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2019-12-31 09:15李媛媛王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两极分化成因

李媛媛 王伟

[关键词]语文学习;两极分化;成因;对策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会发现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有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几乎没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另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能够自主学习。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要如何弥补这种差距呢?现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学生语文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

1.学习兴趣

学优生通常有着很浓厚的阅读兴趣。比如,很多学优生在小学时期就已经读完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他们还喜欢阅读各个国家的民间故事集,喜欢阅读世界名著的儿童版等。不仅如此,学优生对于语言交流活动也十分感兴趣,很多学优生表示,他们喜欢听他人讲故事,如恐怖类、冒险类、童话类的故事;他们喜欢听评书,对于《三侠五义》的故事、金庸小说故事、《鬼吹灯》的故事听得如痴如醉。

对比学困生,他们对阅读没有浓厚的兴趣,更喜欢花时间去网络上打游戏、看直播,即使拿起手机阅读一些文本,也仅仅只是在“今日头条”上看看短、平、快的新闻,他们没有耐心去阅读篇幅比较长的文本。

2.学习态度

所有的学优生都有两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探究的习惯。学优生在学到了一个知识以后,会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比如,学优生在学习了《亡羊补牢》这篇课文后,会追问这个故事是谁说的,它记载在哪本书里,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学优生会一边追问,一边查阅书籍,在查阅的过程中又丰富了自身的知识。二是严谨的治学习惯。比如,学优生学到了知识以后,会把知识分类记录下来。以后,他们在学习时还会反复翻阅自己的记录,学习和记忆知识。当学优生在学习中出现了错误,他们也能即时纠错,然后反复练习,直至形成正确的记忆。

而学困生则在学习中显得十分随意。学困生也会一时兴起,问一两个问题,却没有继续追问、印证知识的习惯。比如,学困生在学习《女娲补天》时会问:“女娲是人的名字吗?怎么她姓女呢?”当他们发现没有人回答他们的问题以后,便不会再追问了,也不会去查阅资料寻求答案。学困生也没有良好的治学习惯,当他们出现错误时,仅仅只是看看自己出错的地方,然后就置之不理了,而且他们改正错误的态度就像完成任务一样。

3.思维水平

学优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他们在记录自己学过的知识时,展现出了分类思维的能力,他们的思维已经初步呈现出逻辑性。当学优生在讲故事的时候,会注意到应用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逻辑顺序来叙事,在表达的时候,会注意到突出重点。学优生的这种抽象思维能力,或者是由他们的父母培养出来的,或者是由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出来的。

而学困生则依然是运用具象思维来思考问题。他们不能够理解符号化、抽象化的事物。当教师给他们说一段具体的事情时,他们只能够勉强理解这件事情;而教师给他们讲抽象的理论时,他们更是完全不能理解教师在说什么了。他们在语言表达上也呈现出碎片化、无序性的特点。比如,学困生写一张请假条往往写得词不达意,不能够完整、有序地叙述一件略为复杂的事情。这与他们缺乏思维训练有关。

二、解决学生语文学习两极分化问题的对策

1.结合学生的兴趣,引导其主动阅读文本

很多教师表示,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阅读量,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水平。可是,学生不愿意阅读,教师又该如何帮助他们积累语文知识呢?很多时候,学生不愿意读书与两个原因有关。第一,教师选择的书不适合学困生;第二,学困生觉得没有人愿意倾听他的阅读所得。

比如,有一名师引导学生讲他熟悉的游戏《仙剑奇侠传》的故事。教师问学生:“《仙剑奇侠传》讲了个什么故事呀?”学生表示:“讲的是李逍遥成为一代大侠的故事。”教师又问:“李逍遥是个什么人呢?”学生表示:“他原来是个店小二……”此时,教师要求学生详详细细地把游戏的故事讲出来。这个学生发现,他打游戏时只顾着自己玩得爽,根本没有认真看游戏的剧本。于是,教师与学生约定,过一段时间后再来讲这个故事。因为这是学生喜欢玩的游戏,所以这一次该生回去打游戏的时候认认真真地读了剧本。这名教师没有急于要求学生一次性地把故事讲完,而是每一次都要求他讲一个自己最喜欢、觉得最有趣的故事。当学生把故事讲完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与以前不同了。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阅读。无论学生是阅读小笑话还是游戏故事,教师都要尊重他们的喜好,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地读。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分享阅读成果的平台,使学生在分享中能有所收获。

2.鼓励学生去交流,引导其学习他人优点

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人群中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当学生发现,在群体中他人都在努力学习时,他们也会产生积极学习的想法;当学生发现,他人的学习习惯良好,只有自己是个异类时,他们也会想尝试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改变学习习惯的时机。

比如,教师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学习《詹天佑》一课,学困生发现,其他学生提交的文本都是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只有自己提交的文本,或者把字写得歪歪斜斜的,或者一段文本中常常有写错了字又墨了圈的痕迹。此时,教师可引导学困生思考:学优生和学中生都是带着诚意与文本交流,你的这一份文本有没有诚意呢?当学困生反思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其思考:能够改变自己,是一种了不起的行为;能够虚心向他人请教,更意味着有着宽广的胸怀。学生若有所悟,就会向学中生和学优生请教,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在人群中,他们不愿意弱于别人。当学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时,教师要把学生放到人群中,让他们看到他人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获得了怎样的成果,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差距的原因,鼓励学生向他人学习,奋起直追。

3.基于学生的学力基础,提高其思维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学生能用抽象思维来认识事物、表达事物。这是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以教师引导学生讲《仙剑奇侠传》的故事为例,刚开始学生的描述是没有逻辑性的。学生开始就说:“李逍遥是个店小二……”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表示这个故事没有时间,就是古时候。教师又继续引导:“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呢?”学生表示发生在余杭县的一个小渔村……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意识到了在说故事的时候,要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要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困生的思维水平不足,与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思维训練有关。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训练,使学生能从概念的层面去理解事物,能应用具有逻辑性的语言框架来描述事物。

总之,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与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习惯不良、思维水平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有关。只要教师从这三个方面着手,逐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水平,学困生就能获得更大进步。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两极分化成因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