹与共享,就需要建立一个体育信息资源平台系统,由特定部门统筹安排,制定相关制度,将所有孤岛互联互通,实现资源的共享。

4.教学方式有待完善

信息化教学属于新的尝试,因此许多教师并没有一套成熟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从改革教学模式开始,进行教学角色的转换,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虽说体育信息教学资源平台已经成型,且已融入教学中,但没有将互动性考虑在内,只注重知识点的展示,一部分内容难以与课堂匹配,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利用体育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制约了信息化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信息化体育教学的变革途径思考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信息化体育教学并不是说具备了专业的计算机系统以及配套的多媒体设备就可以实施,还需要教师具备专业能力,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将信息化教学进行理念与技术上的结合。学校应该意识到体育学科的重要价值,给予体育教学更多的重视,实现均衡发展。在教学模式上,教师也应该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将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能以及创造性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提出、解决问题来实现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养成。教师应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科学化统筹管理,及时观察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动态,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素养

部分体育教师没有接受过信息化技术的专业培训,能力不达标不匹配在所难免。但教师不应该满足只具备体育理论的现状,而应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强化,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同时,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通过聘请专业教师开展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让体育教师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实现学校体育教师整体水平的综合提升。

3.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摸索

当信息化硬件设备到位,教师也具备相匹配的专业能力素养时,就应该着手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实现体育教学的革新与发展。教师可采用体育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让各种竞赛、运动会、体育活动都成为信息化教学可以有所实施的方向与领域。在逐步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下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与身体上的锻炼,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补充,拓宽学生的眼界与思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完全满足当代高中生的需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以提高体育课堂的完整性与实效性。

4.通过微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基础录制不同的微课,将因材施教变为可能。体育微课具有时间短、示范动作和讲解的录制灵活的特性,也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匹配。同时,微课的应用使师生交流更方便,让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对微课进行传播,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端第一时间进行信息的接收与反馈,实现教学无距离的信息化新课堂模式。

体育教学中有很多重点和难点知识,尤其是一些专业运动项目上的要点与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可以借助体育微课进行重点和难点的示范讲解,让学生可以快进、暂停、重复观看,实现学生对难点和要点的学习。这样,就解决了一些教师讲解不到位,不能让所有学生看清的问题,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

信息化的重要体现是资源共享,在高校校园网中进行网络授课,更具便捷性与实效性。教师可以体育微课为突破口,促进其他学科微课的开发与改革,丰富校园局域网的资源。学生可以借助体育微课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也可以在众多微课体育项目中挑选自己适合的项目进行锻炼。这种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弥补一些课本涉及不多的新项目或知识漏洞,还可以对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有效扩展和补充。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学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信息时代下,教师应该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素养,在高中体育中融入更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摸索,通过微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獻:

[1]徐婷.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22).

[2]刘兵.例谈信息技术与高中体育教学融合的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7).

[3]宋昌青.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

[4]陈强.刍议信息技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2(14).

[5]肖美财.关于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8).

[6]蒋景灵.简析体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局限性及对策[J].运动,2018(10).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变革开始了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