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训练弹药保障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2020-01-07 01:12漆政昆王海滨刘红亮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9期
关键词:弹药信息化设备

漆政昆 王海滨 刘红亮

(1、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燕山路1454 号,安徽 蚌埠233000 2、山东省青岛市91040 部队,山东 青岛266000)

近几年来,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局部战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不断装备海军部队,航母、大型登陆舰、综合补给船等新型作战力量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按照军事训练大纲保障部队完成实弹训练任务,对舰艇训练弹药的保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 舰艇训练弹药保障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随着编制体制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入,舰艇训练弹药保障能力正稳步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正逐步提高,通用化设计思想正逐渐融入,信息化建设正持续推进。但是新的保障体系运行后,保障工作仍处于磨合阶段,部分技术手段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暴露出了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

1.1 保障技术难以适应高频率、高强度训练任务需求

一是弹药保障任务繁重,需要保障的装备种类较多,同时完成多舰次的训练弹药保障技术还存在一定困难;二是弹药保障技术要求高,而军事职业教育平台正在建设当中,在线自主学习资源还不够完善。

1.2 保障手段还未达到通用化、机械化要求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训练弹药保障配套装设备有了较大的进步,初步实现机械化,少部分配套设备实现了通用化,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装备保障配套设备种类繁杂,通用性不强,造成装设备的使用效率不能最大化;二是保障作业环境复杂,机械化应用受限,少数单位还处于非机械作业阶段,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1.3 现有信息化水平难以适应高效、精确的实战化训练需要

当前,舰艇训练弹药保障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硬件网络布设、质量监控管理、弹药条码编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还未多环节、多领域、全方位实现信息化管控、智能化运用,还不能对弹药保障实行全程跟踪,也无法做到训练弹药保障过程的可视化。

2 舰艇训练弹药保障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快军民融合突破,提高“一体化联合保障”能力

通过构建“一体化联合保障”模式,将分散的力量集中、闲置的设备利用、空闲的资源调用,从而提高综合保障能力。“一体化联合保障”通过科学调配各保障大队、工厂和地方保障人才、技术和资源,实现“任务共担,资源共享”。其中各保障大队为主干力量,工厂企业主要提供技术和设施设备补充,地方为保障辅助力量,其他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支援力量提供智力和业务培训支持。例如可利用地方直升机等航空设备,加强空中机动保障力量;引入地方装卸搬运设备及专业操作技师,提高港口码头保障效率;引入地方物流设备和网络,增强可视化保障水平;引入智能无人设备,提升精确化保障能力。

2.2 促进保障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保障可视化水平

美军弹药的整个保障过程,离不开发达的信息化平台。为了实现弹药储供、输送、使用的全程可视化,将自动识别技术、全球运输网络和决策支持系统融合在一起构建保障信息化平台。借鉴美军先进经验,训练弹药保障信息化平台可分为: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仓储弹药信息系统、弹药转运信息系统和弹药保障指挥控制系统。

2.2.1 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普及与大数据相关技术发展,大数据的核心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主要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同时完成相应的分析预测并能够对系统决策进行评估。

2.2.2 仓储弹药信息系统

仓储弹药信息系统大量的用条形码技术采集的弹药信息,将弹药报表实现电子化、实时化,信息查询实现快速化,缩短申运程序,节约人员和经费。根据弹药的存放环境和空间,自动优化设计,形成布局合理的储存策略,有利于弹药的管理和分发。通过分发子系统模拟和预测不同训练任务和作战条件下各种弹药消耗的不同标准,设计多种分发方案,最后从中选优,并用智能化的机械装置对弹药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装载,以缩短分发时间、提高弹药保障效率。

2.2.3 弹药转运信息系统

弹药转运信息系统根据弹药保障任务,调用配套设备和车辆状态、环境信息和指令任务并监控运行状况,帮助保障人员快速完成训练弹药保障任务。

2.2.4 弹药保障指挥控制系统

弹药保障指挥控制是弹药保障信息网络的核心,指挥员通过该系统可对本级弹药供应力量进行全面的态势感知,实施快速准确的指挥和调度,实现训练弹药供应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保障计划的拟定,保障方案的评估选优,保障任务的生成和保障行动复盘评估。

2.3 优化配套设备建设,提高通用化标准化水平

针对保障过程中使用的专用工具和设备非标产品多、接口规格多、设备器材功能重复和通用性不强等不足,组织力量对专用工具、设备和器材等进行收集梳理,建立信息数据库。 对现有专用工具、设备和器材等进行优化,制定标准,使得配套工具和设备能够互补互用、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避免浪费。

2.3.1 设备通用化

按照通用化设计标准,一方面对训练弹药的各种接口进行统一;另一方面将配套检测设备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一个自检仪可以检测多类型装备;最后对工具器材进行重新设计,减少专用工具数量,提高工具通用性。

2.3.2 包装标准化

加快包装标准的补充和完善,制定标准时包装单元尺寸标准、标识标志标准可以规范军品单元的包装规格和识别标志,增加包装件对运输工具的适应性,方便物资、器材的识别、搬运和装卸,从而提高快速保障能力。

2.4 加强高科技手段应用,丰富保障多样化手段

针对当前海军弹药保障效率低,保障时间长,人员劳动强度大,野蛮作业等问题,综合运用智能机器人、无人智能搬运车和可穿戴机械外骨骼等高技术手段,能有效提高弹药保障效率,并为保障智能化提供了新手段。

2.5 推进虚模拟训练设备运用,建设专业学习交流平台

目前,由于缺少培训和相应的学习平台,难以满足新型训练弹药保障的技术要求,因此必须加快模拟训练设备推广,利用VR 等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各类场景下不同专业训练任务。一是针对等不同训练对象,在单兵训练、班组训练、分队训练、演习保障等不同训练阶段,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对部队现有的训练弹药保障资源进行整合、修订和完善,形成涵盖各个对象各个层次的训练资源;二是模拟、虚拟和实装相结合,按照“简便、实效”的原则,将虚拟现实技术、虚模结合技术、气象模拟技术、环境模拟技术等不同技术结合起来,找出在不同场景下存在的技术难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三是远程支援技术的运用,利用院校和科研院所学术优势,提供远程智力支持,解决模拟和虚拟训练过程中的疑问和难点;四是集成军职教育上的慕课,在模拟和虚拟训练系统中集成职业教育慕课,通过整合优质慕课资源建设专门的学习交流平台。

3 结论

历次战争表明,训练必须靠保障、打仗就是打保障。本文在梳理分析当前舰艇训练弹药保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为立足之本、人才为支撑、高科技为手段、军民融合为突破、“一体化联合保障”为核心,研究提出提高保障能力和效益的对策,以图解决打赢瓶颈,有效提升战斗力。

猜你喜欢
弹药信息化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大口径舰炮弹药储供系统可靠性研究
美国狼弹药公司A16.5mm卡宾枪
月“睹”教育信息化
打不完的弹药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调试新设备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