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颷:桑梓情怀深如许

2019-12-31 09:13段谭云吴远香
湘潮 2019年10期
关键词:瓷厂醴陵株洲

段谭云 吴远香

醴陵市黄獭嘴镇龙兴坳村严家冲“群山耸拔,若龙翔凤舞”,一片郁郁葱葱。1909年8月26日,耿飈——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就诞生在这里。1930年,遵照党的指示,他率领游击队参加了主力红军,从此告别家乡,踏上新的革命征途,直至后来成长为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虽然位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會副委员长,但对于家乡的建设,仍时刻关注,倾心支持。耿飈的这份赤子情怀,让家乡人民始终铭记在心!

“不要叫什么部长、部长嘛,还是喊‘在忠,好”

耿飈自从1930年7月底率游击队参加红军后,就没有回过家乡。在戎马倥偬的革命征途中,他也常怀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但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他只能把这种桑梓情怀深深藏在心底。1950年初.他奉调外交部,准备出国去当大使。赴京途中,他才得以请假省亲,重回阔别了20余年的故乡——醴陵县北乡(今醴陵市黄獭嘴镇)龙形坳村严家冲。

听说当了大官的耿飈回来了,龙形坳村的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看着乡亲们那亲切的面容,听着那熟悉的乡音,耿飈高兴不已。他用带回来的糖果、香烟招待乡亲们,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他问春插完成没有?问往年的收成怎样?问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了,共产党的政策好不好?问土改后,各家各户分了多少田、多少房?

耿颷这次回家,正逢春节。他按照家乡的风俗习惯,回来后的第二天,便请全村老老小小吃饭。在开场的祝酒词中,他向大家畅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好前景,要乡亲们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1958年底,耿飈在时隔8年后再次回到老家看望乡亲。当时,耿飈听说小时候一起放牛砍柴的耿海凡得了水肿病,躺在家里动弹不得,便赶忙前往看望。耿海凡见堂堂的国家驻外大使登门来看自己,挣扎着坐起来,激动地喊了声:“耿部长!”

耿飈连忙扶住气喘吁吁的耿海凡,轻声说:“不要叫什么部长、部长嘛,还是喊‘在忠好!”“在忠”是耿飈去水口山之前的名字。从耿海凡家出来后,耿飈又走东家串西家,了解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当他问大家生活得怎么样时,乡亲们纷纷向他倾诉村里因为搞大炼钢铁,把山头郁郁葱葱的大树砍光了,连煮饭的铁锅也给拿去炼铁了,办起来的公共食堂没多久就耗光了集体的存粮,弄得现在要靠瓜果野菜充饥,日子很难过下去,一些人因为营养不良还得了浮肿病、夜盲症。

看到乡亲们面黄肌瘦的样子,耿飈心情有些黯然。但在“大跃进”的狂热洪流中,他无力改变现状,只有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安慰大家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回京的路上,返乡的所见所闻让他陷入了沉思,对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为特征的“左”的做法产生了疑虑。

“亲不亲,故乡人。”

年过古稀的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陈利明,对耿飈接见他的动人情景记忆犹新。

陈利明,湖南株洲县人,1983年从《株洲日报》副刊部主任岗位调任中共株洲市委党史办副主任。由于党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的职业特点,他对耿飈非同凡响的革命经历、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为党为民的高风亮节无限敬佩。从1984年起,陈利明几乎每年都要拜访他一次。

1984年5月,初夏的北京,风和日丽,气候宜人。陈利明一行3人,于5月12日到达北京,随即给耿飈写了一封信,请他接见。15日晚,陈利明从广播里听到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的消息,担心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耿飈无暇接见他们。没想到第二天,他们就接到耿办秘书高春明(后任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打来的电话,告知耿飈同意接见他们,时间定在18日上午9时半。陈利明一行3人喜出望外,准时赶到接见地点。进门不久,就见一位身材魁伟、精神矍铄、风度翩翩、穿一身笔挺灰色制服的长者,迈着矫健的步伐,和蔼可亲地向他们走来:“你们提早来了,快请坐!”耿飈笑容满面,用带点乡音的普通话招呼着他们。

大家坐定后,话题从耿飈青少年时代谈起。耿飈说自己1909年8月26日出生在醴陵黄獭嘴严家冲一户雇农家里,13岁就离乡别井到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当童工,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并畅叙了自己走向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

接见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陈利明等人起身告辞时,耿飈与他们合影留念,并爽快地答应给中共株洲市委党史办主办的《株洲党史通讯》和攸县蔡会文同志纪念馆题词。

陈利明回到株洲没几日,便收到了耿飈寄来的为《株洲党史通讯》的题词“向革命先烈学习”和为蔡会文同志纪念馆的题词“蔡会文同志是湖南人民参加革命的先驱者,是共产主义的好战士”。

