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网络交易农产品质量安全之盾

2020-01-07 09:57农经郁李
农经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农产品食品电商

文|《农经》特约记者 郁李

近年来,随着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增加,加快现代生态农业、数字农业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网售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成为保障网络交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

电商市场的迅猛发展颠覆了农产品传统的销售模式,农产品综合电商、物流电商、垂直电商、订单农业CSA、农场直供、社区O2O、等新的经营模式快速发展,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更加信息化、多元化。数据显示,近年来,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在农产品零售总额中占比不断增加,2018 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0 亿元,同比增长33.8%。同时,如何保障网络交易食品的质量安全,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19 年12 月1 日起施行。新条例针对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食品安全领域依然存在的问题,完善了相关制度措施,重点细化过程管理、处罚规定,明确食品监管部门职责和企业责任,加大了违法成本,震慑违法行为。《条例》对把控网络交易食品的质量安全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正本清源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从生产、监管两方面双管齐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还处于薄弱环节,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科技种田水平不高和生产经营规模小而散乱存在隐患。网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更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令人揪心。消除网售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需要加快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需要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我国已将 “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至国家战略,“互联网+”现代农业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2013年以来,我国先后在9 个省(区)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征集、发布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产品、技术和应用模式。2017 年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2018 年成功发射了首颗用于农业监测的农业高分卫星。物联网、卫星遥感、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种植业、养殖业等行业得到推广应用,在轮作休耕监管、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农机精准作业、无人机飞防、精准饲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机载北斗定位系统对收割机进行定位,实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机收率达到95.5%。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信息化监测面积累计超过1.5 亿亩,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18 年,阿里的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全国约75%的市场份额,达到1611.72 亿元,成为中国县域农产品上行的主要渠道。农产品消费的增长让阿里把目光聚焦到了农产品产-供-销的上游。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认为,农业现代化必将是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一个增长极。近两年,阿里一直致力于把互联网技术以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里,从而提高农产品标准体系和生产效率。

2019 年6 月,阿里巴巴全国首个数字农场聚焦大米产业的“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升级,在草原上的国家级贫困县科中右旗正式落地。经过数字农场田间监测环节建设、数字农场粮仓及加工厂数字化升级,今年科中右旗产的兴安盟新米从田间、仓储,到加工环节全部实现数字化。2019 年10 月,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在第二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暨阿里巴巴双十新米节上首次亮相。阿里集团宣布,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将建立产、供、销三大中台,在全国落地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对农业产业进行全链路数字化升级。阿里数字农业创新地应用“基地模式”,打破传统的零散乱的小农模式,建立规模化的数字化农业基地,通过高科技加持的供应链,帮农民提高种植、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效率,实现优质农货原产地直供,让消费者吃上更安全、更有品质的食品。做到既让消费者吃得好,又让农民不少赚。

目前,阿里云农业大脑团队帮助近2.6万家农户和企业实现科学种植、养殖,AI 技术覆盖超过10 万亩农田、果园、养殖场、牧场。新近发布的AI 养蜂系统,预计未来让中国30 万蜂农增产20%。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数字农业事业部总裁、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表示,未来十年是中国农业巨大的机会,阿里巴巴将努力打造新型的农业供销社,同时打造全新的“基地模式”。

法律法规齐护航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6 年稳定在96%以上,2019 年上半年达到97.2%,第三季度达到97.3%,全国认证登记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12.8 万余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了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国家已制定农药、兽药残留标准、农业行业标准1.3 万项,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近1.8 万项,建设农产品质检机构3293 家,检测人员3.2 万人。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近15 万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队伍已基本健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发挥了根本性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已全面禁止了42 种高毒农药,禁止21 种农药在果、菜、茶和中药材上的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也不断完善。各省份相继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并建立了问责机制。在今年8 月的首届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放表示,农业农村部门将在绿色生产、品牌引领、全程监管和科技保障等方面集中发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性需求,完善法规制度和长效机制。

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对网络食品交易做出了明确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需妥善保存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登记信息和交易信息。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按照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食品安全案件调查处理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必要时,经其负责人批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需向监管部门提供信息。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多次出现入网食品经营者违法经营或者入网食品经营者的违法经营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近年来,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和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的实施,有效遏制了食品药物残留、超标的问题,以及网络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梅君表示,2015 年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做了明确规定,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又对检验依据、补充检验方法、复检程序等进行了完善。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相继发布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和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对抽样程序和核查处置有细化的要求,并专门针对网络抽检设立了“神秘购买人”制度。

针对部分网络平台店铺屡查屡犯、屡禁不改的行为,孙梅君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如果生产经营者在一年内累计三次受到行政处罚,市场监管部门可以责令其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明确把多次违法违规行为确定为情节严重的情形,并要求依法从重从严进行处罚。

建设追溯体系

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基地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占比70%以上是农产品,随着新时代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高品质食物的营养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电商行业分院副院长李建华表示,应尽快建立涉及标准、认证、品牌、追溯的综合服务体系,补齐农产品电商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产品电商物流体系、电商人才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建设,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支撑。

农业农村部在2017 年年初开始着手加快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组织各地开展追溯试点,努力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体系。2017 年6 月30 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上线运行,标志着农产品向实现全程可追溯迈出了重要一步。原农业部印发了相关指导意见和追溯管理办法,同时开发了移动专用APP,开通监管追溯门户网站和国家追溯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2018 年10 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健全数据规范,实现数据互通,确保平台稳定,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动实现全国追溯“一张网”。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旨在提升政府智慧监管能力,规范主体生产经营行为,增强社会公众消费信心。有了这个平台,消费者只要拿起手机扫一扫农产品包装上的追溯二维码,这个产品生产过程和销售情况就全都能呈现出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以追溯到“田间”“车间”,甚至是“经手人”。网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存、流通和销售各个环节不再是在黑箱子里,而变得透明、公开,更有力确保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产自黑龙江省五常市的五常大米曾因市场上的假货太多导致滞销——年产量仅50 万吨左右的五常大米,每年市面上的“销量”超过1000 万吨,假货太多导致市场混乱,货真价实的五常大米反而卖不出去。2018 年8月,五常市与天猫、菜鸟、阿里云及蚂蚁金服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溯源技术应用于五常大米的物流供应链,质检合格的大米,由专人激活溯源码,菜鸟集运负责上门取货,严防死守,保障正宗五常大米的产-供-销不受影响。2018 年,黑龙江大米淘宝交易额达6.61 亿元,占全国大米销售额的22.82%,位居全国第一。五常大米更是成为全网大米销售冠军,直接带动就业10 万余人。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7 万个企业入驻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24 个省份建设了28 个省级追溯平台,市县两级还建设了785 个追溯平台。多部门正共同协作,推进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可追溯管理,未来有望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购置追溯设备、采集追溯信息、二维码等标签制作给予适度补贴。农业农村部将推动出台支持政策,支持国家追溯平台升级改造和推广应用。加强顶层设计,会同有关部门从国家层面编制出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此前,全国已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四挂钩”制度,以督促地方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农产品追溯工作。11 月2 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的第二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与农产品经销企业产销对接活动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还与京东集团等9 家国内大型商超电商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市场化促进产地农产品追溯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机制,共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猜你喜欢
农产品食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