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 的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

2020-01-07 01:12石宪军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9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框架数据库

石宪军 孙 涛

(1、菏泽市测绘研究院,山东 菏泽274000 2、菏泽市测绘院,山东 菏泽274000)

现代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是以数据信息为核心的管理平台,涉及土地规划、耕地保护与资源开采利用等诸多方面,对区域内部土地数据、矿产数据以及测绘数据进行综合,并依托于数据库以及信息网络,提升系统对于各类多元化信息数据的获取、调用以及使用能力。

1 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概述

基于现代国土资源信息多元化、管理难度大的要求,传统纸质数据管理的模式,已难以满足数字化管理的要求。诸多管理单位逐步将ArcGIS 引入到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之中,旨在通过ArcGIS 架构的性能优势,不断提升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能,切实满足现阶段的国土资源管理需求。

利用大数据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采用GIS 相关技术将数据采集、修改与管理等环节逐步统一,有助于从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编制、报批审核、过程监督与建设评价等,采用全生命周期法进行科学管理,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与综合利用的效能;利用GIS 中的叠加分析等方法,监督违法占地、土地批后管理等流程,优化传统人工巡查监督环节。

2 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系统设计

通对ArcGIS 框架下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的全面梳理,有助于更加系统的掌握系统架构设计要求,明确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机制,为后续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完善做基础。

2.1 平台系统结构设计

为确保ArcGIS 框架能够更好地指导系统运行,在系统设计思路理顺环节,有必要对系统运行模式、系统体系结构进行梳理,确保为数据库设计、功能实现做好框架支撑[1]。通常从多源数据、多维数据的角度出发,系统平台构建过程中,顶层用户部分宜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便于用户直观便捷的对数据进行交互式操作;软件底层数据则使用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实现更为简捷、高效的数据支持,通过运行架构的合理选择,为系统以及软件模块的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系统设计的前提是客观的需求分析,在ArcGIS 框架下应结合国土资源业务系统的内容以及特性,从底层数据管理、基础数据维护、数据流交互、用户相应友好机制等多维角度,实现数据管理系统与传统地理信息技术有效集成,形成一体化、协同化的系统管理体系。具体来看,在系统运行模式设计思路的指导下,形成以B/S 系统运行平台,由其对系统涉及到的所有业务进行规范,并驱动各项系统任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以C/S 平台,对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内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并通过该框架,对系统权限、用户访问等进行设定,进而满足实际的系统使用需求。

2.2 平台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可从基础数据库以及业务数据库两个维度出发,进行系统数据库设计,一般选用Oricle 或SQL Server 等大中型数据库。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有效满足实际的信息数据管理使用需求[2]。考虑到实际使用需求,在开展系统数据库设计时,可通过打造县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作为区域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节点单位,并逐步将县级、市级以及省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衔接起来,形成垂直化的系统数据库运行模式,实现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实时更新以及有效联动,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确保各项管理、决策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3 元数据库设计

MataDate 作为描述数据属性的信息,被称作“数据的数据”,系统数据库统一化、集中化管理设计时,可通过元数据库的方式,形成数据仓库,应当根据相关技术规则以及业务开展的要求,建立起核心元数据库,通过元数据库的打造,为数据共享、交互奠定坚实基础,在核心元数据库建设完成后,逐步进行全集元数据库的建设,形成涵盖信息标识、信息描述、信息更新为主要功能的业务模块,切实满足现阶段的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对于数据信息的使用需求,便于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快速的获取各类过于资源数据,增强国土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切实满足实际的区域开发要求。

3 ArcGIS 下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实现方法

ArcGIS 框架下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实现,应以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为导向,依托现有的技术手段,对ArcGIS 下相关系统功能模块进行完善、升级,充分满足国土资源的管理要求,实现对土地信息、矿产信息等国土资源数据的合理使用。

3.1 图文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为降低ArcGIS 框架下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难度,增强其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在系统功能模块实现的过程中,有必要借助于图文一体化技术,通过TAB 页的方式将相关内容信息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用户在登陆系统后,可根据工作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功能模块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办理、业务查封以及相关工作,工作难度大大降低,同时也便于进行各类业务的综合统计,形成高效的后台管理机制[3]。

3.2 工作流驱动与公文表单设计技术的应用

工作流驱动以及公文表单设计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内涉及到的文档、信息以及各项任务,能够按照系统内的相关流程以及规则,将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中涉及到的表单、项目、附件、用户、权限以及流程整合起来,进行自动运转,有效提升业务活动的自动化水平[4]。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度,有效提升管理工作质效。

3.3 数据恢复与CA 认证技术的应用

ArcGIS 框架下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服务器一旦出现故障,势必造成系统瘫痪,引发数据丢失,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增加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容错率,减少服务故障引发数据丢失所带来的危害程度。通过数据恢复技术以及CA 认证技术的合理应用,在系统内部进行统一身份认证,在每一个功能模块设立单独的ID 以及密码,并且借助于公开秘钥密码技术,通过CA 认证对所涉及到的密码进行管理与发放,从而增强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减少数据丢失风险。

4 结论

基于ArcGIS 的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很好地满足了国土资源信息管理自动化、高效化的要求,在充分满足日常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提下,简化了管理流程,节约了管理成本。为实现ArcGIS 技术与国土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通过梳理系统设计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对图文一体化技术、公文表达设计技术、组件技术以及WebGIS 技术的合理应用,构建完备的系统功能模块,充分发挥国土资源数字化信息系统的管理效能。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框架数据库
基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简介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浅谈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创新路径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