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菲律宾学中国还是印度?

2019-12-31 05:15
环球时报 2019-12-31
关键词:经验教训投入品作物

《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12月30日文章,原题:发展农业,菲律宾可向中国和印度吸取什么经验教训中国和印度都是农业大国,两国在农业政策方面有什么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不久前,著名农业经济学家阿肖克·古拉蒂和萨克希·古普塔撰文谈到这个话题。

中印两国都有逾13亿的人口。中国的可耕地只有1.2亿公顷,而印度有1.46亿公顷。借助于灌溉手段,中国的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66亿公顷,印度为1.98亿公顷。

2018年,中国的农业总产值为9780亿美元,是印度(3940亿美元)的2.5倍。这意味着中国平均每公顷产值5900美元,而印度是19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贫困发生率低于5%,而印度高达21%。

两国的主要政策经验教训是什么?首先,中国对农业知识和创新体系(包括农业领域科研和推广)的投入更多。2018年到2019年,中国投入了78亿美元,是印度(14亿美元)的5.6倍。

其次是按生产者支持估计值衡量的农业激励机制。按截至2019年的3年平均值算,中国农民该项估值为总收入的15.3%,而印度农民是-5.7%。

第三个经验是直接收入补贴。两位作者写道:“中国把主要投入品补贴纳入单一项目,以公顷为单位向农民直接发放补贴,并在2018年到2019年为此支出了207亿美元。”这鼓励了农民种植任何作物,而不是专注于特定的作物。“投入品以市场价定价,鼓励农民合理使用资源”。

反观印度,花在直接收入补贴方面的钱只有30亿美元,却花了270亿美元用于补贴化肥、电力、灌溉、保险和贷款。这造成这些投入品使用效率低下,也引发了环境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的经验有三条:增加对农业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实施农业市场营销改革改善对农民的激励机制,以及把投入品补贴改成按每公顷计算的直接收入支持。菲律宾也可以借鉴这些经验。▲

(作者罗利·T·戴,乔恒译)

猜你喜欢
经验教训投入品作物
为什么要多元
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挖掘这些基因,让作物抗各种病(2020.3.27 科技日报)
探析皖南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困境与传承保护
农田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分析
论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历史经验和教训
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无公害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文物建筑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