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春校园网络自制剧的审美优势

2020-01-02 21:37侯子晓
文化产业 2020年33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青春受众

◎侯子晓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山西 运城 041004)

青春校园题材的网络自制剧给观众带来了审美愉悦感,但也存在着一些审美危机,从文字到影像,不可能生搬硬套,还是需要对原著进行修改,承担的风险很大,有些可能改编很成功,但也有些可能就会落入俗套,导致内容雷同,利用“明星效应”而忽略故事本身、缺少思想内涵等,不能一味地跟风拍摄青春剧,而是要努力创造经典作品,打磨出精品,给观众带来焕然一新的审美体验,推动影视行业的积极发展。

一、网络的审美支撑

网络剧是指由网站参与投资拍摄、适合视频网站播放的影视作品,也被称作网络自制剧。与传统影视剧相比,它具有投资经济、篇幅短小,主题、形式更符合网民接受心理的特点①。目前,网络自制剧的发展也逐步日益成熟,数量也在稳步提升,网络自制剧大都是根据网络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比如《匆匆那年》《最好的我们》,还包括电视剧、电影也出现了不少根据网络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优秀作品,像《甄嬛传》《致青春》等。网络本身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像网络小说这样的文学作品和新媒体相结合,对于纸质传媒来说,更加便捷自由,节省了时间和费用。网站上的作家有些是职业的,也有一些业余爱好者,作品类型也是多种多样,青春、爱情、都市、科幻、悬疑、历史、武侠等,其中不乏一些高质量的、受关注的作品。网络文学作品一开始都是在网站上进行更新、连载,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对作家和读者都提供了便利。作家可以利用网络去写作、创作,在网络世界里找到自己的文学价值,不仅满足了作家的心理需求;而且从读者自身来说,能够接受、使用互联网的大都是青年群体,他们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喜欢并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可以选择他们所喜爱的一种方式去参与到网络文学的阅读当中。

现如今,网络更新速度快、发展也是瞬间万变,所以这就对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后期改编的过程中,编剧也可以根据留言、互动、投票去对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做出修改,增加对现实的关照性,选用一些时事热点话题,反映现实问题丰富整个作品的内涵,不能将青春题材的作品仅仅放置于谈情说爱的阶段,更多的还是要去表现生活,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迎合受众的口味。网络自制剧《最好的我们》还发起过关于其结局的一个投票,让观众参与其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除了网络文学依靠其发展,电视的发展也不再只是传统影视剧,很多视频网站公司选择和影视传媒公司联合出品青春网剧,开始转向网络自制剧发展,例如刘畅导演的校园青春网剧《最好的我们》是由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出品、小糖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制。所以电视剧的发展也逐步走向多元化。

二、观众的审美需求

在艺术活动里,无论艺术家怎样用烈焰般的思想和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如果没有读者、观众的欣赏,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无从实现,艺术创作也就等于没有完成②。所以青春校园题材的网络自制剧从开始就必须明确地圈定其受众,然后尽可能去满足受众的需要。首先,剧作要表现受众的青春校园生活,诠释出他们的青春。其次,展示出受众的意识形态,从中看到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方法,能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最后,剧作需要足够真实,足够贴近生活,让观众忽略影像的虚构性,从中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对于青春,也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感慨。《最好的我们》是近几年来青春校园网络自制剧中质量较高、口碑不错的一部良心巨作,这部剧缅怀青春的方式是被大批80、90后所认可和接受的。剧中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话“当时的他是最好他,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③看似简单的一句台词,却勾起了观众的无限回忆。此外,剧中还有很多关于校园生活的符号:像校服、篮球赛、歌唱比赛考试等等,都将观众带回了美好的校园生活中。青春校园题材的网络自制剧让观众在这个竞争激烈、压力极大的社会中,提供了宣泄的平台;观众从青春校园题材的网络自制剧中看到了他们曾经的自己,剧中的人物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做了他们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也弥补了他们内心的遗憾。还有就是剧中会有和现实生活相吻合的情节或一些热点问题,像“非典”“奥运会”、周杰伦的《晴天》等,都是观众亲身经历过的,通过影像再次展现出来,不仅勾起了他们的回忆,更重要的是观众重新拥有了话语权。

青春题材的网络自制剧的大都反映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通过一些固有的青春符号去推动剧情的发展,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多的是对日常生活的刻画,力求一种真实感,拉近角色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产生一种熟悉感,用贴近生活、真实化、日常化的审美风格打动观众。例如《最好的我们》整个剧情都是比较平淡,场景大都是在教室里,高中生活就是上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试、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卷子,但也有欢快的下课时光,耿耿、简单、蒋年年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围在一起讨论八卦等等,对她们来说此时的快乐要多过于学业给她们带来的烦恼,这样简单的时光才是最真实的,拍摄时有很多卷子、书本的特写镜头,将整个故事放在“非典”“奥运会”等社会真实事件的大背景下,这些都是导演的用心安排,在细节上也要与现实生活接轨,追求真实感。除此之外,高中时期的感情,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就是很简单、纯粹的。剧中主人公们面对文理分科时,他们就觉得要分开了,他们去KTV唱歌、每个人都显得很失落,最后耿耿、简单、蒋年年三个“振华姐妹花”彼此抱着痛哭。在青春校园题材的网络自制剧中,几乎都会有爱情线的发展,耿耿和余淮的彼此喜欢,但谁也没有说破;简单对韩旭多年的暗恋,为了韩旭一直默默努力;蒋年年对班主任张平的暗恋,她们都有自己对爱情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给观众展现的就是单纯的爱恋,一种朦胧羞涩感,很舒服自然,这就是高中时期爱情该有的模样。虽然网络自制剧里有些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所表达的情感是足够真实的。

【注释】

①孙建军.《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的视频网站持续使用模型构建》.《情报、信息与共享》,2013年第5期。

②陈建男、田东云、汤旭坤编著.《艺术概论》,2015年.第189页。

③《最好的我们》.刘畅导演.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出品、北京小糖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制.刘昊然、谭松韵、王栎鑫等主演。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青春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青春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