1985年10月,陈利明陪同中共株洲市委书记曹伯纯、株洲军分区司令员陈天云和老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占魁等领导前往北京拜访耿飈。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发展株洲经济、兴建株洲湘江大桥和争取煤气工程落户株洲,向株洲籍在京中央领导汇报并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抵达北京后,陈利明按市领导的意见立即向耿飈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的信,请求他在百忙之中给予接见。两天后,他们便接到耿飈的秘书高春明的电话,告知耿飈将于次日上午在家里亲自接待他们。

第二天上午9时许,当曹伯纯一行5人如约来到耿飈家时,耿飈已在客厅等候。他笑容可掬地与家乡的客人一一握手,用洪钟般的声音幽默地说:“家乡的父母官来了,欢迎欢迎,快请坐!”然后风趣地对陈利明笑道:“小陈来啦,老熟人了,还写文章吹过我呢(指陈利明在党史刊物上发表的介绍耿飈事迹的文章《龙兴坳里“蛟龙”翔》——作者注)!”

会见在亲切的气氛中进行,吴占魁和曹伯纯先后汇报了株洲市概况和由7000人的小镇发展成为新兴工业新城的历程及发展前景。在谈到1983年机构改革中,株洲按照国务院决定实行市管县的模式,管辖醴陵、株洲、攸县、茶陵、炎陵五县时,耿飈高兴地插话:“好啊,株洲市是新兴工业新城,是全国著名的交通枢纽,有领导各县的条件和优势,一定会带动各县加速发展。”

听完汇报后,耿飈兴致很高,对如何加强家乡的经济建设、促进各行业全面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示和建议,使在座者深受启迪和鼓舞。曹伯纯接着又重点汇报了即将兴建株洲第一座湘江大桥的规划和河西的发展蓝图,并请求耿飈给予支持。耿飈表示愿意为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后来,耿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湘江大桥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

陈利明三句话不离本行,作为《株洲党史通讯》和《株洲英烈》的兼职主编,他请耿飈为后者题写书名、为前者再次题詞,耿老满口答应。陈利明返回株洲不久,耿飈便寄来了字迹遒劲的书名“株洲英烈”和“继承和发扬英烈的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题词。

1988年12月28日,陈利明受市文联之托,赴京请耿飈为株洲市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新城之光”美术展览题词、剪彩。耿飈欣然同意,并亲切接见了参加活动的株洲市党政领导,畅叙乡情,对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为关心。

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生100周年纪念日,陈利明作为“纪念毛主席诞生100周年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副秘书长,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赴京请耿飈为韶山诗词碑林题词。当陈利明抵京向耿飈提出这一要求时,他兴奋地说:“毛主席领导我们南征北战,打下江山,功勋卓著,彪炳干秋,建碑林纪念他,应该!”说罢,他一挥而就,写下了14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光辉伟业垂干古,革命精神贯日红。”

1994年5月,陈利明赴京再次拜访耿飈,请他为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的画册题词,他当即写下了“一代风流,千秋伟业”8个字。当陈利明提出想为耿飈写一部长篇传记《耿飈传》时,耿飈向他推荐说:“你这位老乡作家啊,首先应该为王首道同志写部长篇传记。他为人宽厚仁慈,对党和人民一片赤诚,他的人生经历具有传奇色彩,是进行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根据他的建议,陈利明在王首道90岁生日这天采访了王首道。100多天后,王首道与世长辞。陈利明及时“抢救”了不少“活材料”,使《王首道传》大功告成。

中共醴陵市委办原副主任匡传高、中共醴陵市委原党史办张孝林和王志高3人也难以忘怀耿飈对他们的热情接待。那是在1988年1月8日上午,当他们走进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耿飈的家门时,耿飈热情地迎上来与他们一一握手,请他们入座。

为了不耽误耿飈过多的时间,他们开门见山地对耿飈说:“我们今天是专程来拜访您老人家的,同时想请您为我们正在编印的《醴陵党史资料》题词。”

耿飈笑容满面,慈祥地说:“谢谢!”

打开话匣子后,匡传高他们趁机请求耿飈:“耿老,能不能请您着重回忆‘下您参加红军以前的革命斗争历史?”

耿飈点点头,沉思一会儿便说开了。他从到常宁水口山说起,一口气讲了近两个钟头,不觉已近中午。应匡传高一行的请求,耿飈沉思了一会儿,挥笔为正在编印的《醴陵党史资料》题词:“借鉴党的历史经验,为振兴醴陵做出新贡献!”

