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文本在医学术语翻译中的应用

2020-01-02 00:19申庚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术语平行译者

申庚强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在这个信息数据高速运转的世界中,资源呈现多样性,社会需求也体现在各个层面上,各行各业对于译员的要求也相应地提升。尤其是在金融、科技、医药、工程行业,对翻译的需求较大。不单需要翻译人员本身有可靠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其对自己所熟知的行业有更深层次且独到的见解。但这样的人才趋于少数,因此平行文本的出现正好填补了专业相关性这一需求的空缺。例如,非医药专业的译员在进行医药文本翻译时,可以借助其手里的纸质资料和网络资源,对医药专业知识进行积累和总结,从而避免翻译时出现歧义、 文体不符、 术语运用不当等现象。文章以平行文本在医学术语翻译中的应用为例,凸显了平行文本的重要性。

1 文献综述

1.1 平行文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平行文本” 这一术语常见于比较语篇语言学中,原指并排放在一起、能够逐句对照阅读的原文及其译文。1980年,德国学者哈特曼把平行文本分为3类:第一类为形式上很是一致的译文和原文;第二类为形式上不完全一致,但功能对等的译文和原文;第三类为在同样的交际情境中独立产生的两种不同语言的文本[1]。纽伯特从翻译的角度将平行文本定义为“在大致相同的交际情境中产生的具有相同信息性的双语文本”[2]。随着翻译研究的推进和深入,玛丽·斯奈尔·霍恩比对“平行文本”地定义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如霍恩比认为,“平行文本”是从相同或非常相似的情境中脱胎而来的两种独立的语言产物[3]。以上定义有助于学者对“平行文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国内,李长栓教授对平行文本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定义。狭义上,平行文本可以是专题性的文章,也可以是百科全书中的词条,甚至包括词典中的解释和例句[4]。把众多的平行文本搜集起来,按一定标准组合在一起就形成平行语料库。广义上的平行文本也包括与原文内容相似的译出语资料,主要用于更深入地理解原文。简言之,平行文本就是与原文内容接近的任何参考资料[5]。有了这一基础,国内很多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平行文本”这一领域:高芸副教授的“平行文本视角下中医外宣翻译研究”、邓晓明教授的“平行文本在非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更多的疾病,也面临着这些新型疾病的挑战。医学医疗的应用开始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尤其是中国这次遭遇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从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在医学方面的认识不全、 投入不够、 医学高端人才趋于少数。因此,从事翻译行业的译员更应加强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不总是局限于语言、文化、经济等知识的了解。

1.2 研究平行文本的目的和意义

对译者来讲,平行文本能够用来填补其在语言和专业知识方面的短缺和不足,包含获得专业知识、研习专业术语、借鉴表达方法和模拟写作风格。平行文本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译者涉猎非该专业的知识。翻译是个有输入才有输出的过程,如果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等到翻译时就会发现“话到用时方恨少”。如若大量阅读平行文本,久而久之,译者就能够将其渐渐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实力,从而体现在翻译水准上。平行文本可以给予足够的资料进行对照与总结,从而发掘文本之间的相关性,做出更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翻译,研习更多的翻译风格。

2 医学术语

2.1 医学术语的分类及特征

医学类文本作为科技文本的分支,其内容囊括感染病学、医学、药学等专业学,里面有许多专业术语。而作为专业术语,医学术语以科学为基础,精确地描述人体和与之相关的部分、条件、过程和程序。医学术语可分为含有人名或地名、植物名、颜色词、形状词、数量词和使用比喻的医学术语。它用于医学和护理领域,如超声基础方面、疾病方面、解剖学方面和药理学方面等[6]。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命和科学的认识不断提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医学术语。例如,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非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AIDS)以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这些疾病由于对人类身心以及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从而开始被人们所熟知,成为公众话语。

医学术语具备单义性、系统性、形象性的特性。如,单义性指医学术语所表达的概念具备特定性,表达的意义确切而且专一。因为医学术语作为专有词汇,其表达必须客观、科学。如怎样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前者是由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发病较缓慢,致病源且有多种,比较显著的症状也只是打喷嚏、流鼻涕和低热,一般3~5 天就可以治愈; 后者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其症状表现为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十分明显,比普通感冒更严重,需要1~2 周的时间自愈,但是也会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如重症肺炎。因此这两个术语所表达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恰好体现了医学术语的单义性。

2.2 医学术语的翻译

医学英语既有一般英语的词汇和语法,构词和逻辑严密、措辞和术语精确是医学英语的主要特征。译者在翻译医学术语时,除了查阅有关文献,还可以遵循下列翻译手段。

第一,直译法。即不仅保持原文内容,还保持原文形式,将原文对照翻译过来的翻译方法。如rose spot 玫瑰疹、headache 头痛、blood type 血型等。但是译者也不要盲目地以此为单一的翻译手段,如stiff neck,如果单纯地直译的话则为“僵硬的脖子”,其实这个术语是描述人落枕后脖子的一种状态,所以应该译为“落枕”。

第二,音译法。即依照词语的发音将其翻译过来的翻译方法。例如,penicillin 盘尼西林、aspirin 阿司匹林、omeprazole 奥美拉唑等。这种译法很适合翻译繁杂的药物名称,方便人们记忆。

