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热词“口吐芬芳”的修辞阐释

2020-01-06 07:55刘晨
银幕内外 2020年8期
关键词:反讽芬芳

摘要:“口吐芬芳”是近几年网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它涉及内容广泛,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芬芳”代指香气外,还比喻美好的名声,当其经过漫长的语言发展过程,逐渐显示出其他的修辞含义,情感内涵愈发丰富。本文将对比探讨“口吐芬芳”与“芬芳”之间的关系,试图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口吐芬芳;芬芳;反讽;文明用语

“口吐芬芳”是近几年来的网络流行语,指说脏话,但这个词语本身并不指代任何具体脏字,甚至“芬芳”一词在中国自古以来还带有褒义色彩,例如形容美丽好看,香气扑鼻的花朵,我们会说“芬芳四溢”。当“口吐芬芳”一词进入网络用语时,其各式各样的用法体现着当代网民的心理,显现着时代的文化召唤,希望拥有一片文明的网络环境。

一、“芬芳”的辞书含义

为考察“芬芳”的语义,本文对国内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中的“芬芳”释义进行了搜集整理,为更清晰地展示《汉语大词典》对“芬芳”的解释,下文用序号分列如下:

芬芳1:香;香气。

芬芳2: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名声。

我们可以看出“芬芳1”的释义更接近词语“芬芳”的本义。“芬芳2” 是在“芬芳1”的基础上间接引申而来。由事物散发的香气联想到人,使用移就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移物就人,美好的名声和德行也可以作为人所散发的香气的象征,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名声,其语义引申过程中“芬芳”的感情色彩进一步强化,褒义色彩越发浓厚。

我们分别对“芬芳1”及“芬芳2”进行语义分析,示例如下:

芬芳1:[+人][+感觉][+舒适愉快][+气息]

芬芳2:[+美好的][+德行]U[+名声]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词语“芬芳”义项引申过程中,“芬芳”的表嗅觉义素[+嗅觉]逐渐弱化,表美好义素[+美好]逐渐强化,而这一过程是一系列修辞化作用的结果。下文所讨论的“芬芳”其所有义项均在这两个义项范围内。

二、“口吐芬芳”语义的修辞化生成途径

学者谭学纯在《语言教育: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中阐述了“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并且阐明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概念认知侧重理性地构建认知对象,修辞认知侧重主体的新鲜感觉理解认知对象,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换。”前文整理的国内权威词典对“芬芳”的释义,属于概念认知,让我们理性而快速地认识了词语“芬芳”的一般意义,但概念认知中又隐含着修辞认知,词汇的语义生成是修辞认知介入概念认知最常见的表现。本文基于这一学术背景下探讨网络用语“口吐芬芳”的语义修辞化生成途径,我们将其语义特征分析如下:

口吐芬芳:[+人][+发出][+侮辱性][+语言]

通过对比“芬芳”的词义及“口吐芬芳”的词义,我们可以发现“口吐芬芳”具有[+侮辱性],即[-舒适愉快]U[-美好的],这与“芬芳”的辞书释义恰恰相反,而这种表达手法是反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反讽,又称反语,是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了解其用意。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网络热词“口吐芬芳”的含义是词义的转移,而纵观社会学,这却是道德对人们的提醒和督促改进。“口吐芬芳”的人并不是那些出口成章、文质彬彬且道德修养高的人,恰恰相反,“口吐芬芳”的人是那些满口脏话的人,而这些人正如网友对他们的评价“很掉价”“让人看不起”。事实上,网友试图用“口吐芬芳”规劝那些满口脏话的人,告诫他们爆粗口属于语言暴力,是缺少素养的表现,将遭人唾弃鄙视,从而愿人们在网络平台上文明发言,做到真正的“芬芳”。

三、“口吐芬芳”语义的修辞阐释

人们通常认为,修辞只是被动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主体生存状况,却忽视了修辞另一个更重要的功能:修辞话语如何主动地介入社会现实、参与主体生存模式的建构。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所讲述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赵太后不仅仅是一国之君,更是一个母亲,她疼爱小儿子的心甚至超过了爱赵国的心,群臣直言让长安君为人质,都是为了赵国着想,并不是为了长安君考虑。而触龙抓住了母亲的角色,借助超越自然语言的修辞艺术手段,转换赵太后的身份,让她以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待国事与家事之间的关联,同样都是让长安君为人质,但触龙却不单单是为了赵国的现在考虑,更是为了长安君自己甚至为了整个赵国的以后做打算,最终使赵太后心悦诚服。

有济世之心,尚须有济世之术。大臣们进谏的失败与触龙的成功,恰恰显示了修辞对于提高语言涵养的重要性,也彰显了古代修辞使用的特征。古人重视修辞的伦理性,把修辞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社会风气以及个人修养等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修辞的社会功用。出言陈词,关系人身之得失,甚至國之安危,“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可见,古人修辞的使用在维护人伦关系和睦相处方面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语言不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更存在于虚拟生活中,作为社会的生成物,网络热词更是最贴切社会。王国维说:“造词之始,有取诸其物之形者,有取诸其物之色者,有取诸其物之声者,有取诸性习者,有取诸功用者,有取诸相似之它物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赋予了“芬芳”更多更新的意义,“口吐芬芳”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网络环境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字典编辑部.汉语大词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2] 谭学纯,朱玲,肖莉.修辞认知和语用环境[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6.

[3] 汪树福.浅谈“反讽”的修辞手法[J].当代修辞学,1990(03).

[4] 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5] 温显贵,成文露.《尔雅》植物名词重出现象简论[J].湖北大学学报,2017.

作者简介:刘晨(1996—),女,陕西安康人,18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修辞学。

猜你喜欢
反讽芬芳
唤醒芬芳
一路芬芳
檀香之爱
花开芬芳
浪漫的芬芳
浅析反讽在《变形记》中的几种形式及其效果
临界之美
《小世界》的现实主义革新之我见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昙花开放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