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0-01-02 21:37王竹韵
文化产业 2020年33期
关键词:文创文化产业融合

◎王竹韵

(常州开放大学 江苏 常州 213000)

在世界文化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意经济是一个重要趋势;创新创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以及经济的结合,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能够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步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门类、多元化及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格局。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特征

(一)注重创意创造

创意对于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知识”可产生创意,这样的知识也可被认知为创造力即结合现有知识体系而开发出的新颖形式。创意的产生基于已有的信息以及创意者的知识储备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创新”为创意的产品,该产品能够表现为全新技术产品和新颖商业模式。文化创意产业之中最具能动效应和活力的元素是创意性,有机结合人的创造行为及创意精神可体现出创意产业的生命力,并出现许多新模式和新作品,重视创意性及创造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1]。

(二)与其他产业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拥有广阔的前景,是因为其融合性和以输出价值与文化为核心的特点。文化创意产业也需要融合不同的传统行业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文创产业融合制造业能够为传统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注入动力。文创产业融合互联网科技产业,不仅扩大文创产业本身的受众面,更是互联网等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引擎以及核心支撑。文创产业结合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城市建造行业,将文化与价值寓于场所中,提升城乡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及装饰的人性化水平与文化品位。文创产业结合传统旅游业,将文创产品结合旅游产品,以文化思维设计旅游路线,提升传统旅游的文化性。文创产业结合传统第一产业,提升包装设计与营销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文创产业结合金融业,一方面提供更多投资途径,让社会资金流向更多样;另一方面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三)巨大的市场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相关统计可知,国际上人均GDP超出3000美元,可进入休闲娱乐的消费时代,并且增长速度较快;在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那么文化消费将进入“井喷时代”。我国在2016年人均GDP就已达到8866美元,超出“井喷时代”的临界点[2]。当前国内居民消费变化趋势是由温饱型转变为小康型,消费结构层次不断提升。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增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应着眼世界大市场,实现国际化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形态

当前国际上对于创意产业、经济、城市以及生态的讨论,已由学术理念研究步入实践新阶段。创意经济是发达国家一项可持续发展国策,也将作为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文化产业扩展到创意产业,并由创意产业跨越到创意经济,需要打破原有格局的限制,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形态;要掌握其构成以及在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充分理解“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不断演进的概念。这种演变能够展现出产业实践发展在范围、规模、层次以及阶段不同情况下的形态;产业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开展跨界实践,在迅速演进扩张以及升级换代下最终获得的结果。要通过创意,使文化和科技、经济、金融等不断协同、融合与创新。

由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水平,使文化产业从初级形态转变为包含了数字化、移动化及网络化的文化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新阶段产生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相比是更高形态,能够调整升级文化产业,突破产业管理原有边界,不断产生新业态,转移产业重心,实现产业交融与行业管理跨越。一般来说,创意产业基于制造业、服务业之上发展壮大,是升级第二产业、融合第三产业的最终结果。创意产业具有生产性服务内容,例如设计、研发等;创意产业也具有消费性服务内容,例如信息互动和休闲娱乐等。创意产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属于高端形态,是城市经济融合产业发展的新载体。

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积极促进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自媒体、移动网以及小企业、新业态、微方式、融思维发展,更注重数字技术核心推动力;在原创领域运用数字技术开辟新思路及新道路;通过数字技术来发展内容产业,注重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文化产品发展;利用数字技术转变、创新传播方式;运用数字技术转变文化消费以及接受方式;利用数字技术打开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通道。

此外,互联网+传统行业不断发展,注重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互联网新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可诞生数字电视、网络期刊、数字出版、手机节目、微信、微博以及移动客户端等形式[3]。“互联网+”不断发展,能够促进工业化发展,同时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其与传统意义的信息化不同。利用互联网+,创意设计能够促进消费品业、旅游业、建筑业、体育产业及农业等行业的升级换代。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问题。我国文化资源丰厚,但在文化资源利用上不能只是简单地展示和陈列文化资源,必须重视文化资源附加值以及利用效率[4]。应将富有厚重历史底蕴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在合理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保证其原真性,创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

其次是完善政策体系、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问题。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无形资产;创作者的合法私权、创意产品的生存空间以及发展可能性皆有赖于知识产权制度。只有创作者的创意得到保护,更多创新才成为可能,而良好的创新创意环境能够促进创意产品的产生,进而拥有更多受众和市场;良好的创意市场环境能够加快创意创新信息的传播,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事物,我国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和产业政策方面还不够完善或不够灵活,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复杂的互联网时代环境为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增加了难度。所以,必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践的需要。

猜你喜欢
文创文化产业融合
陶溪川文创街区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融合》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