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认识在老年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2020-01-02 11:30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基训编导个性化

舞蹈艺术的美来源于生活,经过加工提炼又高于生活,具体体现在它独特的表现形式上。要想把舞蹈中的美感表现出来,作为教师就要运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使学员在脑海里形成专业舞蹈的审美标准,发挥审美认识在老年舞蹈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在舞蹈基础训练中传递规范的审美认识

在舞蹈教学中,基础训练(以下简称“基训”)是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良好的舞蹈基训,能够有效保证学员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肌肉素质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身体控制力,不仅能够学好舞蹈,还可以避免身体受伤。

在开始阶段的舞蹈课程基训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要为学员进行舞蹈动作示范,还要注重理论讲解。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对舞蹈动作规范性的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舞蹈审美能力,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在教学内容解析中传递当代舞蹈的情感价值

就本校的舞蹈课程内容来说,每一个教学模块都包含舞曲、相应的舞蹈元素、动作要求、审美特点以及民族文化等。教师首先应引导学员了解选用舞曲旋律背后的情感世界,挖掘教学模块中相关的舞蹈知识体系,让学员能够有比较详细、全面的了解。只有理解了教学模块中想要传达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学员才有可能通过教师的教学感受到舞蹈教学的真正精髓。

比如就芭蕾形体训练中《我和我的祖国》乐曲舞蹈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让学员了解到词曲的创作背景和时代情感,从而意识到芭蕾形体的训练应包含着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依恋与向往。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解析,提高学员对于舞蹈艺术的解读能力,提升学员的舞蹈艺术形态以及文化内部活力的体现。

3.在编导课程和理论讲座中突出审美个性化

在老年舞蹈课程体系框架中,编导课程与理论知识讲座分别是必修高级课程和选修普及性课程。这两门课程也恰恰是教师向学员分享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是给予与吸收的个性化选择课程。通过学习舞蹈文化知识,一方面,可以使学员掌握舞蹈专业丰富的文化底蕴,理解优秀作品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员了解舞蹈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舞种进行学习。并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认识,将舞蹈形象和思想贴切地展现出来,且赋予舞蹈作品自身的性格。

进行舞蹈编导课程的学习前,一般都要求学员有比较深厚的舞蹈基础。然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员对舞蹈结构、创作意图、创作手法、思想内涵、舞蹈动作等内容进行系统剖析,讲解编创过程的同时,让学员能够转换角色,给予作品新的生命,从而实现审美个性化。

猜你喜欢
基训编导个性化
钢琴伴奏对舞蹈基训的重要性
综合性大学舞蹈系古典舞基训课教学改革探索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西方芭蕾基训的比较研究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