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改如何确保民生用气

2020-01-02 07:39李月清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门站气价销售价格

出于民生考虑,近年来天然气价格改革侧重非居民用气,居民气价改革相对滞后。价格水平自2010年以来一直未做调整,价格倒挂、缺乏弹性,以及执行争议不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6月10日起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完善价格机制。这是我国自2010年以来首次调整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最大上调幅度原则上不超过每立方米0.35元。调整后,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将与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机制相衔接。

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原因很简单,近年来天然气价格改革分步推进,但主要侧重于非居民用气,居民用气价格改革相对滞后。而随着国内外市场形势变化和非居民用气价格改革深化,居民气价偏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价格倒挂,不能反映成本,其居民用气平均门站价格不仅低于进口气供应成本,也低于国产气供应成本。居民气价倒挂,既不利于保障居民用气供应,也不利于天然气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价格缺乏弹性,不能反映供求变化。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实行上限价格管理,价格机制缺乏弹性,不能灵敏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特别是冬夏季节性差异,价格信号失真,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节约使用。三是执行争议不断,加大监管难度。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低于非居民用气价格,容易导致供需双方钻空子。实践中发现,居民用气数量成为上游供气企业与下游燃气公司争论焦点,影响市场运行效率,也不利于政府监管。

“在完全市场化情景假设中,居民气价失去政策保护后面临大幅上涨风险,可能影响社会舆论和稳定,而高价国际进口长协则面临低价现货冲击,可能产生国际违约风险和外交争端。”景春梅表示,经过1年多实践,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后,各地相应调整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同步实施了精准补贴等措施,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此次改革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对保障基本民生作了充分的政策安排,不会对居民基本生活带来显著影响。按照终端销售价格最大提价幅度每立方米0.35元、2018年8月份全部疏导测算,影响2018年CPI上升0.02个百分点,每户每月基本生活用气增支不超过7元。考虑到大多数地方销售价格调价幅度低于0.35元,对CPI的影响会更小。对于城镇低收入群体,通过采取发放补助、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精准补贴”措施,其基本生活将不受影响。北方地区农村“煤改气”家庭,给予补贴后负担也基本不增加。此外,国家已经要求各地通过减少供气中间环节、加强输配价格监管、完善阶梯价格制度等措施,尽量降低终端价格调整幅度,减轻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当前,天然气价格改革攻坚克难已进入新的起点。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建立由市场决定的价格机制,需要构建起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体制改革需要与价格改革协同推进。只有加快体制改革,把竞争性环节放给市场,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天然气开采、进口,加快管道、接收站、储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平开放,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通过增加竞争来降低成本,才是促进天然气普及利用的根本之道。

猜你喜欢
门站气价销售价格
气价上涨还会持续多久?
2020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2021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略有上涨
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下跌城市增多
CNG门站运营管理标准化建设应用与实践
关于天然气管道门站设备管理工作的探讨
某城市门站燃气调压器出口温度保障可靠性的提高
“劫富”的阶梯气价为何不“济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