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

2019-12-31 02:56李园园焦善伟
种业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临储玉米价格深加工

李园园,焦善伟

(1.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2.中华粮网,河南 郑州 450046)

2019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价格行情波动较大,2018年产玉米上市节奏延后、临储玉米库存高价减量开拍、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发酵导致生猪存栏创下新低、下游需求偏弱、提振市场乏力、中美贸易谈判等等,共同作用了玉米价格在震荡中逐渐迎来新粮的上市。进入9月中下旬,产区2019年新季玉米开始收割上市,用粮企业收购价格同比虽然高开,但随后“不出意料”地持续回落探底,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双降预期带来的供应能力持续下降,在价格体现上依然要看下游消费需求的“脸色”(图1)。进入新的市场年度,预计国内玉米市场仍将呈现阶段性的分化走势,其中,春节前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格局将使得玉米价格以震荡筑底回落行情为主,节后下游需求回升叠加供应端逐渐偏紧将带动玉米价格稳步走强。

图1 2017年以来国内玉米收购价格指标

1 多空因素相互交织,国内玉米价格持续震荡盘整走势

进入2019年,国内玉米市场呈现出非常鲜明的阶段性行情,不同时期出现的主导性影响因素,带动玉米价格先下跌又上涨、再下跌再走强,然后随着临储玉米提价开拍后市场价格逐渐向拍卖成本价靠拢,并在下游需求偏弱的大背景下以高位盘整行情迎来新玉米收获上市。分阶段来看,1—2月份,产区农户售粮积极性有所提高,2018年产玉米上市进度加快,市场供应压力加大,加之下游需求不振,用粮企业采购谨慎,玉米价格持续下行;进入3月份,受东北地区地方储备入市收购和国家一次性收储政策启动,市场备受提振,贸易商也积极入市抢收,拉动东北产区乃至全国玉米价格止跌上行,但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和中美贸易形势继续利空市场,政策性收储带来的利多力度有限,玉米价格上涨并不明显,且涨势犹如“昙花一现”。

进入二季度,在基层流通粮源减少、临储玉米拍卖底价上调等利好因素影响下,国内玉米市场终于走出跌势,迎来上行行情,并在拍卖底价比2018年提高幅度高达200元/t的直接拉动下强势上行,且创下近年来的价格新高,华北用粮企业最高挂牌收购价达到2 150元/t;但6月中下旬开始,随着临储玉米拍卖持续进行,下游需求偏弱,不仅饲料养殖业的需求持续低迷,偏高的原粮成本及偏低的产品价格也使得深加工企业开机率下降,国内玉米价格在高位水平上小幅震荡;随着2019年新玉米陆续收获上市,玉米市场进入新陈交替时期,阶段性的供应压力开始增大,玉米价格在进入9月份后也开始持续走低。截至10月中旬,华北黄淮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大多在1 840~1 980元/t,比2018年末下跌60~80元/t;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挂牌价折合标准大多在1 600~1 740元/t,比2018年末下跌80~100元/t;东北港口主流收购价1 800~1 830元/t,比2018年末下跌40~60元/t。

2 玉米下游需求长期偏弱,预计后期恢复仍需要时间

自2018年8月份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再加上南方部分养殖区猪场有计划的退出,国内生猪存栏水平逐渐下降,且降幅越来越大,对饲料需求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进而也传导到玉米等饲料原料上来;与此同时,国内玉米深加工产能虽然最近几年不断扩张,但截至目前有效投产的并不多,主要是玉米原料成本上涨,而深加工产成品如淀粉、酒精等价格偏低,深加工企业的盈利空间被压缩,开工率也有所下降,2019年年中甚至部分企业提前停机检修,新的产能没有得到有效释放。下游需求的偏弱,在国内玉米供应水平逐年下降的基本面下,是玉米价格上涨乏力的主要因素。

从后期来看,一方面,非洲猪瘟疫情的持续影响猪饲料的消费,虽然随着近期生猪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国家出台多项措施积极扶持养猪业,使生猪存栏量逐步回升,有助于饲料需求逐步恢复,但毕竟国内生猪存栏总体下降幅度较大,包括能繁母猪存栏大幅减少、仔猪供应偏紧等,预计要恢复到非洲猪瘟发生之前的高位水平需要1 a以上的时间。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19年9月份400个县的生猪、能繁母猪存栏监测信息,9月国内生猪存栏月环比下降3%,年同比下降41.1%;能繁母猪存栏月环比下降2.8%,年同比下降38.9%。尽管从月度数据对比来看,9月份的月环比下降幅度相比8月份的9%,降幅明显放缓,但对比2018年同期的降幅仍在拉大,国内生猪存栏量仍处于历史低位,恢复进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另一方面,从深加工来看,截至目前国内淀粉企业整体开机率约66%,酒精企业开机率约67%,受产成品价格依然偏低的影响,大多深加工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对价格相对偏低的新玉米的期盼也更加强烈。后期随着深加工下游产品需求的回暖,新玉米大量上市导致成本下降,预计深加工企业的开工率将逐渐回升,新增的产能特别是燃料乙醇产能或将进一步释放。据国家粮食部门数据,2019年国内玉米深加工产能同比增加约1 000万t,有利于后期扩大玉米的加工转化量。初步判断,预计2019—2020年度国内玉米总消费量约2.75亿t,同比增加200万t。

