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康复训练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2019-12-31 09:10彭珍平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德育

彭珍平

[摘 要] 由于特殊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已经转型为涵盖多种残疾类型学生的综合性学校。德育是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智障学生的康复课教学任务中同样必不可少,应该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康复课中的德育可以针对学生的六个领域、个体差异实施,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在学生康复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关键词] 智障学生;康复训练课;德育

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源往往不限于单一类型的残疾学生(盲、聋、智障,包括多重残疾)。尤其是培智学校,学生残疾类别多,残疾程度重,学校实质上具有教育与康复的双重功能。学生的个体间差异及个体内差异尤为显著,除智力障碍之外,多数学生伴有运动、感知觉、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等障碍。学校教师(康复师)与家长把孩子康复训练放在重中之重,但有的孩子训练了几年,在康复训练六大领域取得明显的效果,但在其他方面进步不明显,孩子时常无缘无故地哭闹、发脾气、打人、摔东西、咬人,甚至自残等。因此,康复课中不能把训练重点完全放在“康复训练”方面,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所以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德育的渗透。“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对智障孩子进行德育比对普通孩子进行德育要困难得多,但只要教师重视德育,把德育贯穿每一节课、每一个瞬间,坚持不懈,最终是会有收获的。下面谈谈在康复训练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康复中渗透讲文明礼仪的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前,教师先教育学生要讲礼貌,看到老师要跟老师打招呼。教师告诉他们是某老师,然后问他们自己是谁,让学生回答“自己”。如果学生叫对了,教师就开心地竖起大拇指夸他“真棒”;如果学生叫错了,教师就指着工作证上的名字,告诉他教师叫“某老师”,再让学生反复跟着说,直到回答正确为止。课中,我给奖励物引导孩子说:“谢谢。”下课了,教师微笑着说:“同学们再见!”再让学生也带着微笑说:“老师再见!”经过反复练习,当教师说“同学们再见”时,学生就会说“老师再见”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对普通孩子来说易如反掌的事情,对智障孩子却非常困难,需要老师诲人不倦。每节课,不管是个训、小组、集体、社会融合课,上课前都必须重复,加强记忆,才能使他们懂得运用礼貌用语。

在小组课、集体课时,学生在玩桌面双人游戏时,最易发的就是争抢纠纷。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要互相谦让,要团结友爱,让孩子们明白物品是大家的,小朋友要在一起友好地玩,不能独自玩,不能有霸王心理。如果想玩,就要先和对方商量,在征得他人的同意后才能玩。这样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在一起游戏时,学生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团结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可以使得活动成功、心情愉悦,同时增进友谊。

二、康复中建立德育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学校的规章纪律是为了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秩序化,同时也为了给广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学校规章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德智体诸方面发展而制定的,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康复训练课有时在感统室、多感功能室、蒙台梭利室、运动康复室进行,有时在操场上进行,当教师把学生带到这些场所时,一定要求学生排好队,按规定路线有秩序地到达目的地。当教师喊排队时,有的学生会直接跑出教室,这时教师要立刻把跑出教室的学生领回来,教育他们要遵守纪律,排好队以后,由老师带领才能离开教室。路上,要求学生沿着脚印靠右行走,有秩序地到達相应功能室或操场。到了目的地后,课前引导互相打招呼问好,同学说:“某某,你好!”每一个同学教师都依次问一遍,让学生学会互相打招呼。课中,教育学生不能私自开门出去,如果想出去上洗手间,必须告诉教师,由教师开门并由教师带着才能出去。当学生违反时,教师要严肃批评教育,适当给些处罚,比如减少他自由活动时间或让他交给教师一个奖励物(小红花)等,让他和其他同学知道私自开门、到处乱跑是错的,避免再次发生,通过耐心、反复的教育,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在玩康复游戏时严格遵守游戏规则,这不仅是顺利进行游戏、提高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在游戏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各类竞赛性体育游戏中,教育学生要团结协作,要拧成一股劲,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在多感功能室玩小型游戏中,教育学生互谅互让,不争抢乱按屏幕,学会合作;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或个别学生产生畏惧情绪时,教师要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品德教育,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康复训练中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坚强意志的培养

在粗大运动康复训练课中,不管是简单的跳床、过平衡板,还是复杂的走独木轿、滑滑板,对于他们来说开始都很难,让他们学会这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他们克服一定的困难。老师应鼓励学生去克服困难,坚持让学生去做,由教师先示范,让学生去模仿去练习,并引导孩子不怕苦、不怕难,这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意志品质的提高,必定会对培智学生生存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学会自立。

四、康复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智障学生也需要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学校操场的四周种着许多花草树木。玉兰树高大挺拔,樟树枝繁叶茂,桂花十里飘香,桃花成群结队地盛开,樱花绽放着笑脸……学生来到操场上,可能会像放出了笼子的小鸟,有的在塑胶跑道上奔跑起来,有的扯小树苗,有的摘起小花来……于是,在学生进行康复训练以后,准备让他们自由活动之前,教师先教育学生要保护操场的花草树木,做到眼看手不动,让学生记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对不可以做的,让学生一个一个说出来,增强记忆。每次自由活动之前,教师都会要学生说出自由活动要求,然后才让他们自由活动。活动过程中,发现学生破坏环境的行为,立即制止并进行教育。比如发现学生拔小树苗,直接告诉他们不能这样做。跟普校学生不同的是,对智障学生不能“绕弯子”,直截了当告诉他们要保护环境,不可以拔树苗、摘花。渐渐地,学生会说“花不能摘”“树苗不能拔”“树不能爬”等,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智障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结合智障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在康复训练课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靠特教老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良好的习惯就能导向成功。

特教老师应有信心对这些特殊孩子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潜能,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能够自理、自立,进而融入社会主流,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而不是社会的包袱或者给社会造成负担,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好公民、好帮手、好家人、好照顾者。

责任编辑 邓 振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浅谈美工教学提高低年级智障学生精细动作能力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关于特殊学校初中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