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手脑操作”,促进思维发展

2019-12-31 09:10朱瑞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活动经验思维发展操作

朱瑞娟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手脑操作”使学生的身心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和谐发展,从而产生求知欲。“手脑操作”、反思、联想可以让学习更高效。

[关键词]操作;脑力;思维发展;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9)32—0088—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由此可以看出,重视“手脑操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手脑操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动手操作,积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当下,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而是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知识。而动手操作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整个知识探索的过程,增加学生的记忆力。

小学生天性好动,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何不根据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开展教学呢?在课程教学中,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这无疑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掀起一股求知的热潮。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小棒。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摆出这些图形。学生在摆的时候会发现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需要四根小棒,三角形需要三根小棒,由此就知道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在动手操作摆长方形的过程中,如果四个角不是直角,摆出来的图形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学生就会知道在确定图形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描述边的关系,还要描述角的关系。在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问:“把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拼到一起,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学生动手操作后就会发现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由此就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高。学生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就会对面积公式印象深刻。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探索,就改变了原先教师硬性输入的教学方式。这两种教学方式相比较,可以发现,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脑力操作,内化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直接记公式、记结论。学生没有思考,就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思维没有得到锻炼,也就没有理解题目的含义,那么在解题时就会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下手。

高尔基曾经说过:“我们在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秘,于是我们就真正改变生活了。”由此可见思考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勤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之后回答问题。情境:小明和小红相约要去游乐场玩,他们要先在某地会合,小明已经达到目的地,小红还未出发,小明需要告诉小红“从你家出发向东北方向走”,假如你是小红,你能否找到小明呢?学生经过思考会发现,这个方向描述得并不准确,应该说出东北方向的角度,可以补充条件“你从家出发朝北偏东30度的方向走”。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小红这次可以找到小明了吗?”学生经过思考又发现,沿着这个方向走需要走多远呢,并没有明确的距离,再补充“沿着这个方向行走500米”。以上探究过程完成后,学生就知道如果要描述位置,就要说出具体方向和距离。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学生思考之后,对知识点就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知识点就不会容易被遗忘,这样学习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三、回顾反思,提升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学生在学习知识一段时间之后,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与此同时,还可以把新知识、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学生在回顾反思的时候,还要引导他们想办法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做一个归纳总结。

举个例子来说,学生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需要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写有数字,从不同的面展开,各个面的数字的位置关系就不相同,需要学生根据各个面之间的关系,选择出正确的展开图。学生在选展开图的时候要想选出正确的展开图,就要排除疑惑性的答案。这十分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教学完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不妨回想一下,学生原先学过什么知识。不难发现,学生曾经学过观察物体,就是从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物体,这个知识点也是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那么在引导学生反思的时候,何不把这两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呢?在分析正方体展开图的时候就可以从三个面去观察正方体,前面、侧面、上面这三个面是相连的,根据这三个面的关系去想象其他各个面上的数字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而且在复习三视图的时候,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正方体、长方体摆在一起,然后分別从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物体,锻炼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只要多练习,就能有所提高。数学毕竟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回顾反思的重要性。其实,学习的过程不是一味地不断向前,有的时候需要停下来去回顾反思一下之前学过的东西,这样才能及时查缺补漏。

四、联想激活,运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学生学完数学知识后,要学会运用它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那么如何构建数学和生活之间的桥梁呢?靠的就是学生的联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要学会联系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学过的知识不能应用于实际,对我们没有帮助,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这样的学习有意义吗?当然没有意义。新课标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那么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呢?举个例子来说,小张是五年级一班的班长,五年级一班上周进行了数学测试,他需要帮助老师统计成绩,了解一下全班的学习状况,小张如何做好成绩的反馈呢?这个时候何不联想一下曾经学习过的知识?联想之后发现可以应用统计的知识,将全班的成绩都收集起来,利用计算器或者是电脑,统计出全班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统计完成之后,需要思考是报给老师成绩的中位数、众数还是平均数呢?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的一个数或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数。对比这些数后会发现,用平均数作为全班成绩的参考值最为合理。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张通过自己的联想,运用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就很好地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学生要善于由实际问题联想到学过的知识。这也是思维发散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甚至能够燃起学生的创新火花。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注重“手脑操作”,将一定的课堂时间归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如此一来,便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责编 黄露)

猜你喜欢
活动经验思维发展操作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感悟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