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避免5大误区

2020-01-03 00:37
家庭医药 2020年14期
关键词:护心牛羊肉心血管病

控制体重、饮食均衡、积极锻炼……这些护心原则众所周知,可现实生活中,遵守这些原则并非易事。而且,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心内科专家迈克尔·卡特勒博士经过多年调研发现,人们在护心方面还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好”“坏”胆固醇都高,可以两相抵消。

研究发现,“坏”胆固醇和“好”胆固醇同时升高,并不代表健康。而且,“好”胆固醇升高,同样会带来患心脏病的风险。

建议:40岁以后,最好每年检查一次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必须把胆固醇水平控制得比正常人更低,最好每3~6月就到医院做一次胆固醇检测。

误区二:他汀类药物有很多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

研究表明,7%~15%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出现肌肉疼痛,但这并不像心脏病和脑卒中那样危及生命。若患者体内“坏”胆固醇长期过高,且不遵医嘱服药,反而会诱发心脏病和脑卒中。

建议: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坏”胆固醇水平,预防死亡、心脏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且在血管手术中起着疏通动脉的作用。如果患者在服用他汀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可咨询医生尝试其他药物,或使用长效他汀类药物,看是否更容易耐受。

误区三:经常锻炼身体,所以不用“忌口”。

研究表明,经常锻炼并不代表你能随心所欲地吃。奶酪、冰淇淋、高脂肪红肉、黄油等食物富含饱和脂肪,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即使你经常运动,其中的一些饱和脂肪也会进入你的动脉,造成堵塞。

建议:每周进行4次锻炼,平均每次40分钟;注意饮食,多吃鱼类、鸡肉、蔬菜、水果、豆类、橄榄油等有益心脏的食物。

误区四:不吃鸡蛋,因其胆固醇会伤心脏。

学界关于鸡蛋摄入量与心血管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研究人员在长达32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每天吃1个鸡蛋并不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对于亚洲人来说,每天吃1个鸡蛋,患心血管病的风险还会降低8%;与每天不吃或很少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天吃鸡蛋的人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降低18%,中风死亡风险降低28%。

建议:大家可每天适量食用鸡蛋,每周吃3~6个最适宜。健康早餐还应包含多种食物,比如全麦面包、纯酸奶和水果等。

误区五:牛羊肉不利于心脏健康,要少吃。

研究表明,每份较瘦的牛羊肉中,仅含2克或更少的饱和脂肪,其中还富含蛋白质和铁,适量食用对身体健康有益。

建议:如果你想吃牛羊肉,可选择瘦一点的。早晨吃了鸡蛋,午餐或晚餐再吃50~75克瘦牛羊肉,也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猜你喜欢
护心牛羊肉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谨记夏季护心法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我国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
「护心三宝」如何用
收下这份护心秘籍
LC-MS/MS法同时测定护心口服液中11种成分
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