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考

2020-01-02 00:19王雄青胡长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文旅江西融合

王雄青,胡长生

(1.江西省委党校,江西南昌 330003;2.湘潭大学,湖南湘潭 411105)

2016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指出,“江西生态秀美、名胜甚多,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1]。这就为江西“三色文化”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总的思想纲领和理论指导。江西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文化强省建设,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 规划和明确了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创新文旅融合机制,是促进江西“三色文化”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石与保障,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力弘扬江西“三色文化”文旅融合创新机制,是促进江西“三色文化”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石与保障,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动员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物质力量,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1 江西“三色文化”的价值内涵

江西山清水秀,是个古色文化、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资源均非常丰富的省份,旅游资源也相当深厚。从旅游客体方面看,江西“三色文化”文旅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旅游客体由“潜价值”到“显价值”的转变过程。江西“三色文化”文旅是指江西的红绿古三色文化,其中红色即红色基因;绿色即生态文明;古色即传统文文化。主要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中介3 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前者决定价值的增值,后者决定价值的实现[2]。

江西“三色文化”文旅资源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其价值内涵彰显于“三色文化”的有机统一之中,古色文化是民族传承的根与魂,是“三色文化”价值的精神根脉;绿色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是“三色文化”价值的理念支撑;红色文化是民族复兴的引领与向导,是“三色文化”价值的观念依归。主要是由旅游主体、 旅游客体和旅游中介3 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实质是旅游客体对主体本质力量的效应;前者决定价值的增值,后者决定价值的实现。

第一,江西的古色文化。江西素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悠久的江西历史,名人辈出,赣鄱古文化更是璀璨如花。一是古迹古景方面,有道教发源地龙虎山、佛教圣地云居山、道教净明忠孝道的发祥地西山万寿宫、有“西江第一楼”滕王阁,南昌的“镇城之宝”绳金塔、震惊世界的海昏侯遗址博物馆。二是赣鄱古文化方面,有傩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民居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区域色彩浓厚的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三是文旅演艺方面,有《寻梦龙虎山》《寻梦牡丹亭》《梦里老家》《井冈山》《春江花月夜》 等一系列实景旅游演艺项目。据估计,该系列演艺每年演出8 000 余场,观众超过3 500 万,收入占据中国旅游演艺市场半壁江山。

第二,江西的绿色文化。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的绿色文化在于风景独好的美丽风光和品种多样的绿色产品和山水林田湖草; 绿色是江西的鲜明底色,生态是江西的靓丽名片。例如,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江南第一仙境”三清山、中国道教名山龙虎山、“中国最美的乡村”之称的婺源、天下第一山井冈山等闻名遐迩的著名景区。二是江西是全国唯一“国家森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江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3.1%,居全国第二。江西是全国唯一“国家森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江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3.1%,居全国第二。为进一步完善生态治理体系,提升生态治理能力,有效地开展对江西“三色文化”地区生态、资源、经济、社会等的综合研究,发挥自身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在绿色生态保护与城乡环境治理等方面出台了许多举措。全省单位GDP 能耗、水耗等不断下降,去年年度PM2.5 浓度均值下降近18.0%,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接近90%,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3年负增长[3]。

第三,江西的红色文化。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红色历史与优秀的红色精神,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在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江西红色文化价值在于,是中国革命光辉历程中一座座流芳千古的历史丰碑。以地区为例,一是南昌被称作“军旗升起的地方”,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叶挺指挥部旧址和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等红色遗迹无不显示出历史的沧桑巨变和革命的如火如荼。“八一起义”打响了革命第一枪,他们从南昌步履坚定地迈出一条通往革命,并最终走上成功的正确道路。中国工运摇篮萍乡是中国工人运动,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留下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工人俱乐部、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莲花一支枪纪念馆、 花塘官厅列宁学校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江西“三色文化”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考

2.1 多渠道保障

一是江西“三色文化”文旅要发展创新,就必须重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通过整合文化旅游要素资源,大力挖掘本土文化,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促进江西“三色文化”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拓宽融资打造文旅精品,是助推江西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为解决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资金不足难题,实现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充分借助招商、会展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增强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培养大批有影响力的文旅融合型龙头企业,全方位提供强大的资金、技术、市场支撑,不断提升江西“三色文化”文旅融合项目的社会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文旅融合,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和沟通,坚持以生态文明理论和文化协同理论为指导,以旅游资源为纽带,以文化主题为切入点,将地方特色明显的文化资源系统地整合起来,加快对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立法工作。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文化旅游地方法规与规范性文件,在理顺行政管理权限的基础上,组建专门的机构负责文旅的协同发展,各区结合各自的资源特色进行统一规划,确立行动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纲要,进一步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为文旅融合提供法律保障。

