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线上课程教学初探

2020-01-07 00:52田煜衡郭海丽
科技资讯 2020年33期
关键词:线上教学课程建设教学设计

田煜衡 郭海丽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成为各高校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其多元化的数据记录为OBE理念应用于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文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基于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思考,结合线上教学的特点,对课程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评价环节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求进一步明确OBE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OBE模式  课程建设  线上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1(c)-0006-03

Online Course Teaching Based on OBE

—— Take Signal and System as an Example

TIAN Yuheng  GUO Haili

(Colle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Province, 053000 China)

Abstract: Onlin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deepen teaching reform for universiti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recording data in online teaching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OBE concep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ake Signal and System as an example, we explore its teaching objective, teaching method design and outcome evaluation based on onlin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guiding role of OBE concep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OBE mode; Course construction; Online teaching; Teaching design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又称成果导向教育[1]。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学习产出为驱动力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活动,要将学生能够获得的能力和目标置于整个体系的中心。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获得教材上的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不断自我学习的能力[2]。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信息类专业的考研课程。在传统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偏重于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记忆、理解,没有重视这些理论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及工程实践中的應用。由于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数学背景,传统教学内容多设定为数学公式的推导,使得该课程中极具光芒的工程思想被淹没在大量数学问题当中,导致学生容易产生畏难、乏味等情绪,失去学习兴趣。授课主体依然是老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相比于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第一,大量的线上资源能够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如微课视频、在线作业习题库、演示实验等,此类现代教学资源形式更加生动,而且具备实时回看、复习等功能。第二,线上教学采用的多种教学平台所记录的学生行为数据,能够为课程目标的实现与调整进行动态跟踪,更好地完善各个教学环节。

综上所述,传统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存在较多问题,亟须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而线上教学的特点为OBE理念引入课程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

1  课程目标的设置

基于OBE理念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课程目标的反向设计。即从社会和行业需求出发,聚焦学生的自我需求,从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进而以培养目标确立课程目标,再由课程目标精确指导教学过程,最后以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作为反馈,形成闭环的教学设计动态调整,从而使学生置身于培养过程的中心。

根据行业调研和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信号与系统》课程目标时细化为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3个方面[4]。同时,课程目标随着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教学过程评价的反馈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所设计课程目标如表1所示。

2  教学过程的设计

2.1 总体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要将课程目标细化,针对不同的类型的课程目标进行有效设计,如表2所示。

考核评估是OBE理念的重要环节,要求整个教学过程“可回溯”“可调整”。该文根据教学平台对学生自学成果、课堂积极性、作业完成度、考试测验等环节的数据记录,设计每个学生的课程评价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考核学生的素质、知识及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

2.2 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展示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过程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3个阶段[5]。

2.2.1 课前预习阶段

课前以任务点的形式通过教学平台发布一定数量的微课视频、参考文献供学生自学,对于复杂的预习任务鼓励学生采用分组讨论的模式协作完成,针对每个任务点设计一定量的习题,用以检测或学生自测预习效果,并将该部分成绩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2.2.2 课上教学阶段

根据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评估结果,对预习效果较好而且是非重点的知识点不做细致讲解,把课堂时间多用于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和较为重要的内容。

课上教学分为3个环节:首先采取问题导入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其次针对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一目标,采用七步教学法展开教学;最后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反思收获与不足,布置课后作业。

为形成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动态反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采用随堂测验的方式对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监测,每个知识点教学任务完成后,设置1~2道习题,题型包含客观题、主观题、判断题等多种题型。以学生实时答题的方式及时反馈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答题正确率较低的知识点,结合习题的讲解,鼓励学生采用发送弹幕的形式实现课堂互动,以引导学生自我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作业环节针对该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布置选择、填空、计算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在教学平台上及时发布,并将课后作业的考核计入平时考核成绩,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测验成绩、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及时总结学生掌握该节知识的程度。

2.2.3 课后巩固阶段

根据OBE理念,课上教学的结束并非教学过程的终点,要根据该节课所教授的内容,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做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将该节课所学新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故在课后通过学习平台及时推送一些有助于知识提升的教学资料,对已学知识不断地进行巩固和加强。

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及时对该节课学生的各项数据予以查看、总结,认真分析该次课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课堂活跃程度,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调整下次课程的教学设计。

2.3 评价体系的设计

OBE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评价体系动态调整教学环节设计。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需对课程平时成绩的考核进行调整,利用教学平台记录的学生活动数据,对课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多元化考核,该考核体系包括进态度、兴趣和知识掌握两个维度,共7项内容,可完成对所有课程目标的考核评价(见表3)。

3  结语

以教育部倡导线上教学为契机,笔者得以尝试将OBE理念运用到《信号与系统》线上课程教学中。所采取的思路具体如下。

(1)围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展开教学,反向设定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目标,并通过相应的反馈环节,以达到对课程目标进行闭环监测、动态调整的目的。

(2)教学过程中,采用“3环节7步骤”的教学设计方法。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思路,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自我更新”,激发学生自我思考,培养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种教学平台相结合,注重整个教学过程数据的分析与汇总。为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不断调整提供充分的数据资料,實现每次课的教学设计都能够充分围绕学生能力的提升这一中心,做到各个环节“设计有因”“有据可依”。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运行,学生对该套教学方式比较认同,反映良好,认为学习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然而也面临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实施过程中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的转变,在减少课堂知识点“满堂灌”的同时,要求教师加入大量的实例和习题,压缩了理论讲授时间,需要进一步对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和分解,以完善课上教学时间的安排;另一方面在线教学如何实现对全体学生的监督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曹海洋,唐友福,雷娜,等.基于OBE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多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J].内江科技,2020,41(3):79-80.

[2] 宋长明,高冉.面向专业认证的工科专业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6):47-49.

[3] 季策,雷为民,付冲.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信号与系统》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49):138-139.

[4] 陶丹,胡健,黄琳琳,等.基于OBE理念的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与实践——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81-82.

[5] 郭玮.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117-118.

[6] 唐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资讯,2019,17(7):144-145.

基金项目:衡水学院服务衡水地方社会经济特别支持计划“衡水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研究”子课题之“衡水学院课程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18ZX007)。

作者简介:田煜衡(1986,1—),男,汉族,河北衡水人,硕士,讲师,从事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研究。

郭海丽(1980,7—),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硕士,讲师,从事电路分析理论研究及相关课程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线上教学课程建设教学设计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