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观照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0-01-01 13:08李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育教师

李洁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

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是国家推动创新快速发展,逐步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增长的重要推手。这也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就业质量的重要路径。高校是大学生创业初期教育的主要载体,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效果和成功率。全国大学生就业大会指出:“在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行创业驱动就业的重要措施”,这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和新方向[1-2]。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譬如,教育观念落后,培训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师资力量不足。因此如何变革教育理念、采取何种实践范式,打造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3]。

1 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概述

1.1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的思想源远流长,体验式学习是一个学习参与过程,学习者在此过程中练习经验,结合反思,评估和分享。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新的学习范式不同于纯粹的理论学习。这种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是基于经验的循环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理论基础和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参与教学内容,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4]。

1.2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类型与特性

根据学习者的体验点不同,它形成了3种体验式学习理论:认知型、情感型以及行动型。其中,认知体验式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其目的是扩大知识,加深印象并提高认知决策能力。这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在积极参与过程中获得经验之后,会反思并分享活动的结果,并在许多方面获得相关的认知。情感体验式学习是加深情感体验并形成一定的态度,是一种学习过程,专注于学习者情绪和态度的不断塑造。第三种则是行动体验式学习,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练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结果,并反复测试以获取正确的结果,从而获得他们在过程中学到的东西[5]。

2 创新创业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2.1 能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技能

边学边实践体验是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在模拟或真实环境中学习创新和创业知识,并能够进行实践提升技能,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创业计划的设计,参与企业管理和模拟实际操作,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氛围相对宽松。抽象的理论、经验和技能以最直接的形式显示,通过实践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更加深刻,从而促进知识内化和个人能力的增强[6]。

2.2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活动是通过体验式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它着眼于课堂的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分析经典案例等手段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学的过程中,增强课堂的真实性和娱乐性,为快乐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

2.3 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多方向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适当的教学环境,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推动能力的发展和熟悉知识的运用。教师教学的中心是学生,依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按照企业创业中的分工和职能,教师应合理设计模拟创业活动或参加外部真实创业活动,提供各种创业体验岗位,引导学生实践不同的创业岗位来体验创业的全过程,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创业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8]。

3 体验式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运用的条件

3.1 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体验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领域的知识和理论,而且要根据教学目标去设计体验教学内容,为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和实践中的困难提供指导。因此,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以及教学过程控制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在课程内容设计准备,评估总结等方面花费大量时间。但是,体验式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提高能力的机会。师生在实践中经历了知识的应用,检验和修正,以及知识的创新过程。

3.2 教学管理与评价的科学性

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比较灵活。按照课程内容的不同,可以在工厂、研究场所、活动场所、实验室等进行教学。这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给教师适度的教学空间,并提供足够的教学软硬件支持。同时,体验式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的对象不仅是教师或学生,而且还是课程实践领域的专家或参与教学的企业家。因此,合理设计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价管理系统是体验式教学的成功保证[9]。

3.3 体验式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制度保障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有效实施体验式教学需要突破现有的教学体系,整合利益相关资源,建立政、企、校等多方利益联盟平台,提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体制保障。大学研究整合。这不仅包括教学实践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还包括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教学交流网络平台,跨学科专业交流平台等的建设。从顶层设计入手,为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保证[10]。

4 体验式学习理论参照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4.1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不到位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变革传统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创业思想和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更新缓慢,传统教学方法仍占较大比重,理论与实践教学不一致,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僵化,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忽略了大众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

4.2 缺乏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体验、实践和探索是体验创新创业教育的3个特征。它需要创新创业的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中能够创设多种创新创业实践方案,并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创业实践活动,这要求教师要有大量的有效创业实践项目和相关的教育资源,以实施创新和创业教育。然而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还很不统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一致,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不足,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模式相似,创业实践计划不顺畅,不能完全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11]。

4.3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从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学生要有鲜明的个性,有自己的见解,要有韧性和活力。但是,学生个体不同,能力不同,这就需要有灵活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去适应学生的差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始较晚,基础理论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教育教学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对创业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在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个性化培养和发展方面还存在许多欠缺。

4.4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之间是缺乏联系

根据Mycos Research Institute发布的权威性社会调查数据——的《中国大学生2020年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2019年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6%,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4%。一般而言,随着毕业时间的延长,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然而中国的毕业生3年内创业率才为8.1%,与西方国家毕业生的高创业率差距较大。这也表明,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存在学科多样性,每个学科的认知和定位是不一样的。现阶段,承担创新创业教育任务的主要是高校。高校和政府、企业等其他主体还没达成共识,企业和政府通常是从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的角度看待大学生创业,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各自为政。然而,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其过程中需要整合多种要素,如技术、资本和市场等。这种整合靠任何一方都难以完成,需要政、校、企等多元主体联合互动,搭建联动平台共同为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条件。

5 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观照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策略

5.1 建立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创新创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长期保证。一是建立教师创新创业的培训体系,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以促进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转变。二是为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运行基本条件,把体验式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建立创客空间,使学生可以体验创业的过程。三是建立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可以客观、真实地评价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从而改善和加强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5.2 创建体验式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平台

创建校园创新创业训练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展览,设计真实的创业情境,提供真实的模拟创业流程,突破理论教学的局限,增强学生创业适应性。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创业经验教学实践区,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搭建师生互动体验的企业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师生赴企业深入学习创新创业经验,增进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切实提高创新创业经验实践教学的质量。

5.3 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课程教学。积极推进体验式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的变革,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该要按照大学生成长的发展规律,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分段教学,建立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体系应依据不同年级进行动态的设置的教育方式,每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都具有特点。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

5.4 打造优秀的体验式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师资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要载体,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影响是直接的。促进创新创业教师专业化,对创新创业教师进行系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教学与研究兼顾的教师;扩充兼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培育和转化,聘请国内行业知名的企业家、职业规划指导师和著名专家开展讲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新创业培训,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企业各个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推动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6 结语

体验式教学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上都满足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发展的需要。与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相比,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还缺乏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搭建教师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体验式教学成功的保证。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