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2020-01-02 18:45田从祥
四川建材 2020年10期
关键词:荆州市荆州绿地

田从祥

(长江大学 文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1 荆州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

由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空前繁荣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等诸多问题,生态城市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开展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均取得了较大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荆州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有着建设生态城市物质条件[1]。荆州市近些年提出了“低碳、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概念,在当前荆州市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推进可持续发展是荆州市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2 荆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2.1 存在问题

1)地系统结构不完善,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荆州市现有绿化虽然在一些重点区域和地段较为突出,但从绿地系统的整体性来说,现实状况绿地分布较为零散,未能形成 “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体系。公园绿地分布不够均衡,沙市老城区和古城内公园绿地数量相对偏少且面积不够。城市公园类型较少,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的游憩需求,由于公园数量较少,导致其服务半径过长,给市民的日常游憩带来不便。绿化种植水平不高,与景观艺术设计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城市各类绿地在空间营造方面缺乏层次。

2)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市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存在部分产业污染大、能耗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利于生态城市建设。

3)公共交通体系单一、市区交通拥堵。随着经济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为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了常态。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比较单一,不符合绿色交通多样性原则。

4)老城区城市规划缺乏整体统一风格。老城区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城市规划杂乱、绿化开放空间不足,新老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缺乏整体性。不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2.2 有利条件

1)良好的水乡园林城市骨架。荆州市河网密布,湖泽纵横,大的水系主要有长江、沮漳河、太湖港、长湖、海子湖、荆襄河等,城区水系有护城河、西湖、北湖、西干渠、洗马池、荆沙河、江津湖、汴河等,典型的平原水网特色使荆州赢得了“水乡园林”的美誉,从而构成了以水体为主导景观的水乡园林城市骨架[2]。

2)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荆州市作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具有很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其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这都是荆州市建设生态城市独有的有利条件。

3)较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荆州以地临江,高陵环抱,横跨长江中游的两岸,因地处荆山之南而名。荆州古代又称江陵,江陵也概括了荆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靠江、多陵,有陵且为平原陵阜。荆州近围著名的山陵有八岭山、雨台山,城郊有拍马山、鸡公山等,州、陵、水、林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水乡园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4)优良的自然条件。荆州市不仅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3 荆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3.1 完善荆州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

荆州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依赖于健全的管理制度,这其中包括公民参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城市遗产保护制度。

1)建立荆州生态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制度。荆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必须确立公众参与制度。只有确立公众参与制度,才能建立起政府与公民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使生态城市建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这也是荆州市生态城市的目标[3]。荆州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明确市民在参与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法律地位;明确公众参与荆州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程序性内容;建立完善的听证会制度。

2)建立荆州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与环境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保护起到管理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做出高质量的对环境产生较小负面影响的的工程。所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荆州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城市遗产保护制度。荆州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要保护好城市文物古迹,还要保护好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4]。保留荆州城市的印记,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该是城市的内涵,必须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3.2 打造荆州市多样的生态城市空间模式

荆州市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大城市,荆州必须坚持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文化传承、保护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城市建筑以荆州区、沙市区、荆州开发区、公安县和江陵县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1)构建系统开发的自然生态格局。构建系统开发的自然生态格局,以建设“宜居荆州、美丽家园”为主题,以城乡规划为引领,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依托荆州市区范围内的长江和海子湖以及其他的河流湖泊等资源构建生态廊道,这种廊道也称之为“荆州的蓝道网络”,根据蓝道资源的发展现状,应把蓝道资源和周边的绿道网系统进行有机整合与城市郊野公园、生态斑块一起形成一种网络化的发展格局,串联城市当中的生态网络,通过生态廊道把生态斑块进行系统化的串联,通过绿色开发空间引领城市规划设计,整体构建“500 m见绿、1 000 m见园、2 000 m见水”的生态景观格局。

荆州市城区绿化现状优劣差距较大,绿地分布存在不均现象。现状绿地分布总体上是中部绿化较好,西南部及东北部绿化较差。荆州市城市绿地存在绿地系统结构不完善、公园绿地布局不均,功能单一,数量较少,分级不明、防护绿地缺乏、绿地内服务设施质量较差等问题。

荆州市河网密布,湖泽纵横,大的水系主要有长江、太湖、长湖、海子湖、荆襄河等,典型的平原水网特色使荆州赢得了“水乡园林”的美誉,从而构成了以水体为主导景观的生态廊道城市骨架。

荆州著名的山陵有八岭山、雨台山,城郊有拍马山、鸡公山等,州、陵、水、林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水乡园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绿色廊道结构指的是一种城市发展型的绿色廊道结构,主要包括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结构,主要指的城市社区内部的一种微型绿道结构体系,主要包含社区内部游步道两侧的生态绿地以及社区内外的小型公园、街头绿地等资源。

2)新城集约的城市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远期将中心城区建成为200 km2、200万人口的大城市,推进荆州城区“一城三区、多组团多中心”的发展格局。

一城:即中心城区,包括沙市老城区、荆州古城区、沙北片区、荆北片区 沙北片区建设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生活居住等综合功能区。

三区:荆州高新区、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级荆州开发区。

多组团多中心:荆州城区襟江带湖依次形成老城区组团、沙北组团、荆北组团、荆州开发区、高新区、文旅区。

新城集约的城市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立起低碳生态细胞-低碳生态社区-低碳生态片区三级低碳生态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5]。高效便捷的城市门户、功能复合的服务中心、水乡风貌的生态新城,构建人性化的开敞空间,打造生态、智慧、宜居社区,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新区活力,营造低碳新城。

3.3 优化调整荆州产业

荆州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的优化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发展方向应把握:大力扶植工业,积极发展服务业,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各县市在县域经济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1)促进农业产业化。荆州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的优化升级,而荆州农业的产业化是产业升级必须坚持科技兴农,用现代技术武装农业,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推广拓宽粮食增长空间。通过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运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使得粮食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2)促进工业集群化。促进荆州工业集群化首先要发挥区位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其次当代工业科技发达,必须加快信息化的步伐,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有强大的拓展能力、产业延伸能力。

3)促进服务业现代化。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依靠服务业来提升。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土地、劳动力不再像过去那样廉价,资源的稀缺性显露出来,各项成本抬升,可能会引起制造业活动的转移。此时服务业应运而生,与日俱增,其发展促使制造业能级的提升。此外,吸纳尖端人才,发展科技服务行业在荆州服务业的现代化升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第三产业中,知识产业正在崛起,科技市场基本形成,一些以开发智力为主的科技型服务业相继出现。在一些大城市,各类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信息机构纷纷建立。这些新兴服务行业是以现代物质生产部门为基础的,是高度知识化、技术化的产业,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复杂劳动。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数量的持续增多以及城市发展规模的日益膨胀,全球城市均将面临着诸多的城市问题。能够构建一个系统健康、有机生态、活力高效的城市将是未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建设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荆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策略从完善荆州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打造荆州市多样的生态城市空间模式、优化调整荆州产业三个方面着手。未来荆州城市发展必须坚持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ID:010284]

猜你喜欢
荆州市荆州绿地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捉迷藏比赛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诗祖文魂百代传一一首届“中华诗人节”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走进绿地
荆州市2016年校园足球锦标赛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