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阈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0-01-02 00:19马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大学生

马青

(河南工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红色文化资源是共产党领导人民追求解放、追求自由,实现国家富强以及人民幸福过程之中而逐渐积累的一种宝贵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包括多种,如精神形态、物质形态、信息形态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在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之中,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将民族精神教育、改革创新相融合,保持坚定的艰苦奋斗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1]。红色文化之中不但包含十分丰富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教育过程之中,要教会大学生通过物质层面或者精神层面传承、 弘扬红色文化以及红色精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红色文化教育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关于红色文化的概述

1.1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革命文化实质上就是红色文化,其是一种积极的文化,不但覆盖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并且存在形式较多、 分布十分广泛、影响范围深远,其是共产党领导人在长期革命建设过程之中而逐步积累的宝贵财富,红色文化可以充分展现中国人民所具备的独特信仰以及精神追求,相较于其他文化,红色文化与之存在显著差别,无论是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还是在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红色文化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是激励中国民族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精神支柱。大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感知红色文化,可以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理解新中国建立之艰难,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可以有效抵抗多元文化方面的侵略,强化文化自信,从而促进两者互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2]。

1.2 红色文化的价值作用

首先,红色文化是中国近现代发展的重要见证以及载体,由于各方面原因,近代中国由于贫困、落后,饱受列强侵略,中华民族身处水深火热的境地。中国共产党此时勇敢地担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便将为人民服务、 保护人民的权益作为根本宗旨,而红色文化则详细记载了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探索过程,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印证。其次,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承,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中国共产党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开展各种活动,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成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之中,形成了诸多宝贵的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这一系列精神是红色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体现,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所在。最后,在思政教育、经济建设方面,红色文化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红色文化内涵蕴含着崇高的革命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是确保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革命老区所遗留的一些革命遗址,其具有非常优良的品牌知名度,可以将其开发成红色文化旅游项目,从而助力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

1.3 文化自信与红色文化的内在联系

(1)红色文化是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驱动力。从本质意义上来讲,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自信。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构成模块。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阶段,红色文化被注入诸多新鲜血液,无论是抗战精神,还是抗震救灾精神等,均表现出非常生动的民族特色。红色文化一方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实质,另一方面包含了革命文化,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所以构建文化其是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

(2)文化自信则是以红色文化为重要基础而建立,同时也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体现。对于红色文化而言,其实质上就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其具备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在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文化自信应当以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作为重要基础[3]。最近几年,经济全球一体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不同形态的意识流开始深度交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深刻挖掘红色文化,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将红色文化融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确保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1.4 文化自信视阈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

第一,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性信念。红色文化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包含一些非物质形态的资源,如长征精神、航天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红色文化的传承内涵也包括重要的共产主义信仰,充分展现出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在建构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第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信念,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深刻理解新中国建立之艰苦,了解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困难环境,从而使大学生珍惜当下生活。目前,中国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全国人民均在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在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红色文化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柱。

第三,红色文化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可以进一步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有助于思政文化建设。红色文化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应用红色文化教育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从而为培养优秀的现代化人才而打下坚定的理论基础。

2 文化自信视阈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路径分析

2.1 优化红色文化教育模式,拓展红色文化教育路径

红色文化教育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每一位学生均积极地加入到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之中,与教育模式存在直接关联。优化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积极地加入到红色文化教育课程之中,使其成为红色文化课堂的主题,强化其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并对各种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理论学习平台以及实践学习基地,深刻学习、理解、感知红色文化,从内心深处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工艺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红色文化教育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加快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红色文化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性作用。相较于课堂上的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学习,观看红色影片、 参观红色革命遗迹等也是十分优良的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并且可能会获得更加优良的学习效果[4]。当学生观影结束或者参观结束之后,教师应当进行再次引导、讲解,总结红色文化的内核所在,确保每一位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影片中所蕴含的丰富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

2.2 加强红色文化队伍建设,推进红色文化教育特色化发展

以高校自我成长及加大重视相结合,不断吸引高精尖人才纳入红色教育中来。依托学校的专业背景,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为该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稳定的强劲支撑,是确保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后盾,打造有特殊的红色文化教育。从校园软环境、当地风土人情等外部环境着手,以“润物细无声”营造文化氛围。鼓励教师和学生挖掘特色化精神内涵,建立红色教育人才队伍,提升红色教育能力,宣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传承,打造红色品牌。以贴近学生、发掘身边榜样等形式,引起学生共鸣。强化教学科研与管理育人相结合,切实实现红色文化的协同育人实效性

2.3 发挥第二课堂与实践合力,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内容

国内各大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以及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利用合理化的方式把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相融合,将红色文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重要教育作用[5]。对于学校而言,其应当积极开展一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如红歌比赛、红色故事朗诵等,从而营造十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通过举办红色文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使其接受自己所分配的任务,主动学习红色文化方面的知识。另外,还可以开办红色歌舞剧,举办大型演出活动,让各二级学院准备一场红色舞台剧表演,学院的教师、学生共同进行策划,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深师生之前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红色文化知识储备,使其切身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该种方式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使命感,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与实践形式在学习及娱乐中收获红色知识,传承红色精神真正地入脑入心,抓住重要时间、重要节点,例如,国庆节、建军节等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以及建立爱国主义的宣传栏,也可以建立校园红色博物馆,让学生可以有组织地,更好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2.4 建设红色文化教育网络平台,增设服务功能

最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一大批红色网站陆续“诞生”,高校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也应当依托于自身优势以及丰富的资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专属红色网站,并委派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日常管理以及维护,利用红色网站发布一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相关的新闻,其所具备的快捷性、 高效性特点将有助于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6]。同时,高校还应当构建红色文化教育网络平台,开通微信、微博等官方账户,运用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模式丰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实现相应的教育教学效果。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将一些与红色文化存在相关的案例利用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发出,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之中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当一些重大节日或者纪念日来临之际,还可以利用微博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建议,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高校应当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建设工作,可以聘请校外红色文化专业人才及对新媒体运作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来提高高校红色文化在新媒体这个平台的专业化。新媒体是新时代众人推崇的社交平台,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较大比例,将红色文化通过新媒体这个平台传播,是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提高红色文化传播效果最直接的方法。

3 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力弘扬、宣传、传承红色文化,并积极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不但是学习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一种重要传承。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不但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专业技能,更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认真学习红色文化,运用红色文化促进自身发展,从而使自己发展成为新时代背景之下综合素质较高、技术能力较强,并且有坚定政治信仰的优秀青年,为中国民族的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大学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