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抽象艺术里的个人时态
——从“形”与“态”出发

2020-01-02 21:37周润泽
文化产业 2020年33期
关键词:时态形式艺术家

◎周润泽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 300141)

当艺术家在抽象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在对色彩与线条的重新审视,进行非再现的艺术表达时,艺术家的个人审美与所处环境对于某些形态的重视与运用以及这些形态对个人意识的反作用,从而使艺术家对这些形态所“着魔”或者是作为一种先进的绘画动能,创作者因此而进行持续与长久的探索与研究。

一、抽象艺术创作中“形”与“态”

在对抽象绘画的形态认识中,笔者认为:所谓“形”即形式或形状,指画面里的图示、形状、材料等;而所谓“态”,则为几种,一是画面中形的形态,或动静、或冷暖、或严肃深沉、或刺激挑逗。二是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此时的态所表达出来是完全能反映到一种里面去,并通过笔触与制作来表现出来。三是与上述所联系的是艺术家的个人时态,个人时态受到周围环境与个人意志的双重影响,第三种态更加能影响艺术家对抽象绘画中形的认知与样式,即个人时态的变化又影响了形的取舍与变化。形的变化本质上是“态”的变化在起作用,个人时态在抽象艺术创作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作用。

按照形式主义的分析逻辑,抽象绘画是在形象的不断简化中产生的,虽然形式主义分析存在片面与线性的发展问题,但在分析个人艺术家的在绘画上的艺术发展轨迹时,不得不来面对这个关于形式自律的问题,比如世人所熟知的冷抽象与热抽象的代表——蒙德里安与康定斯基,他们不是一下就走到抽象这条路上来,他们经历了现代主义绘画的一些阶段,而后在一个“个人批判”与社会接受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在追求艺术独创性的神圣过程中走到了抽象。从蒙德里安不同时期的绘画中,能明显地看到他经历了这个简化的阶段——印象的、浪漫的、抒情的、幻想与象征的而后才到建构主义抽象,蒙德里安在实现所谓“纯粹关系[1]”的艺术的过程中,他的作品也能够对新艺术与新环境做出反应,并且能够持续不断的变化与生成。此时“态”的作用与价值便体现出来了,在其代表性作品《百老汇爵士乐》中,蒙德里安受到纽约炫目夜景的启发,在保留了网格状线条的基础上使用亮丽的色彩与重色斑点来表达狂野的节奏及喜悦的效果。康定斯基创作了公认的第一幅抽象艺术作品——《即兴》。在康氏的抽象绘画里,他将形式构成元素与偶然客观相结合,强调自己内心感受与精神状态,并把自己的创作与音乐的乐律结合起来,赋予色彩和形以独立价值,而康定斯基的这种即兴与随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俄罗斯其他艺术领域的创作研究的启发。

二、抽象艺术的崛起与生长

当抽象绘画的合法身份被确立下来以后,外部世界的诸多影响因素以及艺术家在个人表达的差异性使得抽象绘画的发展产生了丰富的变化,抽象绘画里的画面形象无论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其基本是以非自然的形式构成的,画面中的色彩、形状构成的非具象的绘画形状成为艺术家的个体化符号。艺术家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状态使得他们在对纯粹形式的探讨中出现了比如至上主义、俄耳普斯主义、塔希主义、极简主义、硬边抽象等分支,这些抽象艺术的诸多流派无一不是在艺术家个人时态的变化而产生的。

影响马列维奇的是俄国哲学家乌斯宾斯基的论断,其以神秘学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来解释“第四维空间”,乌斯宾斯基认为“第四维空间”与时间和运动有关,并认为“四维空间是由三维物体存在的无数个瞬间组成——它的状态和位置,四维空间是用扩大了的意识,认识归纳世界的,物象不是以它表象的形式呈现,而是以它应该的形态呈现。”[2]在马列维奇的创作中,他通过理性的逻辑来建构至上主义,将色彩赋予宗教意义上的阐释,画面中所具有的象征形起了很重要的指涉作用,他认为圆形和方形是最具象征意义的图示,黑红二色是表现纯粹颜色的至上色彩,白色与宇宙联系而产生无穷的感觉。

抽象艺术在中国虽然是舶来的艺术形式,但却与传统中国更加感性的抽象思维合乎于此地。抽象艺术与民国时期介绍与引进,受到社会环境与意识形态的影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蛰伏期。抽象艺术的崛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各种新的视觉形式的介绍与引进,使抽象艺术在当时社会文化语境下开始对西方抽象艺术的移植。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经济的繁荣导致商品社会的快速进化,抽象艺术的商品价值不断提高;一批在国外学习与研究的艺术家回到国内进一步推广与带动,抽象艺术创作慢慢变得活跃起来。此时他们的观念已不同于西方的纯粹抽象绘画。艺术家直面日常生活的经验和精神冲动进行创作,并强调自由性、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同时,更多的是植根于本土文化情节的绘画观念与个人叙事。

马可鲁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纯粹抽象实验,他在绘画中采用比较粗犷的书写性方式,关注画面上意外痕迹的留存。他从开始的抽象水墨实验到出国后进行极简的创作,在国外的经历使他回到了文化认同与融合中来,从个人体验出发,使绘画方式遵从“偶发、无意义、无意东西方、自然生成的原则”。他的《啊打系列》包含了多种个人绘画经验,比如版画的转印方法、抽象的水墨书写、极简的绘画方式等;他在寻找更趋于自然书写的痕迹,以寻求文化象征的临界点。在当代中国视觉现象极其丰富的现状下,丁乙以不变应万变,数十年来在绘画中一直坚守“十”这个基本元素,展现的是丁乙无休止的探索与超越,凝聚了他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体察,并成为丁乙的世界观、艺术观及城市、社会和人的多维存在[3]。

在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创作中,本土元素的运用亦是抽象艺术家在个人时态上的把握,以中国传统意向美学为切入点,突出文人精神与当代性结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比如孟禄丁近来的创作中,他选取朱砂这一材料来进行合乎形式的创作,顾黎明选取民间艺术形式门神、敦煌壁画、传统山水画元素来进行抽象艺术创作。

社会环境的复杂与多变、包容与多元使得艺术家的“态”起了很大的变化。八十年代的“哲学热”所导致了“直觉说”“潜意识”“意识流”等思潮在文学与艺术领域风行;20世纪90年代以后商品经济大潮、艺术思想的解放,不断完整的工业现代化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抽象艺术在中国文化综合性的语境下“野蛮生长”。从开始的模仿挪用到自身觉醒,中国抽象艺术走出了一条复杂且独特的道路。

三、结语

在抽象艺术中,“独一性”与“个人符号”的重要不言而喻;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是艺术家的个人时态,艺术家的经验的独特性,艺术家保持自己的个人风格,艺术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才是抽象艺术的真正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时态形式艺术家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现在进行时
易混时态辨析
过去进行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