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市场化之路仍有短板待弥补

2020-01-02 07:39李月清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竞价市场化定价

总体来看,近年来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步伐提速。政府坚持“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原则,出台多项政策加快天然气价格市场化进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政府管控天然气价格只是一种过渡性手段,各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进程也说明了这一点。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消费者对更为清洁的天然气具有偏好和支付意愿;另一方面,天然气行业自身的发展,包括天然气相关基础设施的持续增加和完善,也使得天然气的政府定价受到挑战,不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天然气向市场竞争定价方向发展也是历史的必然。

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占国内消费总量80%以上的非居民用气价格由市场主导形成,其中50%以上完全由市场形成,30%实行“上浮20%、下浮不限”的弹性机制。只有陆上管道供居民用气(占比不到20%)实行最高上限价格管理。在发改委最新《中央定价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强调了天然气门站定价将放开,由市场形成。

发改委《关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的通知》明确指出,所有进入上海、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公开交易的天然气价格由市场形成。从政策上来说,竞价参考底价、上下浮动范围都可以不受限制。而且目前冬季供气趋紧,即使没有交易中心,局部地区部分非居民管道气价格上涨可能也难以避免,企业间的相关谈判也早就开始。但以往管道气都是政府定价或指导定价,企业线下协商,大家对突然出现的通过交易中心形成价格不太适应。归根结底,主要原因还是希望能继续留在政府定价体系内,能在政府定价保护下,回避市场波动风险。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

但从目前竞价交易试点情况看,有不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暴露,交易机制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业界反应较大的竞价交易公告要提前发布问题;交易规则和系统完善问题;交易连续性问题;如何设置交易合约,实现与天然气行业长期协议对接、满足用气长期稳定供应等问题。

现货竞价交易能够快速发现市场价格,以及真实的市场需求量,为上游企业做好资源供应安排和下游销售计划提供依据。但目前来看,供应商仍相对单一,上游竞争机制尚不完善,且仍缺乏对长期市场定价有指导意义的期货交易及相关价格指数,相关产品的标准规范也存在缺失,这些方面的短板仍待补齐。

“目前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主要难点,一是天然气供应是从民生角度引入的,而改革后将带来价格上涨;二是管网分离中,中国还会受地缘政治、能源安全影响,改革中要考虑的因素较为复杂;三是天然气改革是上下游分段进行的,比如资源开发、长输管线方面的改革由国家层面决定,而城市管网则由地方政府决定。现在下游的城市燃气企业越来越分散,但上游依旧比较集中。”北京燃气集团董事长李雅兰认为,作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中国天然气改革进展备受关注,过去几年中国启动了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并取得较大进展,但还未建立完全市场化的天然气体系。

“我国天然气市场体系的特殊基础和市场规模决定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既有改革模式可供直接套用,但成熟市场经验依然具有借鉴意义,从欧美成熟市场来看,改革都需要经历较长时间,而良好的市场体系设计至关重要。”付少华认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应该是一个上中下游一体化的设计,不要分段进行,分段进行的结果可能互相制约。比如上游没改革,而下游改革得特别分散之后,话语权是不平等的,推动起来会比较费劲”。

“在价格改革方面政府应该给出合理的标杆价格。现在长输管线的价格是按照净资产收益率计算的,城市燃气价格是按照有效资产收益率计算的,不能很好地体现燃气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建议在这部分价格改革上给分类、分级、区域性的引导性的标杆价格。”景春梅称。

猜你喜欢
竞价市场化定价
重要更正
解密主力开盘竞价做假意图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利用Fabozzi定价模型对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定价的实证分析
羌绣市场化发展对策研究
管道天然气竞价交易引发的思考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供方体制应尽快走向市场化
自主定价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