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新时代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应然路径*

2020-01-02 10:14闫孟宇杨海华
江苏教育 2020年68期
关键词:基础课课程目标基础

闫孟宇 杨海华

为了更好地在职业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完善“职教20 条”的制度框架与建立新时代的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2020 年,10 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相继面世。新版课标在借鉴以核心素养为纲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究成果的同时,继承了21 世纪以来两次中职教学大纲的研制经验。[1]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产出的中职课标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对中职课标的深入解读有利于理解其背后蕴含的“立德树人”的深层目标指向,同时可以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最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的内涵解析与价值取向

(一)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的内涵解析

从宏观角度出发,中职课标彰显了新时代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在过往的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过于关注专业与技能而忽视学生基础人文素养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时代新人,新出台的中职课标就集中体现了这种诉求。它将公共基础课从边缘的尴尬处境拉回,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人文素养,力图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平衡。从微观角度审视,中职课标为中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一方面,学生在接受公共基础课程后将会有更多的发展选择。以江苏省为例,从中职毕业的学生升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比例超过60%。新时代的中职学生拥有的不仅是就业这一条路,他们同样可以选择接受教育继续深造。另一方面,课标的出台强调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这也为学生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二)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1.人本主义——学习者中心理论。

马克思吸收借鉴了传统西方的人本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形成了更为科学的实践人本主义。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推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二,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的利益需求;其三,以人为本就要不断彰显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力量。[2]马克思人本主义理论突出了教育过程中“人”的重要价值,顺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中职公共基础课正是以马克思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更加规范科学的改革。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也突出体现了人本主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核心要义:在课程内容上,中职课标凸显多领域全面学习,涉及思政、语文、历史、数学等10 门课程;在课时比例上,中职课标提高基础课程时间占比,基础课程学时占教学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这为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满足学生的利益需求,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2.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要让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无疑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须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不能让技能学习僭越人格塑造。应倾注更多的关注在人身上,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能力和素养。只有以人为本,兼顾修技与育德,将立德树人切实融入职业教育的整个进程之中,才能够促进学生实现外在职业适应与内在生命自觉的和谐统一,使其成为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完整职业人。

二、中职学生学习者特征及内外在需求分析

(一)学习者特征

不可否认,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中,大部分中职学生在教育体系中是被“筛选过滤”下来的,这样的群体有着其特殊的学习者特征。首先,在学习兴趣上,中职学生更倾向于技术技能型课程。与枯燥的文化课程的学习相比,技术技能型课程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满足感。其次,在学习基础上,中职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多数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偏科现象或具有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再者,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缺乏。环境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社会、家庭与学校整体的外在环境对中职学生的学业成就期望都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心理期望也较低。最后,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都不是特别理想。中职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对教师的信服度不高,作业反馈情况较差。

(二)内外部需求和谐统一

1.外在需求:提升职业素养,适应外部职业世界。

百年之前,黄炎培先生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类型教育。接受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劳动的技能,促进人实现更好的就业。学生通过在校内接受专业的学习和相关的技能培训,为适应外部职业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

2.内在需求:构建内在主观精神世界,形成独立人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发布的《学会生存》中阐述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学习实现自我”,变成他自己。[3]美国教育家孟禄也提出如果在培养工人时,只注重职业技能提高而忽视了对工人情感的陶冶,工人就会变成只有工作效率的机械奴隶。因此,中职教育须注重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搭建起学生的内在主观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构建面向未来的能力,促进其独立人格的生成,塑造满足社会需要的现代化职业人。

三、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实施的现实审视

(一)课程目标:模糊随意性强,忽视人文素养

当下中职公共基础课的课程目标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课程目标设置不够明晰,随意性较强。许多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目标的设置仍是由普通教育的文化课目标简化压缩而成,常出现目标设置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的情况。部分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往往会设置许多“高大上”的培养目标,然而其本质却是“空中楼阁”,难以落到实处。同时,中职学校种类繁多,教学理念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教学理念必然催生各异的课程目标,这就导致课程目标相对随意,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另一方面,课程目标忽视了人文素养。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教育的天平总是向专业课倾斜。课程目标的设置也具有这种特点,即过于强调职业技能的获得,而忽视了公共基础课对于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技能,但却没有获得文化积淀和更广阔的视野格局,致使学生在长远的发展中后劲不足,当遭遇职业生涯的瓶颈时很难靠一己之力去突破。

(二)课程内容:融通链接性差,缺少时代活力

中职学校在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政策引导的同时,也被市场特点和需求左右着。当前的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呈现出与专业课融通性差、与时代需求相脱节的缺陷。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多源于普通教育内容的改版,未体现出中职特征,与专业课程的耦合度不高,最终导致二者在地位上呈对峙状态。同时,课程内容老旧、缺乏时代活力也是中职公共基础课内容的弊病之一。许多基础课的设置不能结合时代的特点进行内容的更新。在一项针对湖北省17 所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现状的调研中,许多学生就提出希望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习得的知识与毕业就业相挂钩的诉求。[4]由此可见,当下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尚无法较好地与学生实际相适应,与时代需求相结合。