2.2 多业态融合

一是开发多样化的红色旅游、夜间旅游、休闲旅游、研学旅游、古村落文化旅游等新产品[4]。充分利用江西温泉和水域资源优势。江西要紧扣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局,按照品牌引领、业态支撑、空间拓展、服务强化的原则,按照品牌引领、业态支撑、空间拓展、服务强化的原则,积极推进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业态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基地。同时培养演艺娱乐、动漫创新、艺术产品等一批新型文旅融合产业项目,助推森林温泉养生系列产品展现新的活力,不断形成具有深度融合基础的文旅产业创新群体,开发丰富多样的文化和旅游业态,发挥产业聚合效应。对既有的江西“三色文化”文旅融合载体如湿地、水域湖泊、森林、文化遗址、文献资料进行绿化、美化、亮化,使其传统与现代融汇,重新赋予其文化的内涵,张扬其绿色之美、古色之韵,红色之魂,不断适应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二是依托江西独具意义的工业遗存,合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完善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和民间艺术工艺发展的扶持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景德镇“老字号”、南昌瓷板画、井冈山红色革命遗址等的保护和开发,传承和弘扬“老字号”的文化意蕴,如特色文化区域景德镇以文化为魂根植于历史久远的陶瓷文化。改造创建涵盖文化旅游、艺术交流、展示交易、会展博览、餐饮娱乐、酒店公寓等多功能新兴业态,努力形成江西“三色文化”工业遗产转型、文化特色产业转型发展[5]。

2.3 多区域联盟

一是要提升行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强化执业层人员的专业素养,重点加大对高素质红色导游员和解说员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通过对现有红色导游员和解说员开展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和各种层次的技术培训,在红色文化旅游信息沟通、专业人员培训、讲座、旅游精品策划等方面进行全面谋划、提高江西红色文化旅游业从业技能。同时加强同国内相关领域的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文旅领军企业的文旅人才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建立文化旅游人才孵化基地,培养江西本土的文旅产业高端人才在旅游信息沟通、专业人员培训、旅游精品策划等方面进行全面谋划。将民谣、情景剧、诗歌、戏剧、舞蹈、说唱、快板、演讲、点评式讲解等艺术形式放进讲解词里,充分挖掘江西“三色文化”的文化遗产和资源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教育价值、科学价值与商业价值。二是重视培育与引进社会影响佳、产业层次高和生态效益优的文旅融合产业项目,引导国际与国内知名文旅企业将地区总部落户江西。不断深化文化旅游领域的改革与开放水平,推动赣鄱文化走向世界,打开江西放眼世界的窗口,促进并保障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各类市场主体融合。结合传统节日、民间特色节庆、农民丰收节等,因地制宜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江西,提高江西在国内与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当前以及今后江西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例如,定期举办汤显祖国际文化交流年、VR 国际会展、绿色农产品国际博览会、江西饮食文化国际展销会等形式,不断拓展文化交流的内容形式,培育生态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加快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效提升江西“三色文化”文旅行业的国际化水平与能力。

2.4 多形式体验

一是根据江西“三色文化”旅游地区域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中长期旅游规划,将游客的文化体验落实到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感觉系统要素上[6]。热捧,要加快改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卫生、厕所、通讯等方面条件,推进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游客休息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使旅游者“食有特色、住有选择、行之方便、游之尽兴、娱之快乐、购之丰富”,使江西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示范省,全国文化旅游的首选地。二是实现全景区、多语种、多类型信息、多种形式的智慧导览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导览机语音导览功能、研发实施手机端智慧导览系统、二维码信息检索子系统、游客定位管理系统、游客预警及风险管理系统、 游客信息分析系统,集成导览机、景区网站、电子商务平台、景区虚拟游等子系统,实现基于中外文的语音导览功能,引入前沿科技AI、AR、VR 等技术,借助视听的冲击力和精神的感染力,实现真实性、体验性、娱乐性的有机组合。借助大数据平台建立的旅游景区统计网,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科学化、精确性管理,为促进江西“三色文化” 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平台支撑和保障,丰富游客的多方面体验。

3 结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江西“三色文化”的融合发展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重要论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拓展对文旅融合价值内涵的认识,培养与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旅融合企业集团,不断拓展文旅融合信息技术的应用空间,持续提供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文旅深度融合。江西在“三色文化” 文旅融合中要始终坚持把文化旅游资源利用好,对文化旅游历史遗址进行抢救性修复,丰富遗址内容,倾力打造江西“三色文化”旅游产业,通过传承发展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来挖掘文化内涵,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链,助推江西“三色文化”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文旅江西融合
江西银行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