3 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或将同步下降,新增供应能力继续减弱

受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效应影响,自2016年玉米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3 a下降。2019年,在国家实行大豆振兴计划、部分主产省较早公布了大豆和玉米生产者补贴要相差3 000元/hm2以上,以及部分产区农民2018年玉米收益下降等影响下,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将继续下降,预计比2018年减幅达86.67万hm2,特别是东北部分产区减玉米、增大豆的现象比较多。据公开消息,9月中旬东北部分地区的2019年粮食生产者补贴具体标准公布,其中黑龙江对生产者大豆补贴3 825元/hm2、玉米补贴450元/hm2、水稻补贴1 995元/hm2,辽宁对生产者大豆补贴4 140元/hm2、玉米补贴1 140元/hm2,与春播前的政策引导基本一致。在玉米生长期,主产区天气条件总体较好,未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但在关键期部分产区出现的干旱、低温阴雨寡照、台风等不利天气,以及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使得包括黑龙江东部产区等一些地区的玉米单产下降,其他产区根据有关调研基本保持正常年景。受播种面积下降及部分主产区单产下降等影响,预计新季玉米产量也将连续下降。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预计2019年国内玉米总产量2.554亿t,同比下降177万t。据此,预计2019—2020年度国内玉米产需缺口将达到2 000万t左右。

4 临储玉米提价拍卖,成交量偏低影响减弱

2019年5月14日晚间,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公告,于5月23日正式开启2019年度的临储玉米拍卖,并将拍卖底价在2018年的水平上大幅调高200元/t,投放量则从2018年的每周800万t减至每周400万t(后期又调整到350万t)。相比于拍卖量,各方更关心对玉米市场价格形成直接影响的拍卖底价变动情况:辽宁、内蒙古通辽及以南地区2014年产玉米起拍价为1 650元/t,2015年产玉米1 700元/t,吉林地区2014年产玉米1 600元/t,2015年产玉米1 650元/t,黑龙江、内蒙古兴安盟及以北地区2014年产玉米1 550元/t,2015年产玉米1 600元/t。

从拍卖过程看,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启动时间比2018年晚40 d左右,主要原因是市场流通的粮源比较多、上半年国家开展粮食库存大清查等;而暂停的时间是10月18日,比2018年则提前了10 d。受拍卖底价大幅上调影响,玉米市场价格短期内受到强力带动大幅上涨,但临储玉米拍卖成交却逐渐趋于清淡,远不如2018年拍卖市场的火爆场面。特别是后期,成交更是低迷,到拍卖暂停前连续2个月的拍卖成交率低于10%。截至目前,2019年以来临储玉米拍卖累计成交2 180万t,比2018年同期累计成交量减少6 400万t

左右,更远低于2018年的总成交量10 014万t。至此,国家临储玉米库存剩余量约5 000多万t。这一状况充分说明了2019年国内玉米消费市场的不景气,市场主体对后市玉米行情也缺乏信心,参加拍卖的积极性不高。另外,根据成交情况,前期成交的临储陈玉米截至目前绝大部分已经出库,陈粮结转库存相比2018年同期也大幅减少。对比当前已经收获上市的新玉米价格与拍卖成交的临储玉米出库价,二者价差已经达到100元/t以上(陈粮高于新粮价格),市场采购主体的兴趣已经转到新季玉米上来。

5 贸易谈判下饲料原料进口减少,但长期仍利控玉米市场

2019年以来,受中美贸易关系影响,美国玉米及其他替代产品出口到我国需要加征25%的关税,以玉米为例,加征关税后的成本约增加300元/t,目前测算美国玉米到我国港口完税价在2 200元/t左右,相比之下,目前广东港口散船玉米主流报价1 940~1 960元/t,集装箱玉米主流报价2 030~2 050元/t,且后期随着东北产区新季玉米的批量上市,南方销区玉米报价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受此影响,我国玉米的进口来源仍主要集中在乌克兰等国家,2019年以来进口量继续增加,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1—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玉米373万t,同比增加30.1%。但其他饲用替代品种进口量则大多同比下降,比如2019年1—8月份我国大麦累计进口375万t,同比减少32.5%;DDGS(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干酒糟及其可溶物)累计进口6.21万t,同比减少15.6%;高粱累计进口52万t,同比减少85.9%。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粮食进口量明显增加,除了价差优势、国内需求增加等因素之外,还有国家关系的因素,后期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玉米及相关替代品的进口仍有增加的可能。据日前外交部发言人介绍,2019年以来中国企业自美采购的农产品包括:大豆2 000万t、猪肉70万t、高粱70万t、小麦23万t、棉花32万t。中方还将加快采购美国农产品。

综上所述,随着华北黄淮产区新季玉米上市高峰已过,东北产新玉米将“接棒”大量上市供应,在市场局势依然复杂的态势下,预计春节前国内玉米价格仍有探底回调的空间,市场各方的竞争仍将表现明显。根据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2019年秋粮收购形势较为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各地要积极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下大力气抓好市场化收购,结合实际,多措并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主体入市收购创造良好条件。随着收购的进行,市场流通粮源逐渐减少与下游需求逐渐恢复并向而行,国内玉米产需缺口或将表现明显,对中后期玉米价格稳步走强也将起到较强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临储玉米价格深加工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玉米价格每吨暴涨千元 背后发生了什么
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了
杨凌:双创“沃土”铺就特色扶贫路 深加工让土特农产品大放异彩
市场先弱后强 玉米价格是否大幅上涨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政策将成玉米市场“引路者”
今年玉米临储政策或提前公布
柿子深加工助农民增收
不锈钢和铝合金圆筒深拉容器的变薄拉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