第三,意译法。意译,也称自由翻译,是带有译者主观色彩的一种翻译。这种译法其实是音译法的一种衍生。为了避免人们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引起歧义,那些冗长的医学术语名称开始采用了意译法来翻译。如penicillin 音译为“盘尼西林”,其意思翻译为“青霉素”;vitamin 音译为“维他命”,其意思翻译为“维生素”。

3 平行文本

3.1 平行文本的定义及特点

平行文本原指并排放在一起、 能够逐句对照阅读的原文及其译文。狭义上,平行文本可以是专题性的文章、百科全书中的词条、以及词典中的解释和例句。广义上的平行文本也包含与原文内容近似的译出语资料,主要用于更深入地理解原文。简言之,平行文本便是与原文内容接近的任何参考资料[7]。

平行文本具有时效性、 功能关联性和文化独特性的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多方面需求,各种类型的文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新的特征。因此,许多英语文本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译者的英译也会随之改变。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原文和译文所匹配的平行文本就必须具有时效性,要随着时代的革新而不断革新。

3.2 平行文本的寻找途径

平行文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最传统常用的途径即搜寻纸质资料,如报纸杂志、书籍词典或专业的文献等。但这样的搜寻方法不足以满足储备量大的平行文本的搜寻。例如,非医学专业人员所能搜集的医学知识定不如专业人员储备多且资源广泛,因此传统的纸质搜寻方法具有专业局限性。而在当今信息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平行文本的搜索和储备。如各大搜索平台:谷歌、搜狗、维基百科等,还有专门的文献期刊网站以及手机应用的在线词典:默默、欧路词典、爱词霸等[8]。依照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出各种资源以及具有相关性的信息。

4 平行文本在医学术语翻译中的应用

4.1 平行文本在医学术语词语翻译中的应用

1a.左眼/右眼/双眼、吸气/呼气/呼吸、月经、脑出血

1b.Left eye/Right eye/Both eyes、Breathe in/Breathe out/Breathe、Period、Brain bleed

1c.Oculus Sinister/Oculus Dexter/Oculus Uterque、Inhale/Exhale/Pneusis、Menstruation、Cerebral Hemorrhage

1b 与1c 的译文,对于1a 原文意思的表达都是正确的。但从专业性上来看,1b 为一般用语,1c 比1b 更具有医学专业性。不了解这方面专业知识的译者,可能在接触医学文本材料时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这也恰好体现了平行文本的优点。

2a. Bowel or bladder problems, could be the results of infection or cancer.

2b. 肠道不适或膀胱问题可能是由感染或癌症造成的。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Bowel”意为“肠、内部、同情”。“Bowel or bladder problems”, 2b 译为“肠道不适或膀胱问题”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表达无误。但从全文释义来看,这样的翻译让人有些不解。肠道不适有哪些症状?膀胱问题又是哪方面的问题?二者究竟是由感染造成的还是癌症造成的? 而在查阅了相关医学资料后,才发现 “Bowel or bladder problems”在医学术语中译为“大小便失禁”。

4.2 平行文本在医学术语语境下的应用

3a.The deceased was a 54 year old woman of Chinese origin who had been healthy previously. She was found unconscious at her workplace, where she worked as a nanny, at approximately 17.00 hours on 7 August 2002. She was taken to Bankstown Hospital noted to have a dilated left pupil, and a CT scan of the deceased’s head revealed a large subdural haematoma overlying an occipital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There was no skull fracturing or other evidence of head trauma. She was hypothermic, consistent with her having sustained this intracranial bleed some considerable hours previously. Whil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number of bruises were noted on the sides of the neck, which were considered to be either traumatic or related to balm administration. No other injuries were observed and ACT scan of her neck was reported as being normal.

3b.死者是一名54 岁的中国女性,生前很健康。2002年8月7日,约下午五点,她在雇主家做保姆工作时突然失去知觉,随后被送往班克斯顿医院。在到达医院后,死者左瞳孔已经散大,头部的CT 扫描显示有较大的硬脑膜下血肿覆盖枕部脑出血,没有颅骨骨折或其他颅脑外伤的迹象。死者的体温过低,是因为长时间的持续颅内出血。在急诊室内,医生在死者颈部侧面发现了许多瘀伤,这些瘀伤被认为与创伤性外伤或与香脂的使用有关,单没有发现其他外伤,颈部的ACT 也扫描显示正常。

3a 来源于一篇澳大利亚验尸官回信中的内容,若非医学专业人员,这段材料一般人很难看懂,一般译员也很难将其翻译出来。但借助相关医学文献以及资料查阅,在翻译医学文本时,就不会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入手。如subdural haematoma 硬膜下血肿、occipital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枕部脑出血、intracranial bleed 颅内出血等医学专业术语。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和全面,这也意味着人类将迎接更新更多的挑战。未知的病毒、疾病接踵而至,这不光代表着人类所要遭受的磨难,这还代表着医学上将会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医学术语也会随之不断地更新换代,作为译者,也要不断地进行知识储备和不间歇地进行学习与关注时事。尤其是从事专业性的翻译,如医学术语的翻译,碰到简单词汇,不要想当然地去翻译;遇到难点,可以查阅医学类词典与书籍,如《新编全医药学大词典》、医学类核心期刊,网上更是有丰富的医学资源。作为从事翻译工作的译者,只有不断地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才能发挥专业优势,在翻译上有所长处,有所长进,才能不在这个日新月异、需求不断变换的时代所淘汰。

猜你喜欢
术语平行译者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逃离平行世界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再顶平行进口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