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废弃物回收难的成因与对策

2020-01-03 09:28平南县农业农村局卢洁汉
农家之友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资废弃物田园

平南县农业农村局 卢洁汉

清洁田园,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的途径。通过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的活动,探索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在农田、溪坑、沟渠、水塘边、道路旁的树根下,都有随手丢弃的农药瓶、肥料包装袋等。主要是农民环保观念淡薄,没有意识到随手丢弃的农药瓶、肥料包装袋等会污染环境,并且没有完善的处理机制,清捡回收的农业生产废弃物只能长期堆放,不懂得如何处理。

以平南县为例

平南县在深入开展“清洁田园”专项活动中,全面开展废弃农资及包装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形成以农药生产和销售企业为责任主体、相关部门协调督导、有关单位回收存运、有处理资质单位进行规范化处理的废弃农资及包装物回收处理机制,使废弃农资及包装物收集归位、集中统一处理。废弃农资及包装物清理回收的重点区域是城乡结合部、大镇大村周边、主要道路旁、主要河流两岸等农业生产基地,以及其它区域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标准示范园等集约化、规模化农作物种植基地。通过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回收处理各环节进行严格监管。但是,在开展清洁田园活动中,经过实地的调查发现,一些农户在对农作物进行施肥、施药后,常把农药瓶、包装袋等农资废弃物随手丢弃在田间地头或沟渠旁,给农村生态环境及农民人身安全带来危害。农资废弃物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源之一,被随手丢弃的农资废弃物不仅会污染土壤,妨碍农作物生长,还会危及人身的安全。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们着力探索了有偿回收的方式,以解决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难的问题,引导农民主动收集农业生产废弃物,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农资废弃物回收难的成因

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由于部分农民环保意识不强,把用过的农药瓶子、袋子随意丢在农田、溪坑、沟渠、道路旁。这些瓶瓶罐罐或多或少含有农药残留物,没经过处理就随意丢弃,不仅污染周边的环境,还暗藏着安全隐患。

没有完善的处理机制。用过的农药瓶子、袋子没有固定的回收场所,农民拿着用过的空瓶不知道放到哪里。有些村屯收集上来的空瓶长期堆积,不懂得如何处理。

资金投入不足。平南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业生产废弃物。靠农民自觉清捡的数量有限,政府部门要有专门的资金支持,废弃物回收工作才能持续开展。

农资废弃物回收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经过调研,取证,对农资废弃物回收难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

第一,宣传引导,转变观念,实现“随手丢”到“顺手捡”的转变。通过电视节目、手机短信、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农民树立清洁生产意识,增强参与田园保洁的自觉性,将“农资废弃物随手丢”的坏习惯转变“农资废弃物顺手捡”的好习惯,将“农药化肥随意用”的落后生产方式转变为“农药化肥合理用”的科学种植方式,将“清洁田园,与我无关”的错误思想转变为“田园清洁,与我有责”的正确思想。在田园、果园、茶园及主要道路沿线设立固定宣传标语,举办文艺下乡、乡村电影宣传活动,通过农资代销点发放“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清洁田园主题宣传活动等,大力宣传开展“清洁田园”活动的意义。

第二,政府主导,网络助力,实现“销售多少,回收多少”的目标。由政府部门牵头,充分利用农资销售网络,建立“农户自发收集、经销点有偿回收、乡镇监督转运、县无害化处理”的农资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农户对农资废弃物进行清捡后,按照瓶、袋、针剂等类别分类收集。经销点张贴回收公告,公布回收价格,对农户购买农药进行购买、回收登记,按“定点定人、按件计价、分期集中、统一处理”的模式进行回收,实现“销售+回收”的一条龙服务。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定期与经销点对接结算,联系农资生产企业进行无公害处理,县政府对回收处理各环节进行严格监管,成立“农业生产废弃物收购补贴基金”,每年对生产企业和经销点的回收工作进行考核,对回收工作突出的个人和企业按照一档1500元;二档1300元;三档100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第三,农民身兼“经营者”和“保洁员”,实现田园长效保洁。按照农田、果园、菜园、茶园的经营权划分环境保洁整治责任区,落实农民的保洁责任,让农民不但要当好承包耕作田园的“经营者”,还要当好坏境的“保洁员”,按照田间有垃圾桶,路边有宣传牌,屯里有保洁员,的“三有”标准开展田园清洁长效管理。目前全县共有“清洁田园”专业保洁员1253名,设立田间回收垃圾桶12257个,县“田园办”与全县663家农业生产经营(承包)者签订田园清洁“三包”责任协议书,确保在承包田地不乱用农药、不滥施化肥,不乱丢废弃物。

第四,田园环境“统防统治”,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结合水田“以小并大”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资源整合作用,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实行“统一测报、统一配药、统一施药、统一收费、统一验收”的“五个统一”,以提升农产品品质、保护田园生态环境。目前我县统防统治组织或种植专业合作社达100多个,全县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约20万亩。

第五,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规范农资生产企业和经销点经营行为。县政府与化肥、农药生产企业加强合作,要求其在农资生产、运输、销售、回收等环节落实企业责任,不但要为农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资产品,还要积极回收处理农资废弃物。目前,全县通过农资生产企业已回收处理各类农资废弃物1.2万吨。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农药经销点乱开“农药大处方”的行为,要求建立蔬菜农药专柜,实行高、中、低毒农药分类明示摆放销售,督促农资经营者健全诚信经营承诺制度,全县已经有131家农资销售点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县政府还与邮政农资配送中心签订了回收协议,邮政农资配送中心协助回收1.8万件农资废弃物。

第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政府要成立“农业生产废弃物收购补贴基金”,作为农资废弃物回收资金和经销点工作奖励,这样废弃物回收工作才能持续开展。活动开展取得的成效

通过有偿回收农资废弃物,首先是转变了群众的观念,不再随便丢弃的农药瓶、袋,用过的农药瓶、袋都放到指定的回收点。其次是净化了田园环境,由于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再乱丢农药瓶、袋,看到农药瓶、袋也随手捡,使田园环境得到净化。

由于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实行“统一测报、统一配药、统一施药、统一收费、统一验收”的五个统一,达到节本增效、减轻污染的目的,实现了农产品品质提升、收益增加与田园生态环境受保护的“双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根据统计,全县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20万亩,病虫害防治效果平均达90.5%,比非统防统治区的提高7.5%,在经济效益方面,每亩每年用药量减少600克,共减少用药量120吨,节约成本960万元;在产量增产方面,平均亩增产粮食50公斤,总增产粮食1000万吨。目前,全县已组建成立85个专业化统防统治合作组织或服务队,配置各类型机动喷雾器2235台,大中型机动喷雾机280台,统防统治机手2520人,服务范围覆盖全县各乡镇。

农资生产企业和农药经销点销售和回收相结合,在群众购买农资时统一登记,以一定的价格向农民收购农药瓶、化肥包装袋、地膜、针剂等废弃物;由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对经销点回收和转运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结算,形成“政府引导,农户清捡,经销点回收,乡镇监督转运,县无化害处理”的回收处理体系。

猜你喜欢
农资废弃物田园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