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高校学中文“并不轻松”

2020-01-06 05:17田秋
环球时报 2020-01-06
关键词:美国大学英译母语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田秋

美国数据网站Statista的统计显示,在2018-2019学年度,有接近37万中国留学生在美修课。中国学生在外,除了学习当地文化,不少学生还愿意选中文课或中国文学相关课程。有些人可能为了“偷懒”赚学分,有些人则想从外国人的视角来认识中国文化。当然,在美国的中文教室里未必很轻松,就算母语是汉语,也并非就比外国学生有优势。

在美国西海岸某大学的一门中国文学课上,《环球时报》记者通过学生们的面孔和名字发现,有一多半学生来自中国。老师在讲台上耐心地解释着杜甫的诗句时,有同学却在座位上用平板电脑看视频。一名在该校担任了3年助教的博士生告诉记者:“一些中国学生会扎堆选修中文课,他们认为中文课更加简单,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学好。”

在美国的大学,中文课程一般分为两种:语言课和文学课。语言课的内容是汉语的听说读写,仅对母语非中文的外国学生开放;而大多数文学课则没有任何限制,个别高难度的课程可能会需要学生达到一定的现代汉语或古代汉语的水平,但绝不会把母语是中文的学生拒之门外。许多中国学生会选取这类课程,不少人是因为兴趣,但不可讳言的是也有学生想以此轻松拿到学分、通过考试。

但是,中国学生修中文相关课程,真的有优势吗?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美国大学中的中国文学课针对所有文化背景的学生,因此所使用的材料100%是英文材料。学生需要阅读文学作品的英译版本、相关的英语学术文献,最后的课堂作业和考试也要用英语完成。举例来说,老师布置了一篇鲁迅的小说,如果学生只阅读中文原文而不读其英译,就难以在作业和课堂讨论中引用小说中的内容。这种中国文学课的英语论文作业中,要使用大量的文学、历史以及社会学的英语专业词汇和概念。这些内容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新的,中国学生也能从中大大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除了语言方面的困难,在美国上中国文学课更具有挑战性的是内容分析和理解,从这方面来说,中国学生也能学到不少新知识。海外汉学的研究角度和方法都与中国本土研究十分不同,常常需要思考的问题也不一样。另外,专攻这方面的外国老师都具有十分深厚的中国文学素养,也能判断学生的回答是否具有原创性。有趣的是,美国大学的课堂注重学生锐意创新,记者了解到一些作业会要求学生选取《水浒传》中的一段写成英文剧本,或者将喜欢的一句中国古诗画成一幅画。

基于以上原因,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选修中文课程时,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学术兴趣和职业发展,选修真正对自己有用的课程,不要存有投机取巧的心态。另外,也不要带有优越感,切忌骄傲和“轻敌”,要虚心学习、认真对待,才能有最大的收获。▲

猜你喜欢
美国大学英译母语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小”的英译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