告别时,深情地说:“我们醴陵老家是个好地方,风景也挺好,记得醴陵县志上有诗句叫作‘渌江渌水绿悠悠,三刀石下状元洲,马脑潭前龙显爪,姜湾文笔点春秋。很多年没回醴陵了,请同志们回去后向家乡的父老乡亲转达我的问候,我一定会争取再回老家看看的。”

视察三三一厂和群力瓷厂

1983年2月1日上午,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耿飈,由湖南省副省长尚子锦、中共株洲市委书记李照民等陪同来到三三一厂视察。时任三三一厂党委副书记、厂长曲曰慈汇报了工厂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这里是国民党遗留下来的一座残缺不全的军械修理厂。1950年5月,经上级批准,重新组建为株洲兵工厂,任命“中国的保尔”——吴运铎为厂长。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决定将徐州华东工矿部第三兵工厂南迁,与株洲兵工厂合并,易名为中南“七一”兵工厂,后又改为中南兵工局株洲二八二厂,主要任务是生产60式炮弹,支援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9月,二八二厂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航空局,正式命名为三三一厂,承担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修理任务。1953年列为全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专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工作,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发动机的发祥地。1954年8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就诞生在这里,毛泽东亲笔签署贺电,以示嘉勉。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一批型号各异的运输航空发动机、军民喷气式发动机相继面世。1960年,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尖端产品——我国第一枚空空导弹在工厂试制成功……了解了三三一厂的发展历程,耿飈非常高兴,连声称赞:“很好!很好!”他勉励工厂领导:“你们工厂对国防建设是有贡献的。希望你们要经常给职工们讲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再接再厉,乘胜前进,今后取得更大的成绩。”尔后,曲日慈和厂党委副书记龚俊德陪同耿飈参观了四一一车间、销售科产品陈列室、四○四车间数控中心和二分厂产品陈列室,耿飈对工厂的生产和科研工作表示满意,临走前应工厂领导请求为《南方公司史》一书题写了书名。

醴陵地处湘东,位于湘赣边区罗霄山脉的北段,水陆交通方便。境内东北两乡盛产瓷土。醴陵久负“瓷城”盛名。

距县城不到2公里,坐落在城西北渌水之滨、凤凰山北麓的群力瓷厂就以生产釉下彩瓷闻名天下。1959年,群力瓷厂为北京国家十大建筑中的军事博物馆、工人体育馆生产了一批釉下彩日用瓷。1964年,周恩来亲自选定群力的139号花面釉下彩瓷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瓷。1974年,群力瓷厂为毛泽东特制生活用瓷。该生活用瓷内外两面均装饰釉下彩花面,特称“毛瓷”。在此前后,群力瓷厂还曾陆续为中南海、天安门、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和联合国大厦生产专用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设计、生产赠送外国首脑的精美礼品瓷。其特别设计、生产的黑底满花餐具,被英国女王选作宫廷用餐具。群力瓷厂还被有关部门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和一代伟人毛泽东生活用瓷的产地,由此它亦被人称为“红色官窑”。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都使用过群力瓷厂生产的瓷器。

1983年2月,耿飈来到醴陵群力瓷厂视察。

听到耿飈要来视察的消息,群力瓷厂干部职工非常激动。他们想起了‘段难以忘怀的往事。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与醴陵几家瓷厂的工艺大师为了丰富釉下彩瓷器的绘画色彩,不断试验,摸索不同的颜料在高温条件下的色彩效果,相继发现了釉下海蓝、釉下桃红等颜料。当时,釉下黑色颜料的试制一直未能取得突破。使用的颜料用得过淡,就变成褐色,无法表达国画的水墨意境;用得浓了,就变成漆黑的一片,毫无生气,几乎无法完成五彩绘画中的线条勾勒功能。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工艺美术大师听说氧化釉在高温下还原由黄转黑,最后呈现出明亮的黑色,极具装饰效果,就四处寻找这种颜料。据可靠消息,在株洲地区进行氧化釉提炼的是601厂,601厂的厂长正好是耿飈的一个老部下。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派专人辗转找到北京,见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耿飈并向他汇报了家乡瓷业发展的情况与困难,请求他给601厂厂长写个批示,批一些氧化釉给醴陵制作釉下彩瓷。耿飈随即提笔批示:请601厂特别为醴陵瓷业提供一批氧化釉。解决了群力瓷厂的燃眉之急。

走进绿树成荫、花繁草茂、环境洁净优美的群力瓷厂厂区,耿飈听厂党委书记彭月泉汇报到工厂生产出了毛泽东用瓷、中南海用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瓷时,连称:“好,好,你们一定要多搞技术创新,将更好的产品投放市场,走出国门,多为国家赚外汇。”

在“毛主席用瓷陈列室”前,耿颷沉思良久,睹物思人,眉宇间满是对一代伟人的怀念和崇敬之情。耿飈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车间,临走前与工厂领导合了影。并亲笔题词:“艺术奇葩,醴陵釉下彩。”

2019年是耿飈110周年诞辰,虽然耿飈离开已有19个年头,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殷殷桑梓之情,已深深铭刻在家乡人民心中,更激励家乡人民披荆斩棘,为实现中国梦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瓷厂醴陵株洲
唤醒藏在烟囱里的记忆
株洲为何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醴陵特色菜小炒肉
毛泽东:家乡的瓷器真好啊
大革命时期,三万英烈血洒醴陵
别老拿十大瓷厂倒闭说事儿
徐家星作品欣赏
渌江侧畔“红官窑”
童心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