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整合,发展学生问题意识

2019-12-31 09:10姜博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问题意识

姜博

[摘要]问题意识关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教师应把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去谋划,通过科学引领,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打造平等课堂,让学生敢于质疑;给予充足时空,让学生勇于发问;科学运用评价杠杆,让学生乐于提问三个方面入手,最终达成多维整合,有效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学数学;平等课堂;问题意识;评价杠杆;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2—0076—02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看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多么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问题意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去考虑:一方面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活动搭建平台;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指导他们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助推学生数学思维的稳健发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洋溢着理性神韵,也让数学课堂精彩连连。

一、打造平等课堂,让学生敢于质疑

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越是低年级,学生发言、提问越是活跃;越往中高年级,发言、提问声则越发稀少。审视这种现象,除了学生个性因素特征外,还在于教学的组织层面:一是没有营造出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情境,二是课堂中缺少平等对话的氛围。因此,教师应打造平等课堂,学会用“蹲下身”的方式引领学生去质疑、去探索,从而让数学教学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保驾护航。

如,教学“表内除法(一)”时,教师就应重视宽松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参与学习,在平等的氛围中探究知识。

1.创设一个自由竞争的情境。教师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乘法口诀吗?下面进行一场背口诀比赛,看谁记得多。”采取不指名的方式,谁愿意站起来谁就可以背。因为没有教师的干预,学生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快乐地参与到背乘法口诀的竞赛中。

2.引入新知学习情境。课件呈现:2只小猴在桃园中摘了6个桃子,可是,在分桃子时他们争得面红耳赤,听听他们在争论什么?“我要4个。”“不行,这不公平。”画面、语音给学生带来了冲击,引发学生对小猴的争论质疑:“老师,什么叫不公平?要4个桃子的那只小猴体形较胖,吃得肯定比较多,我认为他要4个桃子也是合理的。”

3.组织探究公平性。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应转移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先探讨6个桃子分成两份有哪些分法。学生得出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五种分法,并提出疑问:“这些分法中哪种是公平的?”经过交流讨论,学生最终认识到:每只小猴分3个桃子,大家一样多才是公平的。

学生的质疑、教师的引领,让学习步入到一种理性状态。学生在质疑声的指引下,逐步分析每只小猴都分得桃子的五种情形,最终在争辩中体会每只小猴分3个桃子才是公平的。当学生进行了这样的系列学习后,教师提出“平均分”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的学习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二、给予充足时空,让学生勇于发问

数学教学既要构建和谐的课堂,也要留给学生丰富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去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有空间去联想和创新。学生只有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会获得最为真切的体验,才会收集到最为丰富的感知,从而有更多的发问机会,提出更符合学习进程的问题,使数学学习过渡到一种理性的境地。

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教师一般采用教材中的策略,让学生先用课前准备的梯形学具去拼一拼,看哪些能组成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再探究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梯形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然而,在这种教学实践下,学生很难敢于说出自己的困惑,也难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导致课堂是沉闷的。为此,教师应设计更多开放式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这节课可作如下改进:

1.给每位学生发一张梯形纸片并提出问题:“拿到这张纸片,你想做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最基础的活动——测量梯形的边、画出梯形的高。此时,有的学生发出疑问:“不会这么简单吧?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是计算梯形的周长吗?还是计算梯形的面积?”

2.利用学生疑问,组织有效探索。在学生的疑问中,像测量边、算周长等简单的问题会被其他学生否定,而“如何计算出这个梯形的面积”就成了课堂的焦点。此时,教师顺水推舟:“是啊!这个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开放式学习探索,有学生采用数方格的方法,有学生采用教材中的方法。

3.给予活动反馈,诱发新思考。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想打破这种循规蹈矩的学习,进而产生疑问:“只有这两种方法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我想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来思考梯形的面积,可以吗?”还有的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过梯形腰的中心点作两条高,然后把下面的小三角形旋转到上方的空缺处,这样梯形就变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梯形的高,可是长方形的长不能确定。”学生学习中疑问和困惑的时候,正是教师给予必要的学习指导和引领的最佳时机。当师生共同探究出长方形的长就是梯形上下底之和的一半时,学习就会进入高潮。

三、科学运用评价杠杆,让学生乐于提问

数学学习应重视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化,重视结果、过程、方法等方面的评价,以此提升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运用好评价这一杠杆,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状态,能够投放更多的精力于数学学习中,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充满灵性。

如,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就应巧妙地运用好评价这一机制,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1.温故而知新。为学生能顺利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有关知识,教师应重视对年、月、日既有知识的复习,以唤醒学生的相关经验。如设计一组有关年、月、日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复习回忆中巩固这些知识点。期间,教师可以做出“你的记忆力不错”“你对年的认识很用心”等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思考。课件呈现FLASH画面:小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爷爷很少过生日,于是,她问爷爷:“爷爷您今年多少岁了?怎么很少见您过生日呢?”爷爷大声答道:“爷爷今年62岁,过了15个生日。”小莉感到很疑惑:“爷爷您是不是记错了,62岁不是应该过了62个生日吗?怎么才过了15个呢?”看完这则动画,学生的质疑声随之而来。例如,“不可能的事,一年过一次生日。”“他们是不是在编故事啊?”“是不是小莉的父母不孝顺,忘记给爷爷过生日了?”“是不是‘年这个知识还有其他的内容,我们还没有学习?”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用好评价这个杠杆,将无关的因素简要带过,再深究那些贴近新知学习的因素,通过评价使之成为学习探究的资源。“刚才有位同学的问题很有新意,他怀疑‘年这个知识不那么简单,还有奥秘。是的,‘年大有学问,你们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它?”评价让学习峰回路转,也让“年”的学习充满诱惑,这样的学习必定会精彩不断、智慧閃烁。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程,需要教师切实转变观念,把数学教学真正聚焦在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上,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同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有提问的契机。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问题意识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