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施的探讨

2020-01-07 23:15郁海桃
科学咨询 2020年3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郁海桃

(常熟国际学校 江苏苏州 215500)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年修订)》提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社会培养出创造性的信息技术人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创新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信息技术课堂也逐渐从偏重理论知识学习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转变,重视学生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独立解决信息技术问题。因此,教师要思考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图片的获取与加工”为例,探究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

一、问题及问题解决的界定

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出,问题是指学生想要了解,却无法了解,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了解的行为。[1]简而言之,它就是当学生想要达到某一目标但不知道方法或路径,无法用常规方法达到的目标。问题解决是指为了达到目标进行的一系列认知活动,理解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问题解决中,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问题解决有三种特征:首先,问题解决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能使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积极投入其中;其次,问题解决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能为学生指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最后,问题解决是一种实践操作活动,能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的步骤和方法。[2]从整体上看,问题解决还具有另一特征,即问题解决的最终环节是外化学生的信息技能,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可以体现为,学生完成某些操作,形成某些作品等。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开展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创造和制作作品。然而,大部分学生没有将学到的知识正确运用到作品创作中,导致学生作品没有实际价值。因此,教师在问题创设环节所提的问题一定要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本节课或本次活动所习得的知识在他们平时或以后的实际生活中会用到,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课堂学习内容的价值所在。换言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在设计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解决问题、反思和总结中都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突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课堂教学又是开放的。在确定研究的问题后,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只起到引导、协助的作用。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所需的素材及解决方法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能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是发现问题的关键。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前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或内容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生活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从而调动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比如,在《图片的获取与加工》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先出一则通知:我校即将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正在征集本次活动的宣传海报,先校内评选,选出前十名放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由大众投票,最终得票最多的作品将成为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宣传海报。这样,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产生。接着,教师再展示各式各类的宣传海报,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提出问题:这些海报都是由哪些素材组成?这些素材如何获取?这些问题不仅紧扣本节课的主题,还直接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于是,他们很快就会解决海报的图片素材问题:有的是网上下载;有的是相机或手机拍摄;有的是画图软件绘制,等等。这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些图片素材合成在一起形成一幅精美的海报?学生就会进行思考:我的海报要设计成什么样呢?借助什么样的软件呢?怎么设计比较美观呢?这样,学生就会在问题情境中,不断思考,获得创作灵感,积极完成任务。

(一)环节一:获取图片素材

经过情境的创设,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已经构思出想要创作的作品,对创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了大致预设。这时,学生还需要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理顺思路。教师可以提问:我们要完成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海报制作,需要哪些素材?如何获取?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选择上,装饰图片可以网上下载,往届活动照片可以用相机拍摄,个性图标可以用画图软件绘制……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素材要求,选择获取途径。[3]

该环节可以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本组设计海报需要哪些素材。然后,小组成员每人选择一个任务,去获取素材。这样不仅让小组成员都能参与课堂活动,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环节二:创意设计

学生根据前期的设计规划,进行实际创作。在学生上机操作之前,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学生可能涉及到的技术操作,稍作讲解演示后,让学生自主操作。然后,学生根据前期的构思,选定素材,在photoshop软件中自主创意个性化的作品,并保存上传。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学生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就会促使学生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如何解决,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最有效,然后动手操作,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原始素材问题(要对原始素材进行前期调整)、设计规划与已掌握的技术冲突问题(需要习得新技术或调整设计方案)、文件的上传问题(调整文件大小)等。[4]在创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主动构思和创作,并且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作品创作的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优化作品的过程。不论学生设计了怎样的作品,选择了哪种创作方式,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是类似的。因此,教师要保证学生通过一个作品的完成,深刻了解到实践探究的一般过程,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能够顺利进行知识迁移,灵活运用,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环节三:保存作品并发布,分享制作心得

学生在完成作品后要保存并上传至网站与同学进行分享。这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相互借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通过以上教学环节不难发现,在《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置是本节课的重点。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关键就在于问题的设计,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习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在解决问题、完善认知的过程中提升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中设置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主动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记忆,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作品设计创作类课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更加重视技术操作方面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布置的任务。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则更加关注学生设计创作和思维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从知识基础传授转变为信息技术的培养,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创设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创新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也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而忽视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提升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解决问题的设计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