(三)课程实施:创新性不足,缺乏精品课程

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方式。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教学这一方式完成的。虽然很多中职院校在积极地探索优化教育的方式与过程,但是大部分的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仍以教师为中心,一本教科书贯穿课堂始终,教学仍是教师的“一言堂”。课程实施具有教条主义的取向,灵活性不足,在针对不同学生的教育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的是相同的教育,未实现因材施教,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除此之外,在教学方式上,许多中职公共基础课的实施者动力不足,对于如何更高效更有质量地实施课程,缺乏自己的认知与思考,具有明显的怠惰性与被动性。无论是在打造精品基础课程上,还是在上好精品基础课程上都做得远远不够,受学生认可与喜欢的精品公共基础课极为缺乏。

(四)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化,体系不完善

客观科学的课程评价对于调动师生积极性、促进课程改革以及提升公共基础课程的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审视当前的课程评价,发现其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仍然突出。从课程评价方式出发,受传统教育学科的影响,终结性评价仍是目前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中最常采用的一种评价方式。虽然部分院校也在尝试采用过程考核,但最终还是以“闭卷考试”的成绩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对于偏向于“做”的学生而言,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过于单一的考核方式也会阻碍学生的协调发展。从课程评价体系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尚未形成权威的评价标准。许多课程评价体系均是借鉴普通教育,没有体现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征与功能。课程评价的指标比较少,被评价对象仍需进一步的探索,课程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也有待开发。

四、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应然路径

(一)课程目标:坚持“成人”教育,提升核心素养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设置的科学导向作用,应强调以下价值遵循。首先,公共基础课程目标要从学科型逐步转变为素质型,重点突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应贯穿课程目标的始终。公共基础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而是综合性文化素质的养成。课程目标的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未来服务。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应以“树人”为核心,设定相关的类属子目标,并且所有的目标最终都指向“成人”。其次,课程目标的设置要同中存异。“同”意味着公共基础课程目标的设置有一个总体的价值统领,并非形态各异的“散装”目标。“异”要求各职业院校在坚持统一价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形成各自独特的课程目标。最后,课程目标应体现和谐发展性,注重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的协调发展。公共基础课程目标也要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即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并且课程目标要依据社会的需求不断更新调整,使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动态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开发新形态教材,与各方融通链接

课程内容可以重点从两个角度出发进行变革。一方面,开发“纸质教材+互联网平台”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体系。当下信息化、智能化的风暴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在这剧烈变革的时代探索前行着,这也给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的拓展带来了一些启示。纸质教材虽具有教学效率高、易于学生理解等特点,但也存在老旧死板、灵活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可以打造互联网平台作为纸质教材的补充,鼓励各科课程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积极拓展自己的外延边界。建设专门的学习系统和网络资源管理平台,让学生通过直播、点播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形成纸质教材为主体,互联网平台为辅助的新形态教材体系。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要与当下、与未来、与生活、与职业相链接。与当下链接,即与当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匹配,同时与中职院校的专业课程相融通;与未来相链接,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具有适度的前瞻性和超前性,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特征水平和未来的需求相适应,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和素养;与生活相链接,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要体现生活性与实践性,充分体现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与职业相链接,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职业应用性,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工作。

(三)课程统整:打破学科壁垒,沿三个路径开展

课程统整对于建立系统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因此在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课程统整,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可以依据以下三个路径展开课程统整:一是采用联结式、窠巢式的统整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把与之关联的专业课程、语文课程、计算机课程中需要习得的知识作为教学目标,形成一个学科单一但内涵层次分明的特殊的学习单元。二是采用并列式、共有式、张网式的课程统整。如以“汽车发动机的拆装”为中心,专业课进行相关的知识讲解,物理课围绕发动机讲解关联的力学和电学知识,历史课则根据发动机出现的历史背景教授相关的历史通识知识。三是采用广域课程、融合课程等进行跨学科统整。如将历史、政治、地理组成社会科,专业课、物理、生物、化学结合为科学科,外语、写作、口语表达融合成语言科等。通过课程统整的推进落实,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课程实施:创设教学情境,多种方式进行

职业院校多数学生的思维属于描述性思维,对于原理、概念这一类抽象知识的敏感度较低。如果课程的实施还是采用普通教育中的知识讲解,对于从这种教学方式中分流出来的学生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在课程实施时,应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首先应该厘清:对“人”有意义的才是情境,不能激起求知欲的情境都是无效的。同时情境须能够促使学生运用知识,即产生学习体验。如在教授物理中的电学知识时,就可以创设家庭停电的教学情境,抛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应灵活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课程实施,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分享汇报等,通过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与学中。除此之外,每种课程实施方式都要强调与学生共情,这就对课程的实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做到通情达理。当学生的学习体验与经验基础、当下生活与未来职业建立起联系,学习对学生来说才有真实的意义。只有认同了学习的意义,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价值认同,学习投入度才会真正提高。

(五)课程评价:建立多元多维的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判定的过程,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总体的、完整的人,教学评价要摆脱传统固化的纸质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多维度的评价模式。一是评价方式多样化,可以口试与笔试相补充、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还可以采用任务汇报、答辩等形成开放考核。二是评价内容全面化,听课态度、考勤率、课堂讨论、过程作业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评价对象多元化,课程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点评,也可以是生生互评、学生自评。通过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推动更加科学的课程变革。

猜你喜欢
基础课课程目标基础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不等式”基础巩固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整式”